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紫外光激发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6769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近紫外光激发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其分子式为分子式为:Ca8Mg(SiO4)4Cl2:Eu2+,Mn2+。称取称取CaCO3680-750g、MgO35-45g、SiO2220-250g、CaCl2.2H2O140-150g、Eu2O37-15g、MnCO31-5g;各原料重量比为:CaCO355-65%,MgO 3-6%,SiO218-25%,CaCl2.2H2O 8-16%,Eu2O31-5%,MnCO30.5-2%;制备方法为高温固相法。各原料优选重量比为CaCO3∶SiO2∶CaCl2.2H2O1∶Eu2O3∶MnCO3=0.575∶0.033∶0.22∶0.14∶0.02∶0.012。此荧光粉能高效地被365nm近紫外光激发,呈现三个发射光谱,分别为426nm、523nm、585nm,发出高效白光,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紫外光激发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产白光LED的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超高亮度In-GaN蓝色LED,其管芯 上加上少许的钇铝石榴石(YAG)为主体的荧光粉。In-GaN芯片发蓝光,YAG荧光粉受此蓝 光激发后发出黄色光。芯片透出的蓝光和荧光粉的黄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白光;二是三基色 原理和目前已能生产的红、绿、蓝三种超高亮度LED按光强1 2 0.38比例混合而成白 色。第一种其白光是由发光粉的黄色荧光与LED芯片的蓝光混合而成,稳定性较好, 但其发光较刺眼、显色指数太低只82左右,在对显示物体颜色高的场合无法使用。而第二种采用近紫外光InGaN管芯激发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实现白光LED比第 一种好。由于近紫外光对肉眼不可见,这类白光LED的颜色只由荧光粉决定。然而如果采 用多相荧光粉来实现白光,则荧光粉混合物之间将存在颜色再吸收和配比调控问题,流明 效率和色彩还原性能受到较大影响。还有一种方法采用近紫外光InGaN管芯激发一种单一基质白色荧光粉来实现白 光,由于这种白色荧光粉在近近紫外激发下直接发白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紫外光激发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近紫外光激发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分子为:Ca↓[8]Mg(SiO↓[4])↓[4]Cl↓[2]:Eu↑[2+],Mn↑[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葵明刘清玲曾维亮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信多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