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阿勒根公司专利>正文

眼植入物导入的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78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植入眼植入物或微植入物的器械和方法。所述器械根据人体学被设计成易于使用,简单的手动按压启动器可以使连接装置成比例的移动,从而将植入物或微植入物通过设置在眼内所需位置的套管发射出。设有小规格的套管以进行植入的自我愈合方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固体或半固体物质导入眼中的方法及器械。具体地说,所述方法和器械可以用来将含有治疗或活性试剂的植入物(包括可生物降解植入物)导入眼内不同部位(包括眼球的玻璃体)。
技术介绍
治疗眼病的主要困难就是不能将药物或治疗试剂导入眼内并且不能在必要的时间段内保持眼内药物或治疗试剂的有效治疗浓度。系统疗法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这种疗法经常需要用不可接受的高水平的系统药量来达到有效的眼内浓度,因此增加了不可接受的药物副作用的几率。简单的眼内滴注法或施用药膏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种可接受的替代方法,因为药物会被泪液冲刷掉或从眼中排入到体循环中。药物的脉络膜上的注射方法也被采用,但药物的有效性寿命很短。这些方法都很难将药物的治疗水平保持足够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出了药物导入体或植入物,用于向眼内植入,这样所需药物能以可控制量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内不断地在眼内释放。很多这样的装置以前被报道过。如U.S.Pat.No.4,853,224公开了导入到眼前段或后段的生物相容性植入物,来治疗眼病。U.S.Pat.5,164,188公开了一种治疗眼病的方法,将包含目标药物的可生物降解植入物植入眼脉络膜上或睫状体平坦部(pars plana)来治疗眼病。又如U.S.Patents Nos.5,824,072,5,476,511,4,997,652,4,959,217,4,668,506,和4,144,317。其他的方法包括在眼球巩膜中固定包含药物的栓(plug)或钉(tack)(如,U.S.Pat.No.5,466,233)。眼中有很多位置可以植入药物导入体或植入物,如眼球的玻璃体,眼前房,眼后房,或眼球其他位置包括视网膜内隙,视网膜下隙,脉络膜内隙,脉络膜下隙,巩膜内隙,巩膜外隙,结膜下隙,角膜内隙或角膜下隙。不论植入的位置如何,传统的植入方法需要相对侵入的外科程序,会有眼部创伤的风险,而且需要对植入物进行繁杂处理。例如,传统的玻璃体内植入方法,要经过巩膜做切口,用镊子或其他类似的手工抓取装置将植入物插入并放置于玻璃体内的合适位置。一旦放置完成后,移出镊子(或其他抓取装置),缝合切口。另一种替换的做法是通过巩膜做切口,用套针通过切口将植入物导入。类似的方法可将植入物植入到其他位置,如通过角膜切口植入到眼前房。这些植入物的导入技术有很多缺点。这些技术需要对植入物进行繁杂处理,使植入物在处理过程中有损坏的风险。这种植入物很多是聚合物基的,因而相对易碎。如果这种植入物部分破损、断裂,则植入物在被植入后载入的有效治疗剂量则会被显著改变。并且该种方法本身很难达到不同患者之间的再植入。此外,重要的是这项技术需要在眼球上有一个大的切口或穿孔,以致需要缝合。因此该种技术通常用于外科手术上。因此,需要一种更容易、方便而又较少侵入性、少创伤的向眼中导入植入物的方式。也需要一种更容易被控制的向眼中导入植入物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这些和其他的要求,提供了简单、安全、精确的向眼内导入植入物的方法及器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个细长套壳的的器械,从套壳上纵向延伸出一个套管。套管包括一个贯通其整个长度的内腔,以至眼植入物能放置在套管内腔中。一个带推杆的活塞也放置于套管内腔中,并可在内腔内从第一个位置移动到第二个位置。还提供了一个连接装置,其活动端连接在活塞上,固定端与套壳固定。当向连接装置施加一个与套壳轴线方向正交的力时,连接装置的活动端则相对于套壳从第一个位置移动到第二个位置。当这个力施加后,活塞在套管内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迫使放置在内腔中的植入物发射出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器械进一步包括了一个启动杆,该启动杆的一端枢转式地安装在套壳中,另一端连接在连接装置上。启动杆可进一步设计成手工触动式,对着连接装置手动按压启动杆可产生与套壳轴线正交的力,使连接装置的活动端沿着套壳轴线方向移动,并且使活塞移动足够的位移将植入物发射出去。连接装置本身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系列挠性连接的结合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器械包括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挠性弓形元件的连接装置。