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9165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相驱动动作至少在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中进行,在初始化期间中,将从第一电位下降到第二电位的第一斜坡波形施加到多个第一扫描电极,将从高于第一电位的第三电位下降到高于第二电位的第四电位的第二斜坡波形施加到多个第二扫描电极,在写入期间中,对多个第一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之后,对多个第二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通过应用双相驱动动作,能防止写入放电的放电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略写为"面板")的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相对配置的前面板与背面板之间具有多个放电单元。 前面板包括前面玻璃基板、多个显示电极、介质层、以及保护层。各显示电极包括一对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多个显示电极,覆盖这些显示电极而形成介质层及保护层。 背面板包括背面玻璃基板、多个数据电极、介质层、多个隔壁、以及荧光体层。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平行地形成多个数据电极,覆盖这些数据电极而形成介质层。在该介质层上与数据电极平行地分别形成多个隔壁,在介质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形成R(红)、G(绿)及B(蓝)的荧光体层 然后,相对配置前面板与后面板,使得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立体交叉,并且进行密封,在内部的放电空间封入了放电气体。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在相对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由于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由该紫外线激发R、G及B的荧光体而发光。由此,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使用了子场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子场法中,将一个场期间分割成多个子场,在各个子场中通过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而进行灰度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 在初始化期间中,向各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脉冲,各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放电。由此,在各放电单元中,形成用于接下来的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 在写入期间,向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向数据电极施加与要显示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写入脉冲。由此,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选择性地产生写入放电,选择性地形成壁电荷。 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将与要显示的亮度对应的预定次数的维持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由此,在因写入放电而形成壁电荷的放电单元中,选择性地引起放电,该放电单元发光。 多个扫描电极由扫描电极驱动电路驱动,多个维持电极由维持电极驱动电路驱动,多个数据电极由数据电极驱动电路驱动。 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6-182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如上所述,在写入期间中,向多个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因而,在多个放电单元中的、施加有扫描脉冲的顺序较迟的放电单元中,从施加初始化脉冲到施加扫描 脉冲之间的时间较长。 此处,由于初始化放电而在放电单元中形成的壁电荷,受到为了在其他放电单元 中产生写入放电而向数据电极施加的写入脉冲的影响,会逐渐减少。因而,在施加有扫描 脉冲的顺序较迟的放电单元中,在向该放电单元施加扫描脉冲及写入脉冲之前壁电荷会减 少,有时会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不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写入放电的放电不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 装置及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是利用子场法驱动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多个扫描电极、多个维持电极、及 多个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分别具有放电单元,上述子场法是在一个场期间中包含分别具有亮 度权重的多个子场,上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包括电压源,上述电压源产生驱动 电压;以及驱动电路,上述驱动电路使用由电压源产生的驱动电压,在多个子场中的、至少 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中,对多个扫描电极进行双相驱动动作,驱动电路在进行双相驱 动动作时,在初始化期间中,将从第一电位下降到第二电位的第一斜坡波形施加到多个扫 描电极中的多个第一扫描电极,将从高于第一电位的第三电位下降到高于第二电位的第四 电位的第二斜坡波形施加到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多个第二扫描电极,在写入期间中,对多个 第一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在向多个第一扫描电极施加了扫描脉冲后,向多个第二 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 根据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在多个子场中的、至少具有最大亮度权重 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中,利用驱动电路的双相驱动动作向多个第一扫描电极施加从第一电 位下降到第二电位的第一斜坡波形。由此,在第一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的初 始化放电,该放电单元的壁电荷的量减少。其结果是,可以使第一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 的壁电荷的量为适合于写入动作的状态。 另外,向多个第二扫描电极施加从第三电位下降到第四电位的第二斜坡波形。此 处,第二斜坡波形的第三电位高于第一斜坡波形的第一电位,第二斜坡波形的第四电位高 于第一斜坡波形的第二电位。因而,可抑制在施加第二斜坡波形时、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 单元中的壁电荷的减少。由此,在初始化期间结束时,可以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 留下足够量的壁电荷。 接着,在上述至少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的写入期间中,向多个第一扫描电极 依次施加扫描脉冲。由此,在第一扫描电极上的被选择的放电单元中,可以产生写入放电。 并且,在向多个第一扫描电极施加了扫描脉冲后,向多个第二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 由此,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被选择的放电单元中,可以产生写入放电。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初始化期间结束时,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 留下足够量的电荷。因而,即使在向第一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的期间,第二扫描电极上的 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减少,也能使得在向第二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时、第二扫描电极上 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量为适合于写入动作的状态。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在写入期间中 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不良的情况。 此处,在亮度加权较大的子场的写入期间中,壁电荷容易减少。因此,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中,在至少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中,进行如上所述的双相驱动 动作。由此,即使在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中,也能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可靠 地留下足够量的电荷。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具有上述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的写入期间(除了施加扫描 脉冲的期间)中,由于使第二扫描电极的电位降低而导致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的壁 电荷减少,但也可以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留下足够量的电荷。由此,能可靠地点 亮放电单元,并能降低由电压源产生的驱动电压。其结果是,既可以提高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的驱动性能,又能降低驱动成本。 (2)也可以是驱动电路在至少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的写入期间中,在向多个 第一扫描电极施加了扫描脉冲后、而向多个第二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前,向多个第二扫 描电极施加从第五电位向第六电位下降的第三斜坡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施加第三斜坡波形,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 弱的初始化放电。由此,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量减少。其结果是,即使 在向第二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时,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量没有充分 降低时,也能使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量为适合于写入动作的状态。其 结果是,可以可靠地防止在写入期间中在第二扫描电极上的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不良的情 况。 (3)也可以是驱动电路进行单相驱动动作,上述单相驱动动作是在多个子场中的、 除了上述至少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以外的至少一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中,向多个扫描 电极施加共同的驱动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在至少一个的其他子场的初始化期间中,与上述至少具有最大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一种利用子场法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多个扫描电极、多个维持电极、及多个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分别具有放电单元,所述子场法是在一个场期间中包含分别具有亮度权重的多个子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源,该电压源产生驱动电压;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使用由所述电压源产生的驱动电压,在所述多个子场中的至少具有最大亮度权重的子场中,对所述多个扫描电极进行双相驱动动作,所述驱动电路在进行所述双相驱动动作时,在初始化期间中,将从第一电位下降到第二电位的第一斜坡波形施加到所述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多个第一扫描电极,将从高于所述第一电位的第三电位下降到高于所述第二电位的第四电位的第二斜坡波形施加到所述多个扫描电极中的多个第二扫描电极,在写入期间中,对所述多个第一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在向所述多个第一扫描电极施加了扫描脉冲后,向所述多个第二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口贵彦庄司秀彦中田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