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源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023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有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的上、下端分别卡装有上底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螺钉于前侧板、后侧板的端部,所述的前侧板、后侧板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条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更好,保证了电源的正常稳定使用,使用寿命延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电源领域,具体属于充电电源的壳体
技术介绍
充电电源充电方式通常有①恒电压充电。充电电压恒定,充电电流随蓄电池电压 上升而减小,直至为零。②恒电流充电。为防止气泡和酸雾,常用分阶段递降电流的恒流充 电法。③恒电压恒电流充电。先恒流充电,当电压达到产生气泡时再恒压充电。④定出气 率充电。先用大电流充电,待蓄电池出气率到某恒定值时,降低充电电流,使出气率稳定在 较低数值。⑤恒温充电法。蓄电池温度升到某定值后,降低充电电流,使蓄电池温度保持在 规定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更好,保 证了电源的正常稳定使用,使用寿命延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有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的 上、下端分别卡装有上底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螺钉于前侧板、后侧板的端部,所 述的前侧板、后侧板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条凹槽。所述的凹槽的长度与前侧板、后侧板的长度一致。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更好,保证了电源的正常稳定使用,使用寿 命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充电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有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的上、下端分别卡装有上底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螺钉于前侧板、后侧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板、后侧板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条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传龙杨善春范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信电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