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限位节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6273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限位节点的装置,属于电子产品部件领域。该装置的结构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置有定位体,其特征在于下盖顶部中央设置有下立柱,并与上盖设置上设置的上立柱相对应,上立柱内侧设置有加强筋并与其相连接,加强筋下端与下盖相连接。下盖上设置有前限位凸起、中限位凸起和后限位凸起并与上盖上设置的前限位槽、中限位槽和后限位槽相对应。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效地控制了节点位置,增强了产品实用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限位节点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装置中,上下盖之间的结合全部靠节点来决定,但是上下盖扣好后容易 出现节点上下或左右错位,以致上下盖之间无法扣紧,这样容易给装置中的物品造成影响, 或者无法对其形成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一种可 限位节点的装置。 本技术的A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A的结构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置有 定位体,下盖顶部中央设置有下立柱并与上盖设置上设置的上立柱相对应,上立柱内侧设 置有加强筋并与其相连接,加强筋下端与上盖相连接。下盖上设置有前限位凸起、中限位凸 起、后限位凸起并与上盖上设置的前限位槽、中限位槽、后限位槽相对应。 加强筋呈三角形。 前限位凸起包括左限位凸起和右限位凸起。 前限位槽包括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 前限位槽设置在定位体后部,中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定位体的前部和后部,后限位 槽设置在定位体前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效地控制了节点位置,防止其 错位,增强了产品实用性,提高了产品品质。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可限位节点的装置的下盖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限位节点的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置有定位体,其特征在于下盖顶部中央设置有下立柱并与上盖设置上设置的上立柱相对应,上立柱内侧设置有加强筋并与其相连接,加强筋下端与上盖相连接,下盖上设置有前限位凸起、中限位凸起、后限位凸起并与上盖上设置的前限位槽、中限位槽、后限位槽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洁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