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046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包括控制台和清冰车两部分。控制台前端面敞口,后端面固定控制台固定部,与导线固定连接。控制台内后端设置有电气箱和蓄电池组,导线由两者间穿过。控制台内两侧壁处设有对称的充电触点,及一个电磁推杆开关。清冰车两外壁设有与控制台内对应的充电触点,及与电磁推杆开关对应的轻触开关。在清冰车内设置行程拨动开关,其上的拨块上端固定触杆,触杆两端部伸出清冰车。清冰车内部设置有驱动轮和辅助压轮,导线与其滚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远程控制,可及时消除导线覆冰,提高线路安全系数。其可带电操作,无需停电即可快捷清除线路覆冰,尤其清除雾凇能达到彻底清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线路除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输电线路导线上的雾凇进行 清理的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导线产生雾凇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间,尤其在入冬和倒春寒时雾 凇发生的频率最高。当导线上覆冰厚度超过其抗冰厚度时,容易发生金具损坏、导线断股、 杆塔损折、绝缘子串翻转、撞裂等机械事故,同时还会造成线路弧垂增大,从而发生闪络、烧 伤、烧断等电气事故。目前,国内外提出了 30余种除冰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热力除 冰、机械除冰、自然被动除冰,但这些方式均存在成本较高,难以普及的缺陷。新疆地区则多 采用机械除冰,而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就采用土办法,向导线投掷短木棍,或使用绝缘绳套套 在导线上,顺着导线来回拉拽,以消除雾凇。这样的除冰方式既不安全,效果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远程遥控,清雾凇效果好的电 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包括控制台和清冰车两部 分,两者均套于导线上。控制台前端面敞口,后端面外壁处固定控制台固定部,其将导线包 裹在内,与导线固定连接,在控制台后端内壁处设置有电气箱和蓄电池组,导线由两者之间 穿过,在控制台内部两侧壁处设置有对称的充电触点,以及一个电磁推杆开关,清冰车两外 壁设置有与控制台内充电触点对应的充电触点,以及与电磁推杆开关对应的轻触开关,在 清冰车内的底部设置有行程拨动开关,行程拨动开关的拨块上端固定有触杆,触杆两端部 伸出清冰车,在清冰车内部设置有驱动轮和辅助压轮,导线与驱动轮和辅助压轮滚动接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远程控制,可及时消除导线覆冰,提高线路安全系数。其可 带电操作,无需停电即可快捷清除线路覆冰,尤其清除雾凇能达到彻底清除的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结构示意图2是信号接收控制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信号接收控制台电路图; 图5是清冰车电路图。图例1、控制台固定部,2、控制台,3、太阳能电池组,4、电气箱,5、限位环,6、清冰 车,7、驱动轮,8、辅助压轮,9、切雪刀,10、触杆,11、行程拨动开关,12、轻触开关,13、充电触 点,14、蓄电池组,15、导线,16、电磁推杆开关,17、充电触点,18、电机套,19、电机,20、转轮, 21、转轮凸轮,22、固定螺栓,23、固定部,24、轴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 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一2所示,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包括控制台2和清冰车6两部分, 两者均套于导线15上。控制台2整体为一空腔体,其上端表面布设太阳能电池组3。控制 台2前端面敞口,后端面外壁处固定有控制台固定部1,其将导线15包裹在内,与导线15固 定连接。在控制台2后端内壁处设置有上下排布的电气箱4和蓄电池组14,导线15由两 者之间穿过。在控制台2内部两侧壁处设置有对称的充电触点17,以及一个电磁推杆开关 (Kl)16。清冰车6整体也为一空腔体,其内的蓄电池组和升压电路设置在底部。