环形无级变速传动单元和无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463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形无极变速器,其中导架(100)与盘(2)彼此直接摩擦接触,以通过摩擦力实现在该导架(100)和盘(2)之间的动力传递。因此,该传递消除了传统上需要的在盘或导架上加工齿轮或棘爪。结果,缩短了制造过程,能够大大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用作汽车或各种工业机器的变速单元的环形无级 变速传动单元(toroid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nit)、 以及包括这种传动单元的无级变速器。
技术介绍
例如,用于汽车中的双腔环形无级变速传动单元构造成如图9和 图10所示。如图9所示,输入轴1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50内,并且 两个输入盘2、 2和两个输出盘3、 3连接于输入轴1的外圆周。此外, 输出齿轮4可旋转地支撑在输入轴1的中间部分的外圆周上。输出盘3、 3花键连接于设置在输出齿轮4的中心部分处的管状凸缘部分4a、 4a (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将输入轴1制造成经由加载凸轮型压紧装置12,由驱动轴22驱动 以旋转,该压紧装置12设置在如位于该图左手侧上所示的输入盘2与 凸轮板(加载凸轮)7之间。此外,输出齿轮4相对于由经由向心轴承 107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隔板(中间壁)13而被支撑,并 且经由隔板13被支撑在壳体50内,从而输出齿轮4不仅能够绕着输 入轴1的轴线O旋转,而且还能够防止其在轴线O的方向上移位。输出盘3、 3由插入在输入轴1与其自身之间的滚针轴承5、 5支 撑,以便绕着输入轴的轴线O旋转。此外,图中的左手侧输入盘2经 由滚珠花键6支撑在输入轴1上,而右手侧输入盘2花键连接于输入 轴1,从而将这些输入盘2制造成与输入轴1 一起旋转。此外,动力辊 11 (参考图10)可旋转地保持在输入盘2、 2的内表面(环形表面,也 叫做牵引表面)2a、 2a与输出盘3、 3的内表面(环形表面,也叫做牵引表面)3a、 3a之间。阶梯部分2b设置在被描述为位于图9的右手侧上的输入盘2的内 圆周表面2c上,并且形成在输入轴1的外圆周表面la上的阶梯部分 lb与阶梯部分2b成明显接触(striking contact),同时输入盘2的背 侧(如图9所示的右手侧)与螺纹连接在螺纹部分上的加载螺母9成 明显接触,该螺纹部分形成在输入轴的外圆周表面上。通过这种结构, 基本上防止了输入盘2相对于输入轴1在轴线O的方向上的移位。此 外,锥形盘簧8设置在凸轮板7与输入轴1的凸缘部分ld之间,并且 这个锥形盘簧8对在相应的盘2、 2、 3、 3的环形表面2a、 2a、 3a、 3a 与动力辊ll、 ll的外圆周表面lla、 lla之间的邻接部分施加压力。如其为沿着图9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的图10所示, 一对轭形 物(yoke) 23A、 23B支撑在壳体50内,并且在位于输出盘3、 3的侧 向的位置中,以便从其两侧保持两个盘3、 3。通过将诸如钢的金属材 料冲压或锻造成矩形形状而形成这对轭形物23A、 23B。此外,为了可 旋转地支撑设置在将在下面描述的耳轴(trunnion) 15上的两端部分处 的枢轴14,圆形支撑孔18设置在轭形物23A、 23B的四个角落中,并 且圆形锁紧孔19形成在轭形物23A、23B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这对轭形物23A、 23B由形成在壳体50的内表面上的两部分处的 支柱64、 68支撑,这些支柱64, 68彼此相对地面对以便轻微地移位。 这些支柱64、 68分别设置在存在于输入盘2的内表面2a与输出盘3 的内表面3a之间的第一空腔221和第二空腔222中,以便彼此相对地 面对。因此,轭形物23A、 23B以这样的状态在其一个端部处相对地面 向第一空腔221的外圆周部分,而在其另一个端部处相对地面向第二 空腔22的外圆周部分,使得轭形物23A、 23B分别由支柱64、 68支撑。由于第一和第二空腔221、 22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只描 述第一空腔221。