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晋荣专利>正文

液压式减震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769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柱,用在车辆的悬挂系统中,特别涉及一种用液体作为能量传递和减震介质的减震支柱。它包括有下缸筒[1]、下活塞臂[2]、下油封[3]、下活塞[4]、定位架[5]、防震密封垫[6]、控制阀板[7]、阻尼放液孔[8]、复位弹簧[9]、液体通道[10]、上活塞[11]、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支柱弹簧[14]、缸筒密封垫[15]、A液体室[16]、B液体室[17]、加液嘴[18]、排气嘴[19]、上缸筒[20]、弹簧固定盖[21]、液体[22]。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上下两套液压缸,即下缸筒[1]和上缸筒[20],在两缸之间设计了控制阀板(7),并开有阻尼放液孔[8],把下缸筒[1]隔离成A液体室[16]和B液体室[17],且B液体室[17]的直径比A液体室[16]的直径大,并充满液体[22]。用液体[22]作为能量传递和减震介质;通过液体[22]的上下流动来控制控制阀板[7]的开与闭,达到传递震动能量,以及震动能量的缓慢释放。从而克服了现有减震支柱中,在压缩和伸展时,被拉成真空,影响性能,造成漏油的缺陷。并且不存在压缩阻尼力。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与操控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减震器及支柱,特别涉及一种用液体作为能量传递和 减震介质的减震支柱。二
技术介绍
衡量机动车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悬挂系统中减震支柱的性能状况, 而目前大部分车辆的悬挂系统多采用麦弗逊式,双叉臂式等被动式减震支柱, 把筒式阻尼器与螺旋弹簧并联安装,即在筒式阻尼器外围套一螺旋弹簧,形成 一体化的减震支柱,安装空间小等优点;但筒式阻尼器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和工 作环境的因素,减震支柱在压縮和伸展时,筒式阻尼器很容易被拉成真空,影 响性能,造成漏油,并且存在压縮阻尼力。这些都影响车辆的舒适性与操控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完全不同于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特征的新 型液压式减震支拄。设计成上下两套液压缸,两套活塞,其上活塞臂与支柱弹 簧串联安装,在两缸之间设计了控制阀板,并开有阻尼放液孔,把下缸筒隔离 成两个液体室,其中一个液体室的直径比另一个液体室的直径大,用阻尼放液 孔来控制液体的流速与流量,形成新的一体化液压式减震支柱;再利用控制阀 板的开与闭来传递震动能量,以及能量的缓慢释放,达到能量传递与减震的目 的。从而克服了现有减震支拄中,在压縮和伸展时,被拉成真空,影响性能, 造成漏油的缺陷。并且不存在压縮阻尼力。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与操控 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拄,包括有下缸筒、上缸筒、下活塞臂、上活塞臂、下油封、上油封、下活塞、上活塞、A液体室、B液体室、定位架、防震密封垫、 控制阀板、阻尼放液孔、复位弹簧、液体通道、加液嘴、排气嘴、缸筒密封垫、 支柱弹簧、弹簧固定盖、液体;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上下两套液压缸,即下缸 筒和上缸筒,在两缸之间设计了控制阀板,并开有阻尼放液孔,把下缸筒隔离 成两个液体室,即A液体室和B液体室,且B液体室的直径比A液体室的直径 大,并充满液体。用液体作为能量传递和减震介质;通过液体的上下流动来控 制控制阀板的开与闭,达到传递震动能量,以及震动能量的缓慢释放。它的特 征在于下缸筒中装有下活塞及下活塞臂,并套有下油封;上缸筒中装有上活 塞及上活塞臂,上缸筒上端套有上油封,上活塞臂上套有支柱弹簧,支柱弹簧 外围安装有弹簧固定盖。它的特征还在于控制阀板上装有复位弹簧和防震密 封垫,并开有阻尼放液孔,控制阀板上部装有定位架,其定位架上开有液体通 道。并安装在下缸筒上部的缸壁上。本技术的液压式减震支拄安装在车轮与车架之间,当不使用时,整个 减震支柱处于静止状态,A、 B两个液体室的液体互不流动,由于控制阀板上安 装有复位弹簧,此时控制阀板处于关闭状态。当本液压式减震支拄的下活塞臂 得到一个外界向上的震动力时,推动下活塞向上滑行,下缸筒内的液体受挤压 推动控制阀板开启,这时A液体室的液体流向B液体室,再进入液体通道,推 动上活塞,上活塞推动上活塞臂,再推动支柱弹簧,支柱弹簧被压縮后,储存 并吸收部分能量;此时支柱弹簧开始释放,在释放前,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 控制阀板迅速向下滑行,阻断A液体室的液体,此时,上活塞臂及上活塞推动 液体向下滑行,进入液体通道以及B液体室,B液体室的液体受挤压,只能从控制阀板上的阻尼放液孔缓慢地向下流向A液体室,A液体室的液体受挤压, 再推动下活塞及下活塞臂,回到原来的静止状态,起到了减震作用,提高了车 辆的舒适性与操控性。