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369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包括有炉壳、炉管和燃烧器,炉管设置于炉壳内,燃烧器设置于炉壳,其中,炉壳为由至少两个炉壳模块拼装连接设置的炉壳。由于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设置有用于炉壳建造的可拼装连接设置的炉壳模块,使得这些炉壳模块的零部件的组装和焊接在制造厂车间中进行,然后运到工地现场,实行模块化“搭积木”式的施工。炉壳由炉壳模块进行拼装连接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管式加热炉在装置工地现场组焊的建造方式,避免了各种各样的零散件在现场施工的混乱局面,有利于大型的管式加热炉的建造,使得工业炉建造逐步实行模块化式的施工得到工业上的应用,具有装配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工期短,检修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可应用 于石油炼制及化工、煤化工、化肥、空调、空冷、锅炉、电力设施等装备行业通过介质加热或 冷却的热交换设备,尤其适合于各种化工和化肥工业炉的烟气热交换设备。
技术介绍
工业炉是石油化工装置中常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例如,炼油及石油 化工装置管式加热炉、转化炉、裂解炉;合成氨装置高温加热、高温反应的以煤为原料的气 化炉或者以燃气为原料的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等。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工业炉的类型较 多,管式加热炉是石油化工行业中最常用的炉型之一。现有技术中,管式加热炉属于提供热源的一种火焰加热设备,其作用是将炉管中 的介质加热到所需温度,然后进入下一段工艺过程。在管式加热炉内,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 量传递给炉管内的流体介质,该炉管位于具有耐火材料包围的燃烧室之中,管式加热炉的 类型通常根据其结构外形,辐射炉管的形式以及燃烧器的布置来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3036-2003《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所载,按结构外形分 类,有圆筒炉、箱式炉、立式炉和多室箱型炉等。按辐射炉管形式分类有立管式、水平管式、 螺旋管式和U形管式等。按照燃烧器的布置方式分类,有底烧、顶烧和侧烧。加热炉的结构 外形,辐射炉管的形式以及燃烧器的布置三者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为“U”形管箱 式炉10,其中,具有炉壳11和“U”形炉管12 ;如图2所示为螺旋管圆筒炉20,其中,具有炉 壳21和盘管22。现有技术的管式加热炉通常由辐射室、对流室和烟@组成,辐射室和对流室内均 装有炉管,烟 内装有挡板。燃料经过喷嘴在辐射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以辐射传热方 式,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炉管内流动着的介质,温度降低后的高温烟气再进入对流室, 以对流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介质进行预热,降温后的烟气最终 进入烟道,通过烟@排入大气。介质的流向一般是先经过对流室的炉管,再经过辐射室的炉 管。其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吸收高温烟气经炉管壁传来的热量,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 度成为高温介质流出。而且,为了综合利用能源,通常在对流室和烟道与炉体之间部分增设 余热回收系统,进行加热空气、或者加热水、水蒸汽而生成蒸汽或者过热蒸汽,以供生产使 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管式加热炉的炉体一般包括有炉壳、炉壳内部的炉管和设置于 炉壳的燃烧器,其外形结构为一体化结构。这种一体化结构的管式加热炉的建造方法通常 是由机械制造厂生产管板、吊挂件、炉管和弯头等配件,然后由安装建设公司负责在工地现 场将这些零部件与钢结构的炉墙一起组装建造成炉体整体。然而,上述传统的一体化结构的管式加热炉的建造方法需要在现场大量组焊施 工,而且其炉管的穿进、与弯头的组焊以及焊缝的射线检测、焊缝缺陷的反修、炉墙表面严 格的喷漆等工艺均需现场露天高空施工,这种露天高空施工,给安装建造带来诸多不便,这与现代工程管理的HSE方针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炉墙的耐磨隔热衬里易受天气的影响, 变形开裂、松脱,或者雨淋失效。因此,这种露天高空施工以及各种检查的不便,易造成工期 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其建造质量也难以保证,生产安全也存在隐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化工装置的生产规模不断加大,管式加热炉的体积也 越来越庞大,对于具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管式加热炉的设计与建造,其高耸结构的抗风振和 地震载荷作用的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很多化工装置都选址在台风较大的沿海地 区,使得投资成本上升显著,这已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技术经济问题。综上所述,为了方便用户和工程管理方能够监控各个工序的质量,及缩短工期的 需求,并且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实行模块化建造,避免在工地现场组 焊,而且装配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工期短、检修方便的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实行模块化建造, 避免在工地现场组焊,而且装配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工期短、检修方便的可拼装的圆形管 式加热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包括有炉壳、炉管和燃烧器,所述炉管设置于所述 炉壳内,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炉壳,其中,所述炉壳为由至少两个炉壳模块拼装连接设置 的炉壳。其中,所述炉壳模块为圆弧形的炉壳模块,所述圆弧形的炉壳模块设置有两个,所 述炉壳为由所述圆弧形的炉壳模块沿径向方向相互拼装连接设置的具有横截面形状为圆 环形的炉壳。其中,所述炉壳模块为椭圆弧形的炉壳模块,所述椭圆弧形的炉壳模块设置有四 个,所述炉壳为由所述椭圆弧形的炉壳模块沿径向方向相互拼装连接设置的具有横截面形 状为椭圆环形的炉壳。其中,所述炉壳模块为弧形的炉壳模块和直线形的炉壳模块,所述弧形的炉壳模 块设置有两个,所述直线形的炉壳模块设置有两个,所述炉壳为由所述弧形的炉壳模块和 所述直线形的炉壳模块沿径向方向相互拼装连接设置的具有横截面形状为长圆环形的炉tJXi O其中,所述炉壳模块为圆柱体形的炉壳模块或者圆锥台形的炉壳模块。其中,所述炉壳为由所述圆柱体形的炉壳模块沿轴向方向相互拼装连接设置的炉tJXi O其中,所述炉壳为由所述圆锥台形的炉壳模块沿轴向方向相互拼装连接设置的炉tJXi O其中,所述炉壳为由所述圆锥台形的炉壳模块和所述圆柱体形的炉壳模块沿轴向 方向相互拼装连接设置的炉壳。其中,所述炉壳模块包括有型钢、钢板、保温钉、隔热耐磨衬里和加强角钢,所述型 钢设置于所述钢板的外表面,所述隔热耐磨衬里通过所述保温钉设置于所述钢板的内表 面,所述加强角钢的一侧边设置于所述炉壳模块,所述加强角钢的另一侧边设置于所述炉壳模块的拼装连接面。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炉壳模块的拼装连接面之间设置有陶瓷纤维垫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包括有炉壳、炉管和燃烧 器,炉管设置于炉壳内,燃烧器设置于炉壳,其中,炉壳为由至少两个炉壳模块拼装连接设 置的炉壳。由于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设置有用于炉壳建造的可拼装连接设置的炉壳模 块,使得这些炉壳模块的零部件的组装和焊接可以在制造厂车间中进行,然后运到工地现 场,实行模块化“搭积木”式的施工。炉壳由炉壳模块进行拼装连接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 管式加热炉在装置工地现场组焊的建造方式,避免了各种各样的零散件在现场施工的混乱 局面,有利于大型的管式加热炉的建造,使得工业炉建造逐步实行模块化式的施工得到工 业上的应用,具有装配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工期短,检修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 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 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U”形管箱式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螺旋管圆筒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拼装的圆形管式加热炉,包括有炉壳、炉管和燃烧器,所述炉管设置于所述炉壳内,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炉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为由至少两个炉壳模块拼装连接设置的炉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艺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