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瑞汉专利>正文

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4322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它包括前段的过滤处理设备,以及后段的一级反渗透浓缩系统、二级反渗透浓缩系统、二级反渗透浓缩水箱、第二增压水泵、第三保安过滤器和三级膜分离浓缩系统,通过实施“净水回用、浓水浓缩、脱盐回收”处理技术路线,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级膜分离系统的浓水浓缩处理,原水可浓缩到原来的10%~15%,当原水的电导率为1000~3000μS/cm时,三级浓水电导率可达10000~32000μS/cm,含盐量高,含水量低,可减轻蒸发器的负担,减少蒸发结晶所需的耗电量,降低盐回收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回用水量,节约每天的新鲜用水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 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镀污水处理设备基本上由原水增压泵、盘式过滤器、活性碳吸附系统、全 自动超滤系统、中间水箱、中间水泵、保安过滤器、全自动反渗透系统(含清洗装置)、以及 蓄水池构成。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水池一原水增压泵一盘式过滤器一活性碳吸附系统一全自动 超滤系统一中间水箱一中间水泵一保安过滤器一全自动反渗透系统(含清洗装置)一蓄水 池,废水由原水泵升压后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盘式过滤器器、活性碳吸附器进行预处理,再 进入超滤系统,经过5 μ保安过滤器后进入反渗透(RO)机组,目的是保证反渗透(RO)膜长 期稳定运行。被反渗透(RO)机组分离后的水综合指标经检验符合国家中水回用标准,浓水 排放。经过上述设备处理后反渗透浓水排放无法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反渗透浓水中 含有重金属离子及大量的可回收盐类,反渗透系统只有一级,回用水量有限,浓水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污水处理设备无法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 供了 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原水增压 泵、碟式过滤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活性碳过滤器、回用水池、第一增压水泵、第一保安过 滤器、超滤系统、超滤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浓缩系统、二级反渗透浓缩系统、 二级反渗透浓缩水箱、第二增压水泵、第三保安过滤器、三级膜分离浓缩系统、三级浓缩水 箱、蒸发器,以及与前述19个设备结构单元电连接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控系统。优选的,所述阳离子树脂交换器由交换罐、D113阳离子交换树脂填料、控制阀门、 以及连接管件组成。优选的,在所述阳离子树脂交换器中设有一酸碱再生系统。优选的,在所述超滤系统、以及三级膜分离浓缩系统中都设有一化学清洗装置,所 述化学清洗装置由清洗泵、清洗水箱、以及清洗微过滤器组成。优选的,在所述超滤系统中还设有反洗水泵、以及一套化学加药装置。优选的,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碟式过滤器之间还设有一台备用原水增压泵。优选的,活性碳过滤器由过滤罐、活性碳填料、控制阀门、以及连接管件组成。优选的,所述保安过滤器由滤壳、以及绝对精度为5微米(μπι)的滤芯组成。优选的,在所述二级反渗透浓缩水箱、以及三级浓缩水箱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器、以及液位计。优选的,所述超滤水箱有超滤水储罐、高中低三套液位计、空气过滤器、以及连接 管件组成。本技术使用时,电镀废水汇流入在沉淀池内,由原水增压泵取沉清液提升进 入碟式过滤器过滤处理,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悬浮物和降低浊度;接着进入阳离子树脂 交换器内去除重金属离子,再进入活性碳过滤器,去除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和游离氯;净化后 的水储存在净化水储水池内,由吸水增压泵提升通过保安过滤器去除5μ以上的颗粒杂质 后,进入全自动超滤系统中,进一步祛除液体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细菌、病毒、大分子 有机物和降解液体的浊度、COD和B0D,减轻了膜系统的运行负荷,延长膜的寿命,处理后的 水储存在超滤水箱中,由一级高压泵送入一级高浓度抗污染中压膜进行脱水浓缩,脱水率 达60% 70% ;浓水再由二级高压泵送入二级高浓度抗污染高压膜进行二次脱水浓缩,脱 水率达45% 55% ;浓水储存在二级浓缩水箱中,由三级二次高压泵送入三级脱水浓缩膜 分离膜中进行三级脱水浓缩,脱水率达40% 50% ;经过三级脱水浓缩后浓水浓缩比达到 原水浓度10 15倍。