这种一个或多个弓形元件又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从套壳中延伸出的部分,用于手工触动,手动压下这种部分可产生与套壳轴线方向正交的力,引起连接装置移动。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器械包括一个启动杆,该启动杆与一个包含凸轮组件的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启动杆被定向成沿与套壳轴线正交的方向移动,并可进一步被设计为手工触动式。手动下压所述启动杆使凸轮组件绕固定枢转点转动,使凸轮组件结合在活塞中,致使活塞移动并发射植入物。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套管进一步设计为外径为0.032英寸或更小。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套管设计为外径为0.028英寸或者更小,或0.025英寸或者更小。或者,在套管横截面为非圆形的情况下,套管有最高达0.0008平方英寸或更大的截面积,其取决于具体的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套管有这样的构形可使其内置并导入更小的眼植入物,即所谓的微植入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将植入物导入到眼内位置的方法,眼内有很多位置可以进行药物导入体或植入物的植入,如眼球的玻璃体,眼前房,眼后房,或其他位置包括视网膜内隙,视网膜下隙,脉络膜内隙,脉络膜下隙,巩膜内隙,巩膜外隙,结膜下隙,角膜内隙,或角膜下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所用的套管外径为0.032英寸或更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用的套管外径为0.028英寸或者更小,或0.025英寸或者更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在套管的横截面不是圆形的情况下,套管的截面积最高达0.0008平方英寸或更大,其取决于具体的横截面的几何形状。运用具有这样横截面的套管能做到植入物导入的自我愈合方法。相应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一种将眼微植入物导入患者眼中的方法,包括提供末端削尖的套管,贯穿于套管的内腔,放置于内腔内的微植入物,以及一个经套管的近端置入的推杆。然后,用套管穿入患者的眼球外层,并插入到患者眼中的所需位置,或者以其它方式前进到患者眼中的所需位置。确定好套管位置之后,将推杆从套管的近端移向套管末端,从而从套管内发射出微植入物。发射完毕后,套管和推杆移离患者眼部。在特定情况下,应用有特殊几何形状横截面的套管,在移走套管时,由套管插入患者眼中形成的穿孔可以自我愈合(self-sealing)。尤其是,套管在插入时的特定朝向可以帮助自我愈合。对套管尖部可进一步进行特殊的斜面设计以进一步促进自我愈合方法。或者,当造成的穿孔虽不能自我愈合但可以用其他已知方法愈合的导入方法也在考虑之中。本专利技术的导入器械虽然简化了本专利技术眼微植入物的导入方法,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用针和活塞组件,其中针头的尺寸与所述的套管相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器械具有很多优点,不仅仅是更容易方便且少创伤的向眼内导入植入物的方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能够实现植入物导入的自我愈合方式,所以除了少侵入、少创伤的优点之外,也因为避免了某些外科处理程序而节省了费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器械也提供了更容易控制的向眼内导入植入物的方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器械的实施例提供了更顺畅、更易控制的植入物导入的设计。还有的实施例提供了更安全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发射植入物时的操作者反馈、和在发射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患者眼中植入眼植入物的器械,包含:具有纵轴线的细长套壳;从套壳上纵向延伸出的套管,套管具有一个贯通其长度的并可以在其中置入眼植入物的套管内腔;放置于套管内腔中并可从第一个位置移动到第二个位置的推杆;和连 接装置,具有连接在推杆上的活动端和固定在套壳上的固定端,当向连接装置施加与套壳轴线正交方向的力时,所述连接装置的活动端能相对于套壳从第一个位置移动到第二个位置,从而推动推杆从第一个位置移动到第二个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韦伯I凯恩M雷哈尔RL莱思罗普三世K阿普特卡里夫J埃特
申请(专利权)人:阿勒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