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的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480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的吊具,所述吊具为环形网架结构,包括同轴的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所述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之间留有间距并通过副杆件固定连接,在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顶部设有用于吊车吊装的上吊件,所述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底部设有用于与安全壳钢衬里连接的下吊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重较轻、刚度好、代替钢衬里接受吊装的力量转成的环向压力,减小消除钢衬里所承受的环形压力、造价较低的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的吊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
,涉及一种大型吊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 钢衬里吊装的吊具。
技术介绍
核电是电力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我国核电站采用批量化建造、设备模块化生产, 来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设备的模块化生产、模块化建造在缩短建造工期、降低造价、 提高经济性方面得到充分展体现。其中安全壳钢衬里就是在工厂里进行了生产、组装,制成 一个完整产品,然后整体吊装到安装现场。由于安全壳钢衬里是一个柱形壳体,虽然整体体 积较大、但钢衬里的厚度较小,在吊装时,由吊车吊钩上下挂的多根吊索直接连接到钢衬里 顶部,吊起后吊索对钢衬里产生一个环向压力,对于较薄的钢衬里来说十分不利的,可能引 起过大的变形,进而影响贯穿件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重较轻、刚 度好、代替钢衬里接受吊装的力量转成的环向压力,并且减少消除钢衬里所承受的环形压 力、造价较低的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的吊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 的吊具,所述吊具为环形网架结构,包括同轴的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所述内环构件和外环 构件之间留有间距并通过副杆件固定连接,在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顶部设有用于吊车吊装 的上吊件,所述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底部设有用于与安全壳钢衬里连接的下吊件。所述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直径与钢衬里直径相同,或者钢衬里直径稍大于或稍小 于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直径。所述下吊件设置在外环构件底部,所述外环构件的直径与安全壳钢衬里直径相 同,所述副杆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副平杆、倾斜设置的副斜杆,所述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之间 通过均勻对称排布的副平杆和副斜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副平杆包括沿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径向设置的第一副平杆,与所述第一副平 杆端部相交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副平杆,所述第一副平杆、第二副平杆均勻固定在所述内环 构件顶部与外环构件顶部之间、所述内环构件底部与外环构件底部之间,所述副斜杆固定 在内环构件顶部与外环构件底部之间。所述内环构件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内上环和内下环,所述内上环和内下环通 过均勻间隔设置主竖杆和主斜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主竖杆垂直于内上环和内下环。所述内上环和内下环都由多个主平杆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的环,所述内上环 与内下环相同并且二者的连接件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所述主竖杆固定连接在上下垂直对 应的两个连接件上,所述主斜杆固定连接在内上环的一个连接件和内下环非垂直对应的相 邻的另一个连接件上。所述外环构件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外上环和外下环,所述外上环和外下环通 过均勻间隔设置所述主竖杆和所述主斜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主竖杆垂直于所述外上环 和所述外下环。所述外上环和外下环都由主平杆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的环,所述外上环与外 下环相同并且二者的连接件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所述主竖杆固定连接在上下垂直对应的 两个所述连接件上,所述主斜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外上环的一个连接件和外下环非垂直对应 的相邻的另一个连接件上。所述主平杆为直杆。所述外环构件和内环构件的高度相同,所述外环构件与内环构件之间的间距与所 述外环构件高度基本相同。所述吊具由至少两段弧形件拼接在一起构成。所述弧形件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固定连接成环形吊具。所述上吊件在内环构件顶部均勻间隔排布至少三个,每个所述上吊件固定在一个 连接件上。所述上吊件为至少一个吊耳,所述吊耳下部固定在连接件上,所述吊耳上部开有 用于穿装吊索的连接孔。所述下吊件在外环构件底部均勻间隔排布至少三个,每个所述下吊件固定在一个 连接件上。所述下吊件为螺接在连接件上的吊环组件,所述吊环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件螺接 的螺栓、螺栓上固定连接或套接的吊环。所述连接件为螺栓球或焊接球。本专利技术采用环形网架结构的吊具,使得环形网架结构成为一个传力的工具,吊索 吊装产生的环向压力由本专利技术的环形结构的吊具承受,减小安全壳钢衬里所受到的环向压 力,甚至消除安全壳钢衬里所受到的环向压力。由于吊具主要包括同轴的内环构件和外环 构件,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承受了环向压力,由于二者都是环形构件,因此受力均勻,能承 受较大的环向压力。并且下吊件设置在外环构件上,使得钢衬里受到轴向向上的拉力,环向 压力大大减小甚至消除,避免了安全壳钢衬里在环向压力下的变形。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 之间留有间距并通过副杆件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吊具能承受较大的环向压力,并且 网架结构使得自重较轻,又拥有不错的刚度、受力效果好、造价较低。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环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局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吊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吊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的吊具,所述吊具为环形网 架结构,包括同轴的内环构件1和外环构件2,所述内环构件1和外环构件2之间留有间距 并通过副杆件3固定连接,在内环构件1或外环构件2顶部设有用于吊车吊装的上吊件4, 内环构件1或外环构件2底部设有用于与安全壳钢衬里连接的下吊件5。为了尽可能消除 环钢衬里的向压力,则钢衬里只收到向上的拉力,则下吊件5最好位于钢衬里的正上方,在 下吊件5位于外环构件2底部时,所述外环构件2的直径与安全壳钢衬里直径最好相同;这 样的结构使得钢衬里只受到轴向拉力,而没有环向压力,彻底避免了钢衬里在吊装过程中 环向变形。外环构件2的直径还可以小于钢衬里直径,使得钢衬里所受到较小的向内的环 向压力,但外环构件2的直径不能过小,要保证钢衬里处于可承受不变形的压力范围内。同 样,外环构件2的直径还可以大于钢衬里直径,钢衬里受到一定向外的环形拉力,但外环构 件2的直径必须保证钢衬里处于可承受不变形的拉力范围内。同样,在下吊件5位于内环 构件1底部时,所述内环构件1的直径与安全壳钢衬里直径最好相同,或者内环构件1的直 径与安全壳钢衬里直径有偏差,但偏差不能过大,以保证钢衬里受到的环向压力在其承受 不变形的范围内。如图1、2、3、4所示,所述内环构件1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内上环11和内下环 12,所述内上环11和内下环12通过均勻间隔设置主竖杆13和主斜杆14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主竖杆13垂直于内上环11和内下环12。如图1、2、3、4所示,内上环11由多个主平杆112分别通过连接件111连接形成的 环,内下环12都由多个主平杆122分别通过连接件121连接形成的环。所述内上环11与内 下环12直径相同并且二者的连接件111、121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所述主竖杆13固定连 接在上下垂直对应的两个连接件111、121上,所述主斜杆14固定连接在内上环11的一个 连接件111和内下环12上的与连接件111非垂直对应的相邻的另一个连接件121上,并且 主斜杆14是沿内上环11和内下环12之间形成连续的首尾相接的V字形,这样主斜杆14、 主竖杆13与主平杆112、122配合形成一个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最 有利于受力的结构。并且这些三角形结构所在的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吊装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为环形网架结构,包括同轴的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所述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之间留有间距并通过副杆件固定连接,在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顶部设有用于吊车吊装的上吊件,所述内环构件或外环构件底部设有用于与安全壳钢衬里连接的下吊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超李家宝董占发李忠诚鲁勤武郭俊营白明鑫张淑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