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维护密闭电池双面涂板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3763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双面涂板生产装置,涉及电池生产设备,尤指一种生产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双面涂板生产装置。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送片机构A、双面涂极板机构B、淋酸装置C、表面干燥窑D、集板装置E五部分依序构成,首先由送片机构将板栅送入链板式链条,再由链板式链条送入涂板机构。由涂板带传送板栅到膏箱下方。涂膏辊将铅膏滚压在板栅上,涂膏后的板栅是压实被送入淋酸装置,稀硫酸由压酸辊压在涂膏后的极板上,最后送入表面干燥窑进行干燥固化,通过集板装置把半成品极板收集形成流水作业形成自动化。由于将以前极板生产的涂板、淋酸、板面压实、干燥固化、集板五部分的单工序生产转变为涂板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并提高了涂板速度,同时避免工人与铅膏的直接接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尤指一种生产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并使其自动化,避免涂板过程工人与铅直接接触,提高极板质量与寿命、功能与特点于一体的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双面涂板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 目前密闭电池极板生产线是由涂板、淋酸、板面压实、干燥固化四部分单工序完成。劳动生产率低,没有形成自动化作业,工人与铅膏的直接接触,增加了铅中毒的机会。(2) 膏箱下膏量不可调査,使其涂板过程中涂膏量不能控制,极板偏差很大,给后面工序的加工增加难度,增大废品率,电池容易难以控制。(3) 涂板部分是由膏箱和位于下方的编织传送带组成,膏箱内有两个涂辊、一个刮板、 一个搅膏辊组成。当板栅由编织传送带送到膏箱下方时,膏箱内铅膏在两涂辊作用下挤压到板栅网孔中,使其网孔填满铅膏,形成电池极板。由于涂板方式是铅膏由膏箱内涂辊从上向下挤出填充,造成极板上面铅膏填充充实且平整,极板另一面由于始终紧贴输送带,铅膏不能完全覆盖极板,使板筋外漏。在下一道工序和以后电池使用会受到硫酸侵蚀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双面涂板生产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送片机构A、双面涂极板机构B、淋酸装置C、表面干燥窑D、集板装置E五部分依序构成,首先由送片机构A将板栅送入链板式链条,再由链板式链条送入涂板机构B。由涂板带传送板栅到膏箱下方。涂膏辊将铅膏滚压在板栅上,涂膏后的板栅是压实被送入淋酸装置C,稀硫酸由压酸辊压在涂膏后的极板上,最后送入表面干燥窑D进行干燥固化,通过集板装置E把半成品极板收集形成流水作业形成自动化。本技术由于将以前极板生产的涂板、淋酸、板面压实、干燥固化、集板五部分的单工序生产转变为涂板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并提高了涂板速度,同时避免工人与铅膏的直接接触。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真空式送片机构图。图3是膏箱结构剖面图。图4是淋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表面干燥窑结构示意图。图6是集片装置图。图7是典型零件涂膏辊图。图8是典型零件搅膏辊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免维护密闭电池双面涂板生产装置是由图1中的送片机构A、双面涂极板机构B、淋酸装置C、表面干燥窑D、集板装置E五部分依序构成,并通过电气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控制把板栅加工成极板的全自动化过程。首先,由送片机构A将板栅送入链板式链条,再由链板式链条送入涂板机构B。由涂板带传送板栅到膏箱下方。涂膏辊将铅膏滚压在板栅上,涂膏后的板栅是压实被送入淋酸装置C,稀硫酸由压酸辊压在涂膏后的极板上,最后送入表面干燥窑D进行干燥固化,通过集板装置E把半成品极板收集形成流水作业形成自动化。图2所示的真空送片机构由偏心轮6、吸片胶碗5、送片棘轮4、链轮3、带链板的链条2、摆杆9所组成,固定在本技术上的偏心轮6上的连杆一端与固定在本技术上的摆杆9相连接,带有传动链的送片棘轮4设置在摆杆9上,传动链与挂有板栅P的送片架同步移动,吸片胶碗5设置在送片架一侧,可带动带链板的链条2传动的链轮3设置在吸片胶碗5的一侧。