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消音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463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消音管,包括管道,管道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两层构成,所述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有吸音海绵,在内层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为内凹的,螺旋导流槽凹陷的深度小于内层管道的壁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排水时产生的噪音。由于在内层管道的内壁螺旋状的导流槽,可以避免因水流中夹带有气泡和杂质造成的水流不畅现象,起到一个很好的导流效果,从而降低了噪音。在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置有吸音海绵,可进一步提高消音、隔音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造价低廉,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消音管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消音管。技术背景建筑行业中管道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地方都需要用管道来进行水的输送、或 者污水的排放,目前大部分管道普遍采用单层结构,管道内壁为光滑的弧面,这种结构 的排水管道所存在的缺点是抗压强度较低、低抗冲击能力较弱,最主要的是当水在排 水管道内流淌时,由于其内可能含有气泡、建材垃圾颗粒等杂质,导致排水管道在工作 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这些杂质的存在也会影响水流的流畅性,降低了工作效 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构简单,能够起到 消音、隔音效果的建筑用消音管道。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消音管,包括管道,管道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两层构成,所述内 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有吸音海绵,在内层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为内凹的,螺旋导流槽凹陷的深度小于内层管道的壁厚。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排水时产生的噪音。由于在内 层管道的内壁螺旋状的导流槽,可以避免因水流中夹带有气泡和杂质造成的水流不畅现 象,起到一个很好的导流效果,从而降低了噪音。在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置有吸 音海绵,可进一步提高消音、隔音效果,本技术具有造价低廉,便于加工制造,有 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建筑用消音管,包括管道5,管道5由内层管道4和外层 管道1两层构成,所述内层管道4和外层管道1之间设有吸音海绵2,在内层管道4的内 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槽3。所述螺旋导流槽3为内凹的,螺旋导流槽3凹陷的深度小于内层管道4的壁厚。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消音管,包括管道,管道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两层构成,其特征 是所述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有吸音海绵,在内层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 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消音管,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导流槽为内凹的,螺 旋导流槽凹陷的深度小于内层管道的壁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消音管,包括管道,管道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两层构成,所述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有吸音海绵,在内层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为内凹的,螺旋导流槽凹陷的深度小于内层管道的壁厚。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排水时产生的噪音。由于在内层管道的内壁螺旋状的导流槽,可以避免因水流中夹带有气泡和杂质造成的水流不畅现象,起到一个很好的导流效果,从而降低了噪音。在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置有吸音海绵,可进一步提高消音、隔音效果,本技术具有造价低廉,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文档编号F16L9/21GK201810889SQ20102056662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焦安亮, 闫亚召, 黄延铮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消音管,包括管道,管道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两层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设有吸音海绵,在内层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延铮焦安亮闫亚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