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898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机轴、上轴、螺钉及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的凸起与凹槽上设置有柔性缓冲件,并形成柔性缓冲件上的小凹槽,第二连接件上的凸起卡接在柔性缓冲件上的小凹槽内,或所述的联轴器为在一空心圆柱体上径向设置有与电机轴和上轴的安装位相对应、数量相等的定位通孔,用联轴器及螺钉通过定位通孔将电机轴与上轴连接,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噪音小、振动小、省电、体积小、电机轴与上轴连接的同心度要求低,抗冲击性好,配合间隙好,安装起来力矩均较轻,容易制作和装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缝纫机
,特指一种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缝纫机的电机轴(即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有两种一种 是电机通过皮带轮将动力传递给上轴,另一种是电机通过相互啮合的连轴器与上轴传递动 力,即直驱式缝纫机,前者由于噪音大、震动大,耗电量高,而且电机外置通过皮带传递动 力,因此其体积庞大、外型不够美观,后者存在齿轮相互啮合传递动力的结构复杂,同心度 要求高,产生成本高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小、振动小、省电、体积小、电机轴与 上轴连接的同心度要求低的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机轴、上轴、螺钉及联轴器,所述的 联轴器包括第一连接件、柔性缓冲件及第二连接件,上述的第一连接件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一侧径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通孔、 另一侧设置有缩颈形成的缩颈部,在缩颈部的空心圆柱体的外沿以内轴向设置有两个或四 个周向均布的端面为扇环形面的凹槽,相邻的凹槽之间形成有凸块;上述的柔性缓冲件为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凹槽底面、凸块的上端面及左右侧面相 贴合的一体成型的柔性缓冲层,柔性缓冲层在凸块的左右侧面之间形成有小凹槽;上述的第二连接件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柔性缓冲件的小凹 槽相卡接配合的凸起,凸起及与凸起相连的空心圆柱体上径向设置有定位通孔;用螺钉通过第二连接件上的定位通孔固定在电机轴或上轴的安装位或上,用螺钉 通过第一连接件上的定位通孔固定在上轴或电机轴的安装位或上,柔性缓冲件卡接在第一 连接件的凹槽及凸块上,第二连接件的凸起卡接在柔性缓冲件的小凹槽内。上述的第一连接件上设置的定位通孔有两个或四个,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的定位通 孔有两个或四个。上述的贴合在第一连接件的左右侧面上的柔性缓冲层的厚度 >贴合在第一连接 件的凹槽底面及凸块上端面上的柔性缓冲层的厚度。上述的联轴器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形成大径部和小径部, 在小径部上径向设置有电机轴和上轴的安装位相对应、数量相等的电机轴定位通孔和上轴 定位通孔,用螺钉通过电机轴定位通孔将电机轴与联轴器连接、用螺钉通过上轴定位通孔 将上轴与联轴器连接。上述的电机轴定位通孔和上轴定位通孔分别有两个。上述的定位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为与螺钉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3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噪音小、振动小、省电、体积小、电机轴与上轴连接的同 心度要求低;2、本技术的下述实施例1、2所述的联轴器的柔性缓冲件可缓解电机启动时 过大的扭力冲击,降低噪音,减少冲撞造成的机件损坏;3、本技术的述实施例1、2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上的缩颈部51上的外沿56可 保护柔性缓冲件不会因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相互挤压而向外鼓出,造成配合间隙过 大;4、本技术的实施例3所述的联轴器,使上轴与电机轴的受力集中在一端,以 降低结构对该联轴器的同轴度要求,不会产生两边同时受力现象,该连接方式,因对联轴器 的精度要求已降低,且在右端同一位置上,安装起来力矩均较轻,其结构更合理,更容易制 作和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2是图1的结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联轴器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2: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机轴11、上轴7、螺钉2及联轴器,所 述的联轴器包括第一连接件5、柔性缓冲件4及第二连接件3,上述的第一连接件5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一侧52径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通 