该机构的工作原理由偏心轮6旋转,带动摆杆9摆动,摆杆9带动送片.棘轮4做间歇回转,送片棘轮通过传动链,带动送片架传动做间歇运动,传动架将板栅P移向真空吸片胶碗5。此时板栅P被吸紧。然后摆杆9摆动带动传动架及吸片胶碗5向前运动,将板栅P送入送片机的链板链条上,摆杆9每做往返运动一次,即送片一次,该机构送片次数为60—180次/min。图3所示的涂膏箱由涂膏辊21、 22、 23、 24、板面整理辊25、泄膏轴26、搅膏辊27、 28、反涂辊29、前、后级传送装置210、 211及膏箱212组成。大小不等的涂膏辊21、 22、 23、 24设置在膏箱212的底部,涂膏辊21、 22之间.的间隙可调,涂膏辊21为顺时针旋转,涂膏辊22、 23、 24逆时针旋转。搅膏辊27、 28设置在膏箱212中部的涂膏辊21、 22、 23、 24上方,板面整理辊25及泄膏轴26分别设置在涂膏辊24下、上侧,在膏箱212的下方设有前、后级传送装置210、 211,且在前、后级传送装置210、 211之间,设有反涂辊29。在该结构中,涂膏辊21为顺时针旋转。涂膏辊22、 23、 24逆时针旋转。板面整理辊25顺时针旋转。泄膏轴26的开口大小反调整上返膏量,搅膏辊27、28使铅膏上下翻动,使铅膏均匀落在各涂膏辊上。动力由调频电机驱动。通过对涂膏辊21、 22间隙调整,达到膏箱212下膏量的控制以满足不同板栅P的要求。在膏箱212的下方设有输送装置。由前级传送装置210和后级传送装置211组成。前级传送装置和后级传送装置之间设有反涂辊9,板栅传送到反涂辊29时,板栅P呈短时悬空状,铅膏通过板栅P网孔定量下涂,通过反涂辊29对板栅P反面进行板面涂膏,从而杜绝板筋外露。图4淋酸装置结构是由高、低位供酸槽31、 35、压酸辊33、传送带34所组成,设置在传送带34上、下方的高、低位供酸槽31、 35分别由塑料管连接,压酸辊33设置在高位供酸槽31下方的喷头下及传送带34上方。淋酸装置是一个循环系统。根据工艺要求将高位供酸槽31装满稀硫酸,打开阀门时,稀硫酸由喷头喷出,淋在压酸辊33上。压酸辊33将酸液涂在涂膏后的板栅P上。多余的稀硫酸流入低位供酸槽35中,再由抽酸泵抽回到高位供酸槽31中,酸液循环使用。在图5所示表面干燥窑中,涂膏后板栅P送入干燥窑41进行表面干燥固化。干燥窑的热源采用红外加热,干燥窑长15m。分三个加热区。前区温度较高,约12O"130。C。中区温度最高约140~200°C,后区温度较低为4O~80。C。冷空气经热交换器44加热又经循环风机46,将热空气送入主加热区内,热空气按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循环。主加热区温度分布均匀,水平放置的极板表面受温较均匀,干燥时间大约需要0.5—2min。极板干燥时失水控制在3%左右较适宜,极板干燥时失水量的控制对极板质量有较大影响。整个干燥窑采用红外热管方.式加热,所需功率150kw。在图6的极板收集装置中,从干燥窑出来的平放极板通过传动链送到极板收集装置。由平放运送51转变为立式运送52的位置极板叠加一起有工人或机械手运走。图7所示的涂膏辊是涂膏箱的关键零件,它是由左辊毂201和右辊毂203及钢管202,经组合后焊接在一起,为保证中孔的尺寸,应在焊接后精加工此孔,以保证两孔的同轴度,钢管表面有沟槽,这样可带动铅膏随之转动,使铅膏涂在板栅上,钢管选用热轧无缝钢管,左、右轮毂选用45号钢管,钢管表面镀铬处理。图8所示的搅膏辊是焊接组合件,其作用是使铅膏上下翻动,均匀落在涂膏辊上。套轴2001装在轴2003上,用紧定螺钉固定,回轴臂2004及2005焊,接在套轴2001上,搅膏辊装在回转臂上,搅膏辊可由铸钢件。机械加工后搅膏辊表面镀铬处理。增加抗腐蚀,磨损能力。权利要求1、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双面涂板生产装置,由送片机构(A)、双面涂极板机构(B)、淋酸装置(C)、表面干燥窑(D)、集板装置(E)五部分依序构成,其特征是首先由送片机构(A)将板栅送入链板式链条,再由链板式链条送入涂板机构(B),由涂板带传送板栅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免维护密闭电池极板双面涂板生产装置,由送片机构(A)、双面涂极板机构(B)、淋酸装置(C)、表面干燥窑(D)、集板装置(E)五部分依序构成,其特征是:首先由送片机构(A)将板栅送入链板式链条,再由链板式链条送入涂板机构(B),由涂板带传送板栅到膏箱下方,涂膏辊将铅膏滚压在板栅上,涂膏后的板栅是压实被送入淋酸装置(C),稀硫酸由压酸辊压在涂膏后的极板上,最后送入表面干燥窑(D)进行干燥固化,通过集板装置(E)把半成品极板收集形成流水作业形成自动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祝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润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