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6187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其包括用于固定待翻转构件的固定装置以及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具有一对叉齿的叉车、套接于叉齿上的套接机构以及设置于套接机构上的驱动机构,固定装置包括枢接于所述套接机构上的翻转架以及设置于翻转架上用以固定待翻转构件的固定机构,驱动机构与翻转架相枢接并驱动翻转架翻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借助于叉车便捷灵活的移动和升降功能,可实现构件的场内翻转、转运和堆叠等操作,减少占用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并在保留叉车原功能的情况下,利用叉车来增加翻转装置的机动性,提高设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结构件进行翻转和转运 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或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大型机械设备中的各 种大型结构件进行翻转、转运和叠置等操作。有时这些大型结构件甚至需要翻转180度,由于这些大型结构件的翻转采用手工是无法进行的,因此需要借助 于大型的翻转装置。例如,为减少半挂车销售前占用场地和发运过程中提高运输效率,半挂车 经常需要在场内移动、堆叠和翻转,对于一般长达13米、重达数吨的半挂车来 说,频繁地移动、堆叠和翻转并非易事。目前半挂车完成上述操作的主要方式 有吊车纵向翻转模式。操作方式是先将钢丝绳绑住半挂车前端,用吊车将 半挂车一端高高吊起至90度,然后向另一侧慢慢放下,实现180度翻转;如需 进一步堆叠,还需要再次捆扎、起吊。然而,由于此翻转才莫式利用吊车,其占 用场地大、翻转费用高,更重要的是对人员和产品存在极大不安全因素。天车或自制龙门吊横向翻转模式。操作方式是先用粗壮绳索拦腰将半挂 车捆扎,吊起其中一侧,使半挂车侧立,然后吊起另一侧,实现半挂车横向翻 转。这种模式虽然对安全性有所提高,但其长时间占用大型固定设备,导致设 备使用率低、机动性差、需将半挂车拖至设备处才能作业,从而难以提高工作 效率。链条翻转机横向翻转模式。操作模式是用其他工具将半挂车移至链条翻 转机中间,通过链条连续输送实现半挂车横向翻转。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连续作 业,效但是设备仍不能移动、机动性差,而且链条滚动容易造成半挂车表面损 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使用率高、机动性强且效率 高的构件翻转装置。为解决上述4支术问题,提供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其包括一用于固定待翻转 构件的固定装置以及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具有一对叉齿的叉车、套接于叉 齿上的套接机构以及设置于套接机构上的驱动机构,固定装置包括枢接于所述 套接机构上的翻转架以及设置于翻转架上用以固定待翻转构件的固定机构,驱 动才几构与翻转架相一区4妄并驱动翻转架翻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借助于叉车便捷灵活的移动和升降功 能,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架进行翻转,以翻转构件,翻转后还可用叉车将构 件进行场内转运和堆叠等操作,可减少占用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保留 叉车原功能的情况下,利用叉车来增加翻转装置的机动性,提高设备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中的套装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中的翻转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中的滑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中的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构件翻转装置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至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构件翻转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0 以及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一具有两个基本平行的叉齿22的叉车、套接于叉 齿22上的套接机构30以及设置于套接机构30上且端部与固定装置10相连接 用于驱动固定装置翻转的驱动机构。请同时参阅图2和3,套接机构30包括套接于所述叉齿22上的一对插靴 32、连接在两插靴32之间的连杆34以及固定两插孰32于叉齿22上的两固定 件36。插靴32为一端开口用以套装于叉齿22上,另一端封闭且设置有枢转销 座35。连杆34可以是与插靴32—体成型的结构,连杆34在与两插靴32相连 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对夹板37,用于夹固驱动机构。每个固定件36包括分别由 相应的插孰32开口端部轴向延伸出的一对挡板361以及锁固两挡板361的锁固 件362。锁固件362可以包括相配合的螺杆与螺栓,两挡板361对应设有开孔 以允许螺杆穿过。在插靴32完全套在叉齿22上后,柠紧螺杆与螺栓,位于两 挡板61之间的螺杆将插靴32卡设于叉齿22上。本实施例中,驱动才几构包括一对分别固定于连杆34两端的液压驱动部件 40。每个液压驱动部件40位于对应的插靴32的内侧,可以充分利用两插靴32 之间的空间,以缩减整个装置的体积。每个液压驱动部件40包括固定于连杆 34 —端的固定部42、连接于固定部42的一对液压缸44以及分别相连于对应液 压缸44的一对伸缩杆46。每个固定部42夹固于一对夹板37之间,例如通过 螺紋连接或焊接在夹板37之间。该对液压缸44可为油缸,分别活动设置于固 定部42上下对称的位置。每个伸缩杆46的端部设有枢转座47,每个伸缩杆46 在对应的油缸44驱动下进行伸缩动作。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其他 动力如电动马达驱动,而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液压驱动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 2和4,固定装置10包括翻转架12以及设置于翻转架12 上用以固定待翻转构件的固定机构14。翻转架12包括分别枢接于对应插靴32 上的两个底座122以及连接在两底座122之间的连接部124。每个底座122在 大致位于滑座141和固定座142的中间位置设有与插靱32上的枢转销座35通 过插销相接合的枢转销座(请参阅图2),形成底座122围绕插執32端部旋转 的关节。翻转架12的内侧凸伸有与伸缩杆46的端部相枢接的悬挂板125。连 接部124将两底座122连成一体结构,从而便于两底座122协调一致地翻转构 件。固定机构14包括两组滑座141和固定座142,每组中的滑座141和固定座 142分别设置于对应一底座122的相对两端,例如滑座141靠近于连接部124 i殳置而固定座142远离连接部124设置。固定座142固定于底座122的一端, 例如可焊接于底座122上,而滑座141可相对固定座142在底座122上滑动。具体地,每个底座122设置有允许滑座141相对固定座142滑动的滑槽126。 滑槽126的底部容置有液压装置(如图2中虚线所示),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 127和伸缩于液压缸127的活塞杆128,活塞杆128与滑座141相连接。可选地, 液压装置可替换为设置于滑座141后端的弹簧压缩装置以及与滑座141相连的 牵拉装置,先通过牵拉装置拉引滑座141滑离固定座142并压缩弹簧,装上构 件后放松牵拉装置使弹簧归位,由此利用弹簧压力压缩滑座141卡固构件。请同时参阅图2和5,每组中的滑座141和固定座142的顶部相向凸设有 一用于卡固待翻转构件于翻转架12的卡固部145 (如图5所示)。滑座141与 固定座142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滑座141上^L有滑动结构。滑座141 在平行于滑槽126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开槽143,具体地,在滑座141的底部 设有嵌合于滑槽126内的滑动部144,在滑动部144上设置有一与活塞杆128 相枢接的枢接部146。由于滑座141可相对固定座142滑动,滑座141和固定 座142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因此可固定一定范围内尺寸大小的待翻转构件。请同时参阅图2、 5和6,滑槽126在其延伸方向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一对分 别与对应的开槽143相嵌合的滑轨129,该对滑轨1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件翻转装置,其包括用于固定待翻转构件的固定装置以及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具有一对叉齿的叉车、套接于叉齿上的套接机构以及设置于套接机构上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枢接于所述套接机构上的翻转架以及设置于翻转架上用以固定待翻转构件的固定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翻转架相枢接并驱动翻转架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晨史卫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