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轧机出口提升辊道的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35231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较好地匹配钢轨出钢状态的钢轨轧机出口提升辊道的调整方法,所述出口提升辊道系由至少5根辊子间隔排列组成的辊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标准轨,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建立与标准轨匹配的各机架出口提升辊道曲线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托,根据轧制实际中的材质变化、规格变化、温度变化、道次变化对出钢时钢轨受重力的变形弯曲情况的影响,相应得出对应出口提升辊道的曲线;据此调整各辊子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减少因出钢原因导致的钢轨旁弯硬弯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轨轧机出口提升辊道,尤其是一种钢轨轧机出口提升辊道的调 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钢轨轧机的出口提升辊道均是由间隔设置的多根水平辊子组成,整 条出口提升辊道一般可分为两段,靠近轧机的一段为可上下平移的水平辊道,而另一段为 上下摆动的斜线辊道,这两段辊道的中心线共同构成了出口提升辊道的曲线,出口辊道的 曲线可以根据所轧品种和轧件温度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即水平辊道调整高度,斜线辊道根 据水平辊道的高度来调整其斜率,以适应出钢的需要,减少出钢撞击辊道,导卫刮伤轧件等 问题。这样的调整均是通过液压系统的动作来完成的,而液压系统的动作由相匹配的电气 系统控制。钢轨出轧机时,其出钢端初始有一段是悬空的,这一悬空段的长度根据品种不同 其长度约为8-10m,即自轧机轧辊开始,要在8-lOm后钢轨才开始接触出口提升辊道。在钢 轨自重作用下,悬空段会向下弯曲,在轧制实践中,就出现了部分钢轨撞击出口辊道,从而 在钢轨的出钢端局部区域形成不均勻弯曲的现象。这部分钢轨冷却后形成旁弯硬弯,在矫 正过程中辊式矫直机无法将其矫正,只有通过液压补矫来矫正,这极大地影响了产品质量, 同时对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轨轧机出口提升辊道的调整方法,所述出口提升辊道是由至少5根辊子间隔排列组成的辊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标准轨,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建立与标准轨匹配的各机架出口提升辊道曲线模型,确定出口提升辊道的分辊段段数及各段分辊段的斜率,该斜率称为标准斜率,为相邻两辊子的高度差与其水平间距的比值;根据轧制实际中的材质变化、规格变化、温度变化、道次变化对出钢时钢轨受重力的变形弯曲情况的影响,相应得出材质影响因子、规格影响因子、温度影响因子、道次影响因子,所述温度变化是指对应机架轧制待轧钢轨时的出口温度与的对应机架轧制标准轨时的出口温度的差的变化,温度单位为℃;根据待轧钢轨的材质、规格、温度、道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功明赵云陈崇木王彦忠吴远洪李光跃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