如图10所示,在壳体50的里面, 一对耳轴15、 15设置在第一空 腔221中,其每个绕着一对枢轴(姿态轴)14、 14摆动,该对枢轴14, 14处于相对于输入轴1扭转的位置。此外,在图10中,省略了输入轴 1的图示。耳轴15、 15每个都具有形成在支撑板部分16的纵向(图 IO中的竖直方向)两端部处的一对弯曲壁部分20、 20,以便被朝着支 撑板部分16的内表面侧弯曲,该支撑板部分16构成其主体部分。通 过这些弯曲的壁部分20、 20,用于容纳动力辊11的环形凹腔部分P形 成在每个耳轴15、 15中。此外,枢轴14、 14彼此同轴地设置在各个 弯曲壁部分20、 20的外表面上。圆形孔21形成在支撑板部分16的中心部分中,并且位移轴23的 近端部分(第一轴部分)23a支撑在这个圆形孔21中。此外,使得支 撑在耳轴15、 15的中心部分处的位移轴23的倾斜角通过绕着其相关 的枢轴14、 14摆动该耳轴15、 15而被调整。此外,每个动力辊ll可 旋转地支撑在位移轴23的远端部分(第二轴部分)23b的圆周上,该 位移轴23从每个耳轴15、 15的内表面伸出,并且动力辊ll、 11保持 在每个输入盘2、 2与每个输出盘3、 3之间。应当指出,每个位移轴 23、 23的近端部分23a和远端部分23b是彼此偏心的。此外,正如前面所述,将每个耳轴15、 15的枢轴14、 14支撑成 以便自由地摆动,并且相对于这对轭形物23A、 23B被轴向地(在图 10中竖直地)移位,而耳轴15、 15的水平运动由各个轭形物23A、 23B 所限制。正如前面所述,圆形的四个支撑孔18形成在每个轭形物23A、 23B的四个角落中,并且设置在耳轴15的两端部处的枢轴14经由径向 滚针轴承(姿态轴承)30分别支撑在支撑孔18中,以便自由地摆动(自 由地倾斜)。此外,正如前面所述,圆形锁紧孔19形成在轭形物23A、 23B的宽度方向上(图IO的水平方向)的中心部分中,并且将锁紧孔19的内圆周表面做成圆管的内表面的形状,以便支柱64、 68分别配合 在其中。g卩,上轭形物23A经由固定部件52由支撑在壳体50上的球 形支柱64以摆动的方式支撑,而下轭形物23B由球形支柱68和支撑 该球形支柱68的驱动汽缸31的上汽缸主体61以摆动的方式支撑。设置在耳轴15、 15上的位移轴23、 23相对于输入轴1以180度 相对的位置设置。此外,位移轴23、 23的远端部分23b相对于近端部 分23a偏移的方向设置成与盘2、 2、 3、 3两者的旋转方向相同(在图 10中竖直相对)。此外,将该偏移方向设置成与输入轴1的设置方向 基本上成直角。因此,各个动力辊ll、 11支撑成以便在输入轴1的纵 向上稍稍移位。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便在动力辊ll、 ll由于基于由压 紧装置12产生的推力载荷而引起的各个构成部件的弹性变形等而趋向 于在输入轴1的轴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动力辊11、 11的位移也被吸收, 而没有不合理的力施加到各个构成部件上。此外,推力滚珠轴承24 (其为推力滚动轴承)以及推力滚针轴承 25以这个顺序从动力辊11的外表面顺序地设置在动力辊11的外表面 与耳轴15的支撑板部分16的内表面之间。在这些轴承中,推力滚珠 轴承24例如允许每个动力辊11旋转,同时支承在推力方向上施加到 动力辊11的载荷。以这种方式设计的推力滚珠轴承24由多个滚珠26、 26、用于以滚动方式保持这些滚珠26、 26的环形保持架27、以及环形 外圈28所构成。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无极变速传动单元,包括: 输入轴,旋转力矩输入到该输入轴; 输入盘和输出盘,该输入盘和输出盘同心地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输入轴上,以便其内圆周表面彼此相相对地面对; 动力辊,其设置在所述输入盘与输出盘之间,并且适于 以预定的速度比将输入盘的旋转力传递到输出盘;以及 动力传递部件,其用于在所述输入盘和输出盘的其中之一与其自身之间进行动力传递, 其中,通过摩擦力来实现在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与所述输入盘和输出盘的其中之一之间的动力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俊郎井上英司西井大树小林功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