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原位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6924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原位制备方法,首先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包覆碳源物质和催化剂前驱物,然后基于催化热解反应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原位生成碳纳米管,得到碳纳米管与金属复合粉末,最后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挥有机物或聚合物等碳源物质的空间位阻效应,原位生成细小而弥散的催化剂颗粒,进而通过有机物或聚合物的催化热解反应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原位生成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金 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原位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特性而受到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以之为增强体的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不但可以用作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而且 还可用作导电、导热、耐磨、减振的功能材料,因此成为近年来材料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但 是由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很强的范德华力,极易产生团聚,导致碳纳米管很难在以之为增 强体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均勻分散。传统的外加方法,如粉末冶金、搅拌铸造、无压渗透等, 在制备的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时,会造成碳纳米管完美结构的破坏,使其性能远 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原位复合技术,即在金属基体中原位生成碳纳米管,可以较 好地解决碳纳米管均勻分散同时保持结构完好的难题。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气相沉积原位反应制备碳纳米 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公开号CN 1730688A),首先采用化学沉积沉淀法在金属粉 末表面生成M (OH) 2,然后经高温煅烧、氧气还原得到金属纳米M催化剂,再采用化学气相 沉积的方法在金属粉末表面原位制备碳纳米管;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超临界流体原位制备碳纳 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公开号CN 101234427)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碳纳米管增 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公开号CN 101818274A),通过高温高压、甚至达到 超临界状态的溶剂热反应,在金属粉末表面原位生成碳纳米管等纳米碳增强体。随后,这 三项技术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将所得的复合粉末制成块体复合材料,较好地解决了纳米碳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难题,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1)第一种技术反应条件温 和,但是制备催化剂的工艺过程复杂且可控性差,故而所得催化剂颗粒的尺寸不集中、分布 不均勻,影响最终纳米碳增强体的形态、尺寸和分布;(2)后两种技术在高温高压的液态介 质、甚至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反应条件苛刻,所得纳米碳增强体多为非晶状态且副产物较^^ 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 其原位制备方法,采用料浆处理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形成含有适量催化剂前驱物的碳源物质 薄膜,通过发挥有机物或聚合物等碳源物质的空间位阻效应,原位生成细小而弥散的催化 剂颗粒,进而通过有机物或聚合物的催化热解反应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原位生成均勻分散的 碳纳米管。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首先在金属粉末 的表面包覆碳源物质和催化剂前驱物,然后基于催化热解反应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原位生成3碳纳米管,得到碳纳米管与金属复合粉末,最后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所述的表面包覆是指将金属粉末与前驱物溶液混合,通过搅拌或者超声分散使 金属粉末的表面均勻地吸附碳源物质、催化剂前驱物和还原剂,然后经过滤干燥即得表面 包覆金属粉末;所述的金属粉末为Al、Fe、Cu、Mg或Ti及其合金粉末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的前驱物溶液通过将碳源物质、催化剂前驱物和还原剂加入到溶剂中进行搅 拌或者超声分散,其中催化剂前驱物与碳源物质的摩尔比为0. 05-0. 1,还原剂与催化剂 前驱物的摩尔比为0. 1-1.0 ;所述的催化剂前驱物为Al、Mg、Cu、Fe、C0、Ni的硝酸盐、氯化盐、硫酸盐、茂金属化 合物或金属羰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例如硝酸铁、硝酸钴、硝酸镍、氯化铁、氯化铜、硫酸镁、二茂铁、羰基镍等。所述的还原剂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糊精、维生素C、草酸、丙二酸、柠檬酸、苹果 酸、酒石酸或酒石酸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催化热解反应是指在N2, ,Ar惰性气体中加热至500-800°C并进行热解反 应1-2小时且同步生成催化剂。所述的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进行致密化处理是指先将碳纳米管与金属的复合粉末 冷压成块体,然后再进行热压、热等静压、热挤压或热轧等热变形加工。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或水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碳源物质为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或乙二醇中 的一种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其 中分散的碳纳米管组成,其中碳纳米管为在金属基体中原位生成的多壁碳纳米管,其体积 分数为0. -10%。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催化剂粒子和碳源气体都是在金属粉 末表面原位生成的。表面包覆金属粉末在加热过程中,纳米金属催化剂粒子的生成和碳源 物质的分解同步进行,二者相互促进,为原位生成均勻分散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有利条件。一 方面,催化剂前驱物与还原剂及碳源物质热解所产生的-CII-分子链段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由于催化剂前驱物被碳源物质所包围,空间位阻效应有效地抑制了纳 米金属粒子的长大和团聚,从而得到细小弥散的催化剂颗粒。另一方面,新生成的纳米金属 催化剂颗粒大大促进了碳源物质的热解,生成含-CH-的气体,作为生长碳纳米管的碳源气 体。进而,碳纳米管依纳米金属催化颗粒形核、长大。首先,碳源气体分子吸附在纳米金属 粒子的表面,在其催化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碳,形成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作为碳纳米管进 一步长大的核心,对于诱导和调控碳纳米管的形态发挥重要作用。该过程与化学气相沉积 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催化剂粒子和碳源气体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在金属粉末表面原位 生成的。从碳纳米管的形核和长大过程可知,纳米金属催化剂颗粒在基体金属粉末表面的 均勻分布,对于原位自生碳纳米管的形态和分散均勻性至为关键。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通过 搅拌或超声分散使有机物或聚合物碳源物质与催化剂前驱物混合均勻,再在金属粉末表面4形成均勻的薄膜,达到催化剂前驱物在基体金属表面均勻分布的目的,从而实现纳米金属 催化剂粒子在基体金属粉末表面均勻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貌观察,证实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基体 金属粉末表面原位生成碳纳米管,并且分布非常均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碳纳米管的原位生成是基于有机物或聚 合物等碳源物质的催化热解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基体金属粉末的表面包覆过程操作简单, 可以灵活地调控碳源物质和催化剂前驱物的比例;借助于碳源物质薄膜的空间位阻效应, 可有效地抑制了纳米金属粒子的长大和团聚,从而得到细小弥散的催化剂颗粒,进而原位 生长出分布均勻的碳纳米管。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原位制备碳 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且所得碳纳米管分散均勻、形态可控,含量可在0. -10% 的范围内任意调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成路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碳纳米管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碳纳米管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在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基体金属粉末均为300-400目,其中实施例1为纯铝 粉,实施例2为纯铁粉,实施例3为纯铜粉。前驱物溶液的配制工艺参数列于表1,分别采用 乙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包覆碳源物质和催化剂前驱物,然后基于催化热解反应在金属粉末的表面原位生成碳纳米管,得到碳纳米管与金属复合粉末,最后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曹霖霖江林范根莲张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