孔56、另一侧设置有缩颈形成的缩颈部51,在缩颈部51的空心圆柱体的外沿以内轴向设置 有两个周向均布的端面为扇环形面的凹槽M,相邻的凹槽M之间形成有凸块55 ;上述的柔性缓冲件4为与第一连接件5上的凹槽底面54、凸块55的上端面53及 左右侧面相贴合的一体成型的柔性缓冲层,柔性缓冲层在凸块阳的左右侧面之间形成有 小凹槽41 ;上述的第二连接件3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柔性缓冲件的小 凹槽41相卡接配合的凸起31,凸起31及与凸起31相连的空心圆柱体上径向设置有定位通 孔32 ;用螺钉2通过第二连接件3上的定位通孔32固定在电机轴11或上轴7的安装位 111或71上,用螺钉通过第一连接件3上的定位通孔56固定在上轴7或电机轴11的安装 位71或11上,柔性缓冲件4卡接在第一连接件的凹槽M及凸块55上,第二连接件的凸起 卡接在柔性缓冲件4的小凹槽41内。上述的第一连接件3上设置的定位通孔32有两个,第二连接件5上设置的定位通 孔56有两个。上述的贴合在第一连接件的左右侧面上的柔性缓冲层的厚度Ll >贴合在第一连 接件的凹槽底面及凸块上端面上的柔性缓冲层的厚度L2。上述的定位通孔32、56的内壁上设置有为与螺钉2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实施例2、参见图3及图1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3a上 的凸起31a有四个,对应的其上的定位通孔3 有四个,第一连接件fe上的凸起53a有四 个,对应的其上的定位通孔56a有二个,柔性缓冲件如从正反两面看均有四个凸起41a、 41b、四个凹槽42a、42b,将柔性缓冲件如卡合在第一连接件fe的凸起53a及凹槽Ma内将 第二连接件3a上的凸起31a卡合在柔性缓冲件如上的凹槽42a内,第一连接件fe上的凸 起53a便与柔性缓冲件如上的凹槽42b相贴合,第一连接件5a上的凹槽5 与柔性缓冲 件如上的凹槽41b相贴合,第二连接件3a上的凸起31a便与柔性缓冲件如上的凹槽4 相贴合,第二连接件3a及第一连接件fe与上轴及电机轴11的连接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在 此不再详述。实施例3、参见图4及图1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联轴器 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形成大径部91和小径部92,在小径部92上径 向设置有电机轴11和上轴71的安装位111、71相对应、数量相等的电机轴定位通孔93或 94和上轴定位通孔94或93,将电机轴11及上轴71分别插入电机轴定位通孔93或94及 上轴定位通孔94或93内,用螺钉2通过电机轴定位通孔93或94将电机轴11与联轴器9 连接、用螺钉2通过上轴定位通孔94或93将上轴71与联轴器9连接。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机轴、上轴、螺钉及联轴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联轴器包括第一连接件、柔性缓冲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一侧径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通孔、另一 侧设置有缩颈形成的缩颈部,在缩颈部的空心圆柱体的外沿以内轴向设置有两个或四个周 向均布的端面为扇环形面的凹槽,相邻的凹槽之间形成有凸块;所述的柔性缓冲件为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凹槽底面、凸块的上端面及左右侧面相贴合 的一体成型的柔性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缝纫机的电机轴与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有电机轴、上轴、螺钉及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器包括第一连接件、柔性缓冲件及第二连接件,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一侧径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通孔、另一侧设置有缩颈形成的缩颈部,在缩颈部的空心圆柱体的外沿以内轴向设置有两个或四个周向均布的端面为扇环形面的凹槽,相邻的凹槽之间形成有凸块;  所述的柔性缓冲件为:与第一连接件上的凹槽底面、凸块的上端面及左右侧面相贴合的一体成型的柔性缓冲层,柔性缓冲层在凸块的左右侧面之间形成有小凹槽;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为:在一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柔性缓冲件的小凹槽相卡接配合的凸起,凸起及与凸起相连的空心圆柱体上径向设置有定位通孔;  用螺钉通过第二连接件上的定位通孔固定在电机轴或上轴的安装位或上,用螺钉通过第一连接件上的定位通孔固定在上轴或电机轴的安装位或上,柔性缓冲件卡接在第一连接件的凹槽及凸块上,第二连接件的凸起卡接在柔性缓冲件的小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敏邱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