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活塞静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活塞向上滑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活塞向下滑行结构示意图中l一下缸筒2—下活塞臂 3—下油封 4一下活塞 5— 定位架、6—防震密封垫、7—控制阀板、8—阻尼放液孔、9—复位弹簧、10— 液体通道 ll一上活塞 12—上油封 13—上活塞臂 14一支柱弹簧 15—缸筒密封垫 16""A液体室 17—B液体室 18—加液嘴 19~排 气嘴 20~上缸筒 21—弹簧固定盖 22—液体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液压式减震支拄的总体技 术结构特征。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拄,包括有下缸筒l、下活塞臂2、下油封3、下活塞4、 定位架5、防震密封垫6、控制阀板7、阻尼放液孔8、复位弹簧9、液体通道 10、上活塞11、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支柱弹簧14、缸筒密封垫15、 A液 体室16、 B液体室17、加液嘴18、排气嘴19、上缸筒20、弹簧固定盖21、液 体22。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上下两套液压缸,即下缸筒1和上缸筒20,在两缸 之间设计了控制阀板7,并开有阻尼放液孔8,把下缸筒1隔离成A液体室16 和B液体室17,且B液体室17的直径比A液体室16的直径大,并充满液体22。用液体22作为能量传递和减震介质;通过液体22的上下流动来控制控制 阀板7的开与闭,达到传递震动能量,以及震动能量的缓慢释放。它的特征在 于在下缸筒l的下端装有下活塞4及下活塞臂2,并套有下油封3;上缸筒20 中装有上活塞11及上活塞臂13,上缸筒20的上端套有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 上套有支柱弹簧14,支柱弹簧14外围安装有弹簧固定盖21在上缸筒20上,在 上缸筒20的两侧装有加液嘴18和排气嘴19,并与B液体室17连通,缸筒密封 垫15安装在下缸筒1和上缸筒20之间。它的特征还在于控制阀板7上装有 复位弹簧9和防震密封垫6,并开有阻尼放液孔8,控制阀板7上部装有定位架 5,其定位架5上开有液体通道10。并安装在下缸筒1上部的缸壁上。在图l实施例中,整个减震支柱的上下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活塞ll和下 活塞4互不上下滑行,控制阀板7处于阻断关闭状态。在图2实施例中,上下活塞及控制阀板处于向上滑行状态。当本液压式减 震支拄的下活塞臂2得到一个外界向上的震动力时,推动下活塞4向上滑行, 下缸筒1内的液体22受挤压,推动控制阀板7向上滑动开启,这时A液体室 16的液体22流向B液体室17,再进入液体通道IO,推动上活塞ll,上活塞ll 推动上活塞臂13,再推动支柱弹簧14向上滑行,支柱弹簧14被压缩后,储存 并吸收部分能量;此时支柱弹簧14开始释放。在图3实施例中,上下活塞处于向下滑行状态。支柱弹簧14被压縮后, 储存并吸收部分能量,此时支柱弹簧14开始伸展,释放能量;在释放前,由于 复位弹簧9的作用,控制阀板7迅速向下滑行,阻断A液体室16,这时候,上 活塞臂13及上活塞11推动液体22向下滑行,进入液体通道10以及B液体室 17, B液体室17的液体22受挤压,只能从控制阀板7上的阻尼放液孔8缓慢地 向下流向A液体室16, A液体室16的液体22受挤压,再推动下活塞4及下活塞臂2,回到图l的静止状态,起到了减震作用。在附图中,箭头为液体22的流动方向。而加液嘴18和排气嘴19在生产制造和维修时使用,平时处于封闭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柱,包括有下缸筒〔1〕、下活塞臂〔2〕、下油封〔3〕、下活塞〔4〕、定位架〔5〕、防震密封垫〔6〕、控制阀板〔7〕、阻尼放液孔〔8〕、复位弹簧〔9〕、液体通道〔10〕、上活塞〔11〕、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支柱弹簧〔14〕、缸筒密封垫〔15〕、A液体室〔16〕、B液体室〔17〕、加液嘴〔18〕、排气嘴〔19〕、上缸筒〔20〕、弹簧固定盖〔21〕、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柱,包括有下缸筒[1]、下活塞臂[2]、下油封[3]、下活塞[4]、定位架[5]、防震密封垫[6]、控制阀板[7]、阻尼放液孔[8]、复位弹簧[9]、液体通道[10]、上活塞[11]、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支柱弹簧[14]、缸筒密封垫[15]、A液体室[16]、B液体室[17]、加液嘴[18]、排气嘴[19]、上缸筒[20]、弹簧固定盖[21]、液体[22];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上下两套液压缸,即下缸筒[1]和上缸筒[20],而下缸筒[1]为一“T”形缸体,并用缸筒密封垫[15]与上缸筒[20]连接成一整体缸体,在下缸筒[1]的上半部安装有定位架[5],并开有液体通道[10],在定位架[5]上套有复位弹簧[9]和控制阀板[7],在控制阀板[7]上开有阻尼放液孔[8],控制阀板[7]把下缸筒[1]隔离成A液体室[16]和B液体室[17],且B液体室[17]的直径比A液体室[16]的直径大,形成一“T”形缸体,并充满液体[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晋荣
申请(专利权)人:黄晋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