考虑到反渗透膜的进水含盐量很高,一级二级的反渗透膜采用高浓 度抗污染中/高压膜,运行压力分别达到1. 55MPa和2. 2MPa ;三级采用脱水浓缩膜分离膜, 运行压力达2. 2-2. 6MPa,保证在高盐量水质的情况下,脱水浓缩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技术通过实施“净水回用、浓水浓缩、脱盐回收”处理技术路线,实现 电镀废水零排放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三级膜分离系统的浓水浓缩处理,原水可浓缩到原来的10% 15%,当原水的电导率为1000 3000 μ S/cm时,三级浓水电导率可达10000 32000 μ S/ cm,含盐量高,含水量低,可减轻蒸发器的负担,减少蒸发结晶所需的耗电量,降低盐回收的 成本。同时提高了回用水量,节约每天的新鲜用水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 101、沉淀池102、原水增压泵103、碟式过滤器104、阳离子树脂交换器105、活性碳过滤器106、回用水池107、第一增压水泵108、第一保安过滤器109、超滤系统110、超滤水箱111、第二保安过滤器112、一级反渗透浓缩系统113、二级反渗透浓缩系统114、二级反渗透浓缩水箱115、第二增压水泵116、第三保安过滤器117、三级膜分离浓缩系统118、三级浓缩水箱119、蒸发器,12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控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 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包括依 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101、原水增压泵102、碟式过滤器103、阳离子树脂交换器104、活性碳 过滤器105、回用水池106、第一增压水泵107、第一保安过滤器108、超滤系统109、超滤水箱 110、第二保安过滤器111、一级反渗透浓缩系统112、二级反渗透浓缩系统113、二级反渗透 浓缩水箱114、第二增压水泵115、第三保安过滤器116、三级膜分离浓缩系统117、三级浓缩 水箱118、蒸发器119,以及与前述19个设备结构单元电连接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 控系统120。如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时,通过PLC电控系统120统一协调各部分的工作, 电镀废水汇流入在沉淀池101内,由原水增压泵102取沉清液提升进入碟式过滤器103过 滤处理,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悬浮物和降低浊度;接着进入阳离子树脂交换器104内去 除重金属离子,再进入活性碳过滤器105,去除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和游离氯;净化后的水储 存在净化水储水池一回用水池106内,由吸水第一增压泵107提升通过第一保安过滤器108 去除5μ以上的颗粒杂质后,进入全自动超滤系统109中,进一步祛除液体中的悬浮物、胶 体、微生物、细菌、病毒、大分子有机物和降解液体的浊度、COD和B0D,减轻了膜系统的运行 负荷,延长膜的寿命,处理后的水储存在超滤水箱110中,由一级高压泵送入一级高浓度抗 污染中压膜进行脱水浓缩,脱水率达60% 70% ;浓水再由二级高压泵送入二级高浓度抗 污染高压膜进行二次脱水浓缩,脱水率达45% 55% ;浓水储存在二级浓缩水箱中,由三级 二次高压泵送入三级脱水浓缩膜分离膜中进行三级脱水浓缩,脱水率达40% 50% ;经过 三级脱水浓缩后浓水浓缩比达到原水浓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沉淀池、原水增压泵、碟式过滤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活性碳过滤器、回用水池、第一增压水泵、第一保安过滤器、超滤系统、超滤水箱、第二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浓缩系统、二级反渗透浓缩系统、二级反渗透浓缩水箱、第二增压水泵、第三保安过滤器、三级膜分离浓缩系统、三级浓缩水箱、蒸发器,以及与前述19个设备结构单元电连接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控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汉
申请(专利权)人:王瑞汉肖劲忠谢志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