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1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表面容易保持干燥状态的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具有许多个透液性开孔6的表面层1由密度相对低的上部第1纤维层11和高密度下部第2纤维层12构成,在开孔6的周围,该第1、第2纤维层11、12成一体,从表面层1的上面朝着下面密度增高,在下面附近具有比第2纤维层12更高的密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一次性尿布、运动裤、卫生巾等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日本特开平4-152945号公报揭示的表面层,由热可塑性合成纤维构成。具有从上面向下面方向延伸的导液管,该导液管的下端部具有比管壁高的密度。上述公知的表面层,表面层上的体液容易从纤维密度低的部位向高的部位流动,利用这一特性,体液在该表面层的导液管中朝密度高的下端部流。该下端部通常与吸液性芯材密接,所以,体液从下端部迅速流到芯材。使用该表面层的体液吸收用品,由于体液吸收快,所以使用者没有强的湿润感。但是,当体压作用在吸收了体液后的芯材上时,体液会向肌体侧逆流而感到温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层,该表面层能与上述公知表面层同样地使体液快速流走,并且可减轻体液逆流导致的不舒适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具有与使用者肌肤相接的上面和位于该上面里侧的下面,并形成有多个在上下面间延伸的透液性开孔;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层的上部由密度相对低的第1纤维层形成,上述表面层的下部由密度相对高的第2纤维层形成,在上述开孔的周围,该第1、第2纤维层成为一体,从上面朝着下面密度增高,至少在上述下面的附近,其密度高于第2纤维层的密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第1纤维层的下面与第2纤维层的上面,通过热融粘接剂间断地接合着。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1、第2纤维层分别具有亲水性,第2纤维层比第1纤维层具有更强的亲水性。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1纤维层具有疏水性,第2纤维层具有亲水性。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1、第2纤维层之中的至少一方是无纺布。附图说明图1是卫生巾的局部剖立体图。图2是图1的要部断面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层。图1是作为体液吸收用品之一例的卫生巾1的局部剖立体图。卫生巾1由本专利技术的透液性表面层2、不透液性里面层3和夹在该两层2、3之间的吸液性芯4构成。表里面层2、3从芯4的周缘向侧方伸出并相互叠合,以该叠合部分粘接着。表面层2是纤维的集合体,形成许多个开孔6,开孔6的孔径为0.2~5mm,最好为0.5~3mm。开孔6为圆形时,其中心间距为0.5~20mm,最好为0.7~10mm。里面层3是塑料布。芯4是粉碎纸浆与高吸水性聚合物粉末的混合物。图2是卫生巾1的要部断面图。表面层2由上部第1纤维层11和下部第2纤维层12构成。上部第1纤维层11与使用者肌肤相接触,下部第2纤维层12处在第1纤维层11的下面侧,与芯4接触。上部第1纤维层11由形成为一体的许多的纤维构成,最好由无纺布构成,其单位面积重量为10~30g/m2。上述形成为一体的许多的纤维由1~6旦的热可塑性合成纤维、最好是卷缩状复合纤维相互机械地交织或粘接而形成为一体。该上部第1纤维11具有疏水性,可以直接使用或做亲水化处理后使用。下部第2纤维层12由形成为一体的许多的纤维构成,最好由无纺布构成,其单位面积重量为10~100g/m2,其密度至少为上部第1纤维层11密度的1.3倍。上述许多的形成为一体的纤维是由1~10旦的热可塑性合成纤维相互机械地交织或粘接而形成为一体。上部第2纤维层12具有疏水性,可以直接使用,但最好在做亲水化处理后使之比上部第1纤维层11具有更强亲水性的状态下使用。图示例的上部第1纤维层11和下部第2纤维层12,是通过热融性粘接剂13间断地接合着,但是也可不采用粘接剂13,而是将两部11、12的纤维机械地交织或熔敷接合。在开孔6的周壁14及其附近的部位,从面层2的上面朝向下面密度增高,至少在下面及其附近,具有比下部第2纤维层12高的密度。这样构成的表面层2中,体液迅速地从亲水性较弱、密度低的上部第1纤维层11流到亲水性较强、密度高的下部第2纤维层12,所以,表面层2的上面容易保持干燥状态。被吸收到第2纤维层12内的体液,被其紧下面的芯4吸收,或者在第2纤维层12内朝横方向扩散后,从扩散部位被芯4吸收。在开孔6处,体液朝着密度梯度高的方向、即从表面层2的上面朝向下面、接近芯4的方向流动。这样,在表面层2上,体液从上往下地朝着芯4流动,所以,体液不滞留在表面层2的上面上,该表面层2的上面迅速成为干燥状态。当体压作用到吸收了体液的芯4上时,体液渗到表面层2的上面。但是,由于该表面层2的密度从第2纤维层12朝向第1纤维层11降低着,所以,从芯4渗出的体液不容易向上层移动,不会容易地流到使用者的肌肤上。另外,芯4吸收了体液后在该表面层2上面也是干燥状态。因此,表面层2的上面总保持干燥状态,不会使卫生巾的使用者有湿润感。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层,与肌肤相接触的部位由上下纤维层构成,下部纤维层的密度高于上部纤维层的密度,在开孔部位,周壁及其附近的密度是从表面层的上面朝向下面增高着,所以,体液容易往接近芯的方向流动。从芯渗出的体液不容易流到密度较低的表面层的上面。该表面层的上面总保持干燥状态,可减轻使用时的湿润感。权利要求1.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它具有与使用者肌肤相接触的上面和位于该上面里侧的下面,并形成许多个在上下面间延伸的透液性开孔;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层的上部由密度相对低的第1纤维层形成,上述表面层的下部由密度相对高的第2纤维层形成,在上述开孔的周围,该第1、第2纤维层成为一体,从上述上面朝着下面密度增高,至少在上述下面的附近,密度高于第2纤维层的密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纤维层的下面与第2纤维层的上面,通过热融粘接剂间断地接合着。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第1、第2纤维层分别具有亲水性,第2纤维层比第1纤维层具有更强的亲水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第1纤维层具有疏水性,第2纤维层具有亲水性。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第1、第2纤维层之中的至少一方是无纺布。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表面容易保持干燥状态的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具有许多个透液性开孔6的表面层1由密度相对低的上部第1纤维层11和高密度下部第2纤维层12构成,在开孔6的周围,该第1、第2纤维层11、12成一体,从表面层1的上面朝着下面密度增高,在下面附近具有比第2纤维层12更高的密度。文档编号D04H13/00GK1230396SQ9910438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清水真吾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体液吸收用品的表面层,它具有与使用者肌肤相接触的上面和位于该上面里侧的下面,并形成许多个在上下面间延伸的透液性开孔;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层的上部由密度相对低的第1纤维层形成,上述表面层的下部由密度相对高的第2纤维层形成,在上述开孔的周围,该第1、第2纤维层成为一体,从上述上面朝着下面密度增高,至少在上述下面的附近,密度高于第2纤维层的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