在其两外 壁设置有与控制台2内充电触点17对应的充电触点13,以及与电磁推杆开关(Kl) 16对应 的轻触开关(K2) 12。在清冰车6内的底部设置有行程拨动开关11,行程拨动开关11的拨 块上端固定有触杆10,触杆10两端部伸出清冰车6。在清冰车6内部设置有驱动轮7和辅 助压轮8,其中驱动轮7和一辅助压轮8布设在另两个辅助压轮8上侧,导线15由上侧的驱 动轮7、辅助压轮8和下侧的辅助压轮8间穿过,至清冰车6的前后端面处穿出。在清冰车 6前端设置有切雪刀9。所述切雪刀9是呈十字排布,上侧和下侧的切雪刀9间留有间距, 间距不小于导线15厚度。如图3所示,驱动轮7是由转轮20和转轮凸轮21,以及包套在转轮20内的电机 19组成。在电机19外包套有电机套18,电机套18外端固定在清冰车内壁上。电机19动 力输出轴伸出电机套18与包套在电机套18外的转轮20固定连接,转轮20和电机套18间 设置滚珠。在转轮20外包套有转轮凸轮21,两者通过垂直设置在转轮20圆周面上的固定 螺栓22连接。转轮20的转轴端部置于固定部23上的轴承M内,固定部23固定在与电机 套18固定端相对的清冰车6内壁上。将驱动轮7内的电机19和电机套18取消,转轮20两端封闭,且均设置有转轴,两 转轴分别置于固定部23上的轴承M内,两固定部23分别固定在清冰车相对的两内壁上, 此即是辅助压轮8结构。如图4所示,前述电气箱4内布设TC35短信远程控制模块,以及升压电路,两充 电触点17及电磁推杆开关(Kl) 16与TC35短信远程控制模块连接,蓄电池组14与升压电 路DC并联,再与TC35短信远程控制模块连接,升压电路用以将蓄电池组14的电压提升至 TC35短信远程控制模块的工作电压。太阳能电池组3直接与TC35短信远程控制模块连接。充电过程I、太阳能电池组3给清冰车6的蓄电池组充电控制台2在初始状态,①一④号通道 均断开,接收到控制命令,④号通道接通,开始充电。II、太阳能电池组3给控制台2的蓄电池组14充电控制台2在初始状态,①一④ 号通道均断开,控制台2接收到控制命令,②号通道接通,开始充电。III、控制台2的蓄电池组14给清冰车6的蓄电池组充电,控制台2在初始状态, ①一④号通道均断开,控制台2接收到控制命令,③号通道接通,开始充电。如图5所示,行程拨动开关11将电机19和升压电路连接,轻触开关(K2) 12以及 充电触点13设置在升压电路和蓄电池组之间。使用时,在导线15上设置两个限位环5,其中一限位环5设置在控制台2内的导线15上。初始状态时,清冰车6停于控制台2内,其上的充电触点13、17接触,电磁推杆开 关16处于开启状态,其上的推杆顶触轻触开关12,轻触开关12处于关闭状态。当控制台2 内的TC35短信远程控制模块接收到启动命令后,电磁推杆开关16闭合,推杆缩回,轻触开 关12开启,电路导通,电机19驱动驱动轮7转动,清冰车6顺导线移动,切雪刀9将导线15 上的雾凇顺导线切成四块剥落。当清冰车6的触杆10碰触到限位环5时,将行程拨动开关 11的拨块拨转,电机19反转,清冰车6向控制台2移动。此时控制台2若未收到停止命令, 清冰车6的触杆10在碰触到控制台2内的限位环5后折返,即会在两限位环5间反复清除 雾凇。当控制台2收到停止命令后,电磁推杆开关16开启,推杆顶出,当清冰车6回到控制 台2内后,轻触开关12被顶触而关闭,电路断路,电机19停转,清冰车6即可停于控制台2 内。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 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包括控制台和清冰车两部分,两者均套于导线上,其特 征在于控制台前端面敞口,后端面外壁处固定控制台固定部,其将导线包裹在内,与导线 固定连接,在控制台后端内壁处设置有电气箱和蓄电池组,导线由两者之间穿过,在控制台 内部两侧壁处设置有对称的充电触点,以及一个电磁推杆开关,清冰车两外壁设置有与控 制台内充电触点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线路除雾凇机器人,包括控制台和清冰车两部分,两者均套于导线上,其特征在于:控制台前端面敞口,后端面外壁处固定控制台固定部,其将导线包裹在内,与导线固定连接,在控制台后端内壁处设置有电气箱和蓄电池组,导线由两者之间穿过,在控制台内部两侧壁处设置有对称的充电触点,以及一个电磁推杆开关,清冰车两外壁设置有与控制台内充电触点对应的充电触点,以及与电磁推杆开关对应的轻触开关,在清冰车内的底部设置有行程拨动开关,行程拨动开关的拨块上端固定有触杆,触杆两端部伸出清冰车,在清冰车内部设置有驱动轮和辅助压轮,导线与驱动轮和辅助压轮滚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麟凤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电力公司吐鲁番电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