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11394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属于机床领域。设有箱体,其特征是固定齿圈与箱体固定,滑移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同时与固定齿圈啮合,滑移齿轮上安装有拨叉,行星架与箱体内的输出轴固定,行星轮固定在行星架上,同时行星轮与太阳轮、大齿圈同时啮合,电机轴与太阳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原有连接方式的同时,应用减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减速箱功能,从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机床主轴减速装置采用外啮合齿轮变速,箱体空间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保证原 有连接方式的同时,应用减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减速箱功能,从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设有箱体,其特征是固定 齿圈与箱体固定,滑移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同时滑移齿轮与固定齿圈啮合,滑移齿轮上安装 有拨叉,行星架与箱体内的输出轴固定,行星轮固定在行星架上,同时行星轮与太阳轮、大 齿圈同时啮合,电机轴与太阳轮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原有连接方式的同时,应用用减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实 现减速箱功能,从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输出轴,3.太阳轮,4.行星轮,5.大齿圈,6.固定齿圈,7.滑 移齿轮,8.电机轴,9.拨叉,10.行星架,11.位置B。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滑移齿轮7与大齿圈5啮合,滑移齿轮7同时与固定齿圈6啮 合,滑移齿轮7上安装有拨叉9,固定齿圈6与箱体1固定。电机轴8与太阳轮3啮合,行星 轮4固定在行星架10上,同时行星轮4与太阳轮3、大齿圈5同时啮合,行星架10与输出 轴2固定。当电机轴8旋转时,带动太阳轮3旋转,太阳轮3与行星轮4啮合,行星轮4绕 着太阳轮3旋转带动输出轴,由于太阳轮3与行星轮4的转速不同,从而实现电机轴8与输 出轴2之间减速;当拨叉9带动滑移齿轮7移动到位置Bll时,滑移齿轮7与固定齿圈6脱 离,同时滑移齿轮7与电机轴8啮合,当电机轴8旋转时,带动滑移齿轮7与太阳轮3同时 旋转,滑移齿轮7带动大齿圈5旋转,从而实现电机轴8与输出轴2之前等速传动。权利要求1. 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设有箱体,其特征是固定齿圈与箱体固定,滑移齿轮与大齿 圈啮合,同时与固定齿圈啮合,滑移齿轮上安装有拨叉,行星架与箱体内的输出轴固定,行 星轮固定在行星架上,同时行星轮与太阳轮、大齿圈同时啮合,电机轴与太阳轮啮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属于机床领域。设有箱体,其特征是固定齿圈与箱体固定,滑移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同时与固定齿圈啮合,滑移齿轮上安装有拨叉,行星架与箱体内的输出轴固定,行星轮固定在行星架上,同时行星轮与太阳轮、大齿圈同时啮合,电机轴与太阳轮啮合。本专利技术保证原有连接方式的同时,应用减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减速箱功能,从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文档编号F16H1/32GK102069410SQ20101056013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于永军, 唐煜欣, 王新伟, 谭景瑞 申请人: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主轴减速装置,设有箱体,其特征是固定齿圈与箱体固定,滑移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同时与固定齿圈啮合,滑移齿轮上安装有拨叉,行星架与箱体内的输出轴固定,行星轮固定在行星架上,同时行星轮与太阳轮、大齿圈同时啮合,电机轴与太阳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景瑞于永军王新伟唐煜欣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