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525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固定在车头管上的主梁管和下梁管,所述主梁管下方设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其关键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40°≤α≤60°,其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设有用于装配发动机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发动机振动对车架的影响,从而减缓发动机的振动对安装在车架上的手把、前脚蹬和座垫造成的影响,提高驾驶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如图4、图6所示,现有的一种摩托车的车架包括车头管1,车头管上连接有主梁管 2和下梁管3,在车头管1、主梁管2和下梁管3之间设有加强板,在主梁管1的下侧面固定 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9,连接板9为倒三角形的金属板,其中,连接板9的上底 边与主梁管相固定,连接板9的下端部开有用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孔。如图5、图6所示,现有的另一种摩托车的车架包括车头管1,分别与车头管1相固 定的主梁管2和下梁管3,连接在主梁管2和下梁管3之间的横梁管5,连接在主梁管2的 尾端的尾架管6和主支撑管7,连接在尾架管6和主支撑管7之间的后支撑管8,设置在车 头管1、主梁管2、下梁管3和横梁管5之间的加强板,所述尾架管6、主支撑管7和后支撑管 8连接成三角形,下梁管3、横梁管5和主支撑管7之间形成容纳发动机的空间,在横梁管5 与主梁管2的结合部固定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9,摩托车发动机的上端悬挂 在连接板9上,其中,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倒三角形的金属板,连接板的上底边 与横梁管相固定,连接板的下端部开有用于挂接发动机的安装孔。摩托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同转速下产生不同大小的不平衡力,不平衡力作为 发动机振动的振源从车架传递到车身各部位。由于发动机与车架都为刚性连接,不同振动 频率内会产生不同振型的共振现象,使骑乘人员会感觉不舒适。以上两种摩托车车架上用 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4均为倒三角形金属板,摩托车发动机与以上两种车架之间 均为硬连接,因此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直接通过倒三角形的连接板传递到手把、前脚蹬、座垫 等部位,从而影响驾驶者的舒适度和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这 种连接板能够减缓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造成的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 管、固定在车头管上的主梁管和下梁管,所述主梁管下方设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 接板,其关键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 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 40° < α <60°,其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 设有用于装配发动机的通孔。所述主梁管向后下方倾斜,所述连接板的固定段固定在主梁管的下侧面,其中,连 接板悬挂段靠近主梁管前端,连接板固定段靠近主梁管后端。在主梁管和下梁管之间连接有横梁管,在主梁管的尾端连接有尾架管和主支撑管,在尾架管和主支撑管之间连接有后支撑管,所述下梁管、横梁管和主支撑管之间形成容 纳发动机的空间,所述连接板的固定段固定在横梁管的下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主梁管下方设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 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40° < α <60°,发动 机悬挂在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当发动机振动时,连接板弯曲部产生反复的弯曲和伸 展,增大发动机的运动振幅,车架所受力从原结构的的直接冲击转换为扭力从而减小对车 架的影响;由于连接板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连接板的弯曲部在弯曲 和伸展过程中不会受到车架的阻碍。参见图7 图9的实验对比结果示意图,这种车架具有 减振功能,能够明显减缓发动机的振动对安装在车架上的手把、前脚蹬和座垫造成的影响, 提高驾驶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现有车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现有车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车架中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发动机振动引起车架上的手把振动结果对比图;图8为发动机振动引起车架上的前脚蹬振动结果对比图;图9为发动机振动引起车架上的座垫振动结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固定在车 头管1上的主梁管2和下梁管3,主梁管2向后下方倾斜,连接板4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 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 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α = 40°,连接板4的固定段固定在主梁管2的下侧面,连 接板悬挂段靠近主梁管2前端,连接板固定段靠近主梁管2后端,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 之间的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设有用于装配 发动机的通孔如。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3,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固定在车 头管1上的主梁管2和下梁管3,在主梁管2和下梁管3之间连接有横梁管5,在主梁管2 的尾端连接有尾架管6和主支撑管7,在尾架管6和主支撑管7之间连接有后支撑管8,下 梁管3、横梁管5和主支撑管7之间形成容纳发动机的空间,横梁管5的下侧面固定有连接 板4。连接板4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固定在横梁管5的下侧面,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 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α = 60°,其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 板悬挂段的末端设有用于装配发动机的通孔4a。权利要求1.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固定在车头管(1)上 的主梁管( 和下梁管(3),所述主梁管(1)下方设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 G),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4)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 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 40° < α <60°,其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 设有用于装配发动机的通孔Ga)。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主梁管 (2)向后下方倾斜,所述连接板(4)的固定段固定在主梁管( 的下侧面,其中,连接板悬挂 段靠近主梁管( 前端,连接板固定段靠近主梁管( 后端。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在主梁管(2) 和下梁管C3)之间连接有横梁管(5),在主梁管O)的尾端连接有尾架管(6)和主支撑管 (7),在尾架管(6)和主支撑管(7)之间连接有后支撑管(8),所述下梁管( 、横梁管(5)和 主支撑管(7)之间形成容纳发动机的空间,所述连接板的固定段固定在横梁管(5)的 下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固定在车头管上的主梁管和下梁管,所述主梁管下方设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其关键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40°≤α≤60°,其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设有用于装配发动机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发动机振动影响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1)、固定在车头管(1)上的主梁管(2)和下梁管(3),所述主梁管(1)下方设有用于悬挂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接板(4),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4)包括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段和经弯曲向下延伸的用于挂接发动机的悬挂段,连接板的固定段与悬挂段之间的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40°≤α≤60°,其弯曲部的外弧面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距离;靠近连接板悬挂段的末端设有用于装配发动机的通孔(4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财刘治国杨洋余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