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料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654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返料控制阀,在阀体上转动架设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阀芯,在阀芯上开设有阀孔;在阀体上开设有阀体进口与阀体出口,在阀体出口位置的阀体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室;在阀体内固定安装有密封片安装板,在密封片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上密封片,在密封片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下密封片,阀芯断面呈半圆筒形,阀孔开设在阀芯的半圆筒形筒壁上,且阀芯与驱动轴呈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阀芯与密封组件的独特的结构形式保证了阀在全关是的密封性;阀芯的阀孔采用抛物线形状保证了阀体自身的微调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了实现密封组件在线更换,无需把整个阀从返料系统中拆下来更换密封组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领域使用的装置,具体为一种返料控制阀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成为各火力发电厂的首要任务, 其中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是中小电厂的主要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的 关键设备就是返料系统的返料控制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返料控制阀主要用于水泥、粉体行业,其作用是精准控制脱硫灰返往脱硫塔内 的流量,这个量又是通过脱硫灰在塔内形成的压差来实现闭环控制,所以这个阀是时时 在动作(即阀芯与密封组件间在发生相对磨擦运动),密封组件极易磨损。而原来返料阀的密封组件不适合脱硫工况,而且是安装固定在阀体内部的,更 换密封组件很不方便。原来的返料阀的密封组件无法实现在线更换,要更换阀内的密 封组件,要把整个阀体拆下来,这样即费工又增加维修时间,影响烟气脱硫系统的利用 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适合循环流化 床半干法烟气脱硫返料系统的返料控制阀,简化返料系统设备配置,可以有效的解决密 封可靠性和在线更换密封组件,减少工作量,提高脱硫系统利用率的返料控制阀。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返料控制阀,包括在阀体上转动架设的 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阀芯,在阀芯上开设有阀孔;在阀体上开设有阀体进口 与阀体出口,在阀体出口位置的阀体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室;在阀体内固定安装有密封片 安装板,在密封片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上密封片,在密封片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下密封 片,上密封片与下密封片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阀芯与上密封片、下密封片均密封接触, 所述的阀芯断面呈半圆筒形,所述的阀孔开设在阀芯的半圆筒形筒壁上,且阀芯与驱动 轴呈同轴设置。所述的阀孔的内外两边沿为抛物线形状。所述的驱动轴的两端通过连座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阀体上。所述的下密封片为折弯状,且下密封片的折弯角度为180度,在下密封片的折 弯部内插接有调节板,在调节板下方的阀体上螺接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顶端部与调 节板的底端部相抵。在阀体与密封片安装板上设有将上密封片与下密封片密封包围的密封板。本技术中阀芯与密封组件的独特的结构形式保证了阀在全关是的密封性; 阀芯的阀孔采用抛物线形状保证了阀体自身的微调性;本技术了实现密封组件在线 更换,无需把整个阀从返料系统中拆下来更换密封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返料控制阀,包括在阀体1上转动架设的驱动轴5,在驱动轴5上 固定安装有阀芯2,在阀芯2上开设有阀孔12;在阀体1上开设有阀体进口 8与阀体出口 9,在阀体出口 9位置的阀体1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室10;在阀体1内固定安装有密封片安 装板11,在密封片安装板11的顶端安装有上密封片3,在密封片安装板11的底端安装有 下密封片12,上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阀芯2与上密封片3、下密 封片13均密封接触,所述的阀芯2断面呈半圆筒形,所述的阀孔12开设在阀芯2的半圆 筒形筒壁上,且阀芯2与驱动轴5呈同轴设置。所述的阀孔12的内外两边沿为抛物线形状。所述的驱动轴5的两端通过连座滚动轴承14转动安装在阀体1上。所述连座滚 动轴承指两个轴承的轴承座连成一体。所述的下密封片13为折弯状,且下密封片13的折弯角度为180度,在下密封片 13的折弯部内插接有调节板15,在调节板15下方的阀体1上螺接有调整螺栓7,调整螺 栓7的顶端部与调节板15的底端部相抵。在阀体1与密封片安装板11上设有将上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密封包围的密封 板6。