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合一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199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关于一种多合一连接器,属于电子类,主要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单一的插接口,该插接口设有一供MSDuo及MSDuoHG卡插置的第一插接区及一与该第一插接区局部重迭、供SD及SDXC卡及MMC、RSMMC、MMCPlus及RS-MMCPlus卡插置的第二插接区,且于该插接口两侧壁处分别设有一支撑限位部,并该插接口内于MS端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MSDuo及MSDuoHG卡的第一支撑部及于SD及MMC端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SD及SDXC卡及MMC、RSMMC、MMCPlus、RS-MMCPlus卡的第二支撑部,藉此,以达到通过该单一插接口得以插置MS系列卡、SD系列卡及MMC系列卡的通用性,且经该支撑限位部及第一、第二支撑部,使该系列卡得以稳固于该插接口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类,为提供一种多合一连接器,尤指一种通过单一插接口, 得以插置多种不同的连接器,且藉由支撑限位结构,达到得以将数种不同的连接器稳固的 承置限位于插接口内的多合一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记忆卡的技术已相当纯熟,但初期来说并非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有各种 记忆卡插槽,因此为了配合使各种记忆卡能够在各种电子装置上进行读取,因此研发出转 接卡,通过转接卡得以使电子产品也能读取各种记忆卡,但各种记忆卡必须有对应的各种 转接卡,这在携带上非常不方便,并且若不小心弄丢了转接卡,则无法使用,并非实用。为解决该些携带不便的问题,则研发出直接于电子产品上装设多种记忆卡的插 槽,使各种记忆卡皆可对应该电子产品进行读取。然而上述多种记忆卡插槽的已有技术在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 改进虽可同时读取多种记忆卡,但非常占空间,必须于该电子产品上设置多个插槽,且 易发生连接线材交错复杂或必须使用转接头转接等问题,对于使用者来说并不方便,尤其 对于生产厂商来说,时常要不断测试各种不同规格连接器型式的电子装置,甚是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合一连接器,通过单一插接口,得以插置 多种不同的连接器,且藉由支撑限位结构,达到得以将数种不同的连接器稳固的承置限位 于插接口内,其主要包括该插接口设有一供MS Duo及MS Duo HG卡插置的第一插接区及 一与该第一插接区局部重迭、供SD及SDXC卡及MMC、RS MMC, MMC Plus及RS-MMC Plus卡 插置的第二插接区,且于该插接口两侧壁处分别设有一支撑限位部,并该插接口内于MS端 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MS Duo及MS Duo HG卡的第一支撑部及于SD及MMC端子插接 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SD及SDXC卡及MMC、RS MMC, MMC Plus、RS-MMC Plus卡的第二支撑 部,藉此,当MS Duo及MS Duo HG卡插入该插接口时,通过该支撑限位部导入该插接口,而后 再由该第一支撑部将其进行支撑,以作稳固功效,若当SD及SDXC或MMC、RS MMC.MMC Plus 及RS-MMC Plus卡插入该插接口时,则同样由支撑限位部导入该插接口,再由该第二支撑部 将其进行支撑,以作稳固功效。其具体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有单一插接口,该插接口设有一供MS Duo及MS Duo HG卡插置 的第一插接区及一与该第一插接区局部重迭、供SD及SDXC卡及MMC、RS MMC, MMC Plus及 RS-MMC Plus卡插置的第二插接区;分别设于该插接口两侧壁处的支撑限位部。其中该插接口内于MS端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MS Duo及MS Duo HG卡的第一支撑部;其中该第 一支撑部并行设置且为同一排上;其中该插接口内于SD及MMC端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SD及SDXC卡及MMC、 RS MMC, MMC Plus, RS-MMC Plus 卡的第二支撑部。一绝缘本体,包括有单一插接口,该插接口设有一供MS Duo及MS Duo HG卡插置 的第一插接区及一与该第一插接区局部重迭、供SD及SDXC卡及MMC、RS MMC, MMC Plus及 RS-MMC Plus卡插置的第二插接区。一设于该插接口内的第一胶芯,该第一胶芯上设有第一承置区及第二承置区,且 于第一承置区的预定侧壁处设有一供SDXC、SD卡及MMC、RS MMC, MMC Plus、RS-MMC Plus 卡抵持限位的第一限位部。一堆栈设于该第二承置区上的第二胶芯,该第二胶芯上的侧壁设有符合MS Duo及 MS Duo HG卡大小供其进行插置限位的第二限位部。分别设于该插接口两侧壁处的支撑限位部。其中该插接口内于MS端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MS Duo及MS Duo HG卡的第 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并行设置且为同一排上;其中该第二胶芯上设有一供MS系列卡顶持限位的顶持限位壁;其中该插接口内于SD及MMC端子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SD及SDXC卡及MMC、 RS MMC, MMC Plus、RS-MMC Plus 卡的第二支撑部;其中该第一限位部设有一第一斜面壁,且该第一斜面壁由一端延伸以形成一供MS 系列卡抵持限位的第一限位壁;其中该第二限位部设有一供MS、MS Duo、MS Duo HG卡限位的第二限位壁,并于 该第二限位部一端延伸以形成一第二斜面壁,该第二斜面壁由一端延伸以形成一供MS、MS Duo、MS Duo HG卡顶持限位的顶持限位壁,且该第二限位壁于背离该第二斜面壁端处延伸 形成有一供SD系列卡及MMC系列卡顶持限位的顶持斜面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通过单一插接 口,得以插置MS Duo 及MS Duo HG卡、SDXC、SD 卡及MMC、RS MMC, MMC Plus及RS-MMC Plus卡等多种不同的连接器,且藉由支撑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 撑部,达到得以将上述不同的连接器稳固的承置限位于插接口内。二、达到通过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限位,使这些系列卡得以稳固于插接口 内,并且系列卡的接触端子得以稳定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MS Duo及MS Duo HG卡插置的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SD及SDXC卡插置的实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MMC、RS MMC, MMC Plus及RS-MMC Plus卡插置的实施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 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如附图1、附图2与附图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剖视 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一绝缘本体10,包括有单一插接口 11,该插接口 11设有一供MS Duo及MS Duo HG 卡插置的第一插接区12及一与该第一插接区12局部重迭、供SD及SDXC卡及MMC、RS MMC, MMC Plus及RS-MMC Plus卡插置的第二插接区13,另外该插接口 11内于MS端子111插接 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MS Duo及MS Duo HG卡、且并行设置为同一排上的第一支撑部14及于 SD及MMC端子112、113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SD及SDXC卡及MMC、RS MMC, MMC Plus、 RS-MMC Plus卡的第二支撑部15 ;及分别设于该插接口 11两侧壁处的支撑限位部16。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技术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2、附图3与附图4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剖视图及MS Duo及MS Duo HG卡插置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插接口 11设有一供MS系列 卡20插置的第一插接区12,且于该插接口 11两侧壁处分别设有一支撑限位部16,并该插 接口 11内于MS端子111插接处设有数个用于支撑MS系列卡20的第一支撑部14,藉此,当 MS系列卡20插入该插接口 11位于该第一插接区12时,通过该支撑限位部16导入该插接 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合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绝缘本体,包括有单一插接口,该插接口设有一供MS Duo及MS Duo HG卡插置的第一插接区及一与该第一插接区局部重迭、供SD及SDXC卡及MMC、RS MMC、MMC Plus及RS-MMC Plus卡插置的第二插接区;  分别设于该插接口两侧壁处的支撑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锺轩禾林昱宏凌仕从郑仁豪杜昱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