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器及起动电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1809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起动器及起动电机装置,所述起动器包括可旋转的输出轴、套设于输出轴上可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受所述驱动件驱动的输出齿轮、受所述驱动件和输出齿轮夹持的弹性件、及限制所述驱动件与输出齿轮的轴向相对运动的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避免输出齿轮与驱动件分离,降低由于分离引起的失效模式,并可增加起动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动电机,适用于起动内燃机例如汽油机、柴油机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种内燃机的起动电机装置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安装到 输出轴上可沿着输出轴移动的输出齿轮、安装到输出轴的驱动件、以及受输出齿轮和驱动 件夹持的弹性件,其中,输出齿轮与驱动件彼此独立,驱动件通过螺旋花键与输出轴相配 合,输出轴与驱动件发生相对旋转时会导致驱动盘沿着输出轴移动,推动输出齿轮至与环 形齿轮啮合的位置,驱动件继续沿输出轴移动,并压缩弹性件。随着弹性件被压缩,驱动件 向输出齿轮传递扭矩,使输出齿轮驱动内燃机的环形齿轮旋转。上述起动电机在工作时,可能会发生输出齿轮与驱动件分离的情况,导致内燃机 起动后输出齿轮无法脱离与内燃机的环形齿轮啮合的状态,使环形齿轮以很高的转速驱动 电机致使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起动器,包括可旋转的输出轴、套设于输出 轴上可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受所述驱动件驱动的输出齿轮、受所述驱动件和输出齿轮夹 持的弹性件、及限制所述驱动件和输出齿轮的轴向相对运动的保护套。较佳的,所述保护套具有轴向延伸的套筒部及一对从所述套筒部两端沿径向向内 延伸的夹持部。可选的,所述输出齿轮与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和弹性件被夹持于所述保 护套的一对夹持部之间。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和输出齿轮被夹持于所述保护套的一对夹持部之间。可选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弹性件为可分离式连接。较佳的,所述起动器还包括可旋转地套设于输出轴的限位件及两端分别抵顶限位 件和输出齿轮的压缩弹簧。较佳的,所述起动器还包括套于压缩弹簧和限位件外侧并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的套管。较佳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管状部以及从管状部径向延伸出的盘状 部,所述管状部内孔设有螺旋花键与所述输出轴上的螺纹配合。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为筒状,收容驱动件的盘状部于其一端内,所述弹性件的内壁 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台阶环绕所述驱动件的管状部,台阶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输出齿轮的下端 面及驱动件的盘状部相接触。本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起动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及上述的起动 器,其中起动器的输出轴由所述电机驱动。本技术所举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保护套将输出齿轮与驱动件锁在一起,一方面可以避免输出齿轮与驱动件分离,从而避免内燃机起动 后反过来高速驱动电机致使电机损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输出齿轮的中心轴偏离输出轴, 降低由于分离引起的失效模式。此外,采用保护套,还可以减少弹性件的磨损,从而可增加 起动器的使用寿命。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起动电机;图2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起动电机的剖视图;图3示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起动电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起动电机装置10包括电机(图中未示 出)、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20、套设于输出轴20的驱动件30、可沿输出轴20移动的输出齿 轮50、夹持于驱动件30与输出齿轮50之间的弹性件40、及保护套60。输出轴20设有螺旋花键21用于安装驱动件30,输出轴20的螺纹相接部22的外 径大于螺旋花键21的外径以限制驱动件30向下的轴向移动。输出轴20远离螺纹相接部 22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23。可以理解的,输出轴20可以是电机的转轴,也可以是由电机驱 动的齿轮的输出轴等。驱动件3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管状部31以及从管状部31径向延伸出的盘状部32。 管状部31套设于输出轴20,其内孔设有螺旋花键与输出轴20的螺旋花键21配合。弹性件40呈筒状,收容驱动件30的盘状部32于其一端41内,弹性件的内壁设有 沿径向延伸的台阶42环绕驱动件30的管状部31,台阶42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输出齿轮50 的下端面及驱动件30的盘状部32相接触。弹性件40可由弹性材料如橡胶等制成。输出 齿轮50具有外齿51用于与内燃机的环形齿轮(图中未示出)啮合,输出轴20从内孔52 穿过,输出齿轮50通过内孔52套设于驱动件30的管状部31,并与弹性件40例如通过成型 工艺固定连接。保护套60可由金属材料一体制成,装配时径向固定,轴向挤压,具有径向向内延 伸的夹持部(本实施例中为一圆盘)61与驱动件30的盘状部32的底面接触、轴向延伸的套 筒部62与弹性件40的外周面接触、及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夹持部(本实施例中为一翻边)63 与弹性件40邻近输出齿轮50 —侧端面的外周边缘部分接触,这样可以将弹性件40和驱动 件30夹持于一对夹持部61和63之间。输出齿轮50远离驱动件30的一端形成有弹簧座53,限位件71通过设于凹槽23 的挡环(图中未示出)可旋转地套设于输出轴20,用于限制输出齿轮50在输出轴20上的 轴向移动。压缩弹簧73的一端抵顶到限位件71,另一端通过弹簧座53抵顶到输出齿轮50。 套管74套于压缩弹簧73和限位件71外侧并与输出齿轮50固定连接,用于保护压缩弹簧73不受工作环境影响而导致失效。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电机起动后,驱动件30在旋转的输出轴20的 驱动下沿输出轴20向上移动,并推动弹性件40和输出齿轮50 —同移动直至输出齿轮50 与内燃机的环形齿轮啮合。输出齿轮50与内燃机的环形齿轮啮合后,由于驱动环形齿轮及 与之相连的内燃机需要较高扭矩,输出齿轮50的转动被阻止,而驱动件30则继续沿着输出 轴20移动并压缩弹性件40。当弹性件40被压缩至一定程度后,驱动件30开始向输出齿轮 50传递扭矩,从而使输出齿轮50具有足够大的扭矩驱动环形齿轮旋转,起动内燃机。图3示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起动电机装置80,起动电机装置80与起动电机 装置10类似,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和输出齿轮50不是固定连接,而是可 分离式连接,保护套60的夹持部63与输出齿轮50的突缘55接触,从而将输出齿轮50、弹 性件40和驱动件30夹持于一对夹持部61和63之间,其中,驱动件30与弹性件40既可以 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分离式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保护套限制输出齿轮与驱动件在轴向上的相对运动,一 方面可以避免输出齿轮与驱动件分离,从而避免内燃机起动后反过来高速驱动电机致使电 机损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输出齿轮的中心轴偏离输出轴,降低由于分离引起的失效模 式。此外,采用保护套还可以减少弹性件的磨损,从而增加起动器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的输出轴、套设于输出轴上可沿轴向移动的驱 动件、受所述驱动件驱动的输出齿轮、受所述驱动件和输出齿轮夹持的弹性件、及限制所述 驱动件与输出齿轮的轴向相对运动的保护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具有轴向延伸的套筒部及一 对从所述套筒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的输出轴、套设于输出轴上可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受所述驱动件驱动的输出齿轮、受所述驱动件和输出齿轮夹持的弹性件、及限制所述驱动件与输出齿轮的轴向相对运动的保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俊杰李家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