阀体1用于安装各零部件的载体;阀芯2通驱动轴安装在阀体1上,驱动轴5两 端的轴承采用连座滚动轴承14 (原来装置采滑动轴承),以增加转动灵活性;阀芯2采 用半圆筒形设计,阀芯2上的阀孔12 (即流通截面)采用抛物线形状,保证了阀芯2自 身的微调性;上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相配合安装于密封片安装板11上,上密封片3固 定安装,下密封片13活动安装,上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之间的间隙可以用调整螺栓7 进行微调,如需把密封组件拆下维修或更换,只要把密封板6拆掉即可把密封组件拿出 来。本阀采用角行程气动执行器(也可选用电动)作为驱动器,执行器安装在驱动 轴5上,采用西门子定位器作为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气动执行器上,起初阀芯2为全闭 状态,此时物料为隔断状态,当执行器驱动阀芯2作逆时针旋转时,阀门开启,物料通 过阀孔12 (即流通截面)进入阀体1内部,流化室5把物料流化送出阀体1 ;全关到全 开为75度,在此行程中任意角度可调。权利要求1.一种返料控制阀,包括在阀体(1)上转动架设的驱动轴(5),在驱动轴(5) 上固定安装有阀芯(2),在阀芯(2)上开设有阀孔(12);在阀体(1)上开设有阀 体进口(8)与阀体出口(9),在阀体出口(9)位置的阀体(1)上固定安装有流化 室(10);在阀体(1)内固定安装有密封片安装板(11),在密封片安装板(11)的 顶端安装有上密封片(3),在密封片安装板(11)的底端安装有下密封片(12),上 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阀芯(2)与上密封片(3)、下 密封片(13)均密封接触,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2)断面呈半圆筒形,所述的阀孔(12)开设在阀芯(2)的半圆筒形筒壁上,且阀芯(2)与驱动轴(5)呈同轴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料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阀孔(12)的内外两边沿为 抛物线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料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轴(5)的两端通过连座 滚动轴承(14)转动安装在阀体(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料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密封片(13)为折弯状, 且下密封片(13)的折弯角度为180度,在下密封片(13)的折弯部内插接有调节板(15),在调节板(15)下方的阀体(1)上螺接有调整螺栓(7),调整螺栓(7)的 顶端部与调节板(15)的底端部相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料控制阀,其特征是在阀体(1)与密封片安装板(11) 上设有将上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密封包围的密封板(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返料控制阀,在阀体上转动架设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阀芯,在阀芯上开设有阀孔;在阀体上开设有阀体进口与阀体出口,在阀体出口位置的阀体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室;在阀体内固定安装有密封片安装板,在密封片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上密封片,在密封片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下密封片,阀芯断面呈半圆筒形,阀孔开设在阀芯的半圆筒形筒壁上,且阀芯与驱动轴呈同轴设置。本技术中阀芯与密封组件的独特的结构形式保证了阀在全关是的密封性;阀芯的阀孔采用抛物线形状保证了阀体自身的微调性;本技术了实现密封组件在线更换,无需把整个阀从返料系统中拆下来更换密封组件。文档编号B01D53/80GK201799215SQ20102053494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吴浩仑, 杨青 申请人:无锡市华星电力环保修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返料控制阀,包括在阀体(1)上转动架设的驱动轴(5),在驱动轴(5)上固定安装有阀芯(2),在阀芯(2)上开设有阀孔(12);在阀体(1)上开设有阀体进口(8)与阀体出口(9),在阀体出口(9)位置的阀体(1)上固定安装有流化室(10);在阀体(1)内固定安装有密封片安装板(11),在密封片安装板(11)的顶端安装有上密封片(3),在密封片安装板(11)的底端安装有下密封片(12),上密封片(3)与下密封片(13)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阀芯(2)与上密封片(3)、下密封片(13)均密封接触,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2)断面呈半圆筒形,所述的阀孔(12)开设在阀芯(2)的半圆筒形筒壁上,且阀芯(2)与驱动轴(5)呈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仑杨青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星电力环保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