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段差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081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段差成型模具。涉及一种将平板折制段差面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头、模柄、弹簧、导套、上滚轮,下模包括下滚轮和模座,在上滚轮的轴向截面上,上滚轮的轮表面呈具有与段差面形状吻合的折线形,下滚轮形状与上滚轮形状相楔合,下滚轮的宽度大于上滚轮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小巧,成本低,尤其适合小批量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数控转塔冲床多工位联合作业系统中段差成型的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平板折制段差面的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以滚压折制段差面 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加工件上不仅有冲切成型的要求,有时还需要加工一些段差面。一般情 况下,加工段差面是采用折弯机成型,但一些中、小型加工企业,难以全面配置各种加工机 床。如有些板料加工企业拥有数控转塔冲床,但缺少折弯机,这时,他们就需要寻求外协 加工,一来回造成生产周期的加长,严重的可能难以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二来,有些段差面 (非90° )需要专门的折制模具,会造成他们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具投入小,适合数控冲床,且加工精度高的段 差成型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头、模柄、弹簧、导套、上滚 轮,下模包括下滚轮和模座,在上滚轮的轴向截面上,上滚轮的轮表面呈具有与段差面形状 吻合的折线形,下滚轮形状与上滚轮形状相楔合,下滚轮的宽度大于上滚轮的宽度。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轮面为粗糙面。本专利技术利用数控冲床具有的自动送料功能和行程可控的功能,可以对平板进行段 差加工,自动送料装置将板料沿直线送进、同时冲头保持在一定的进给量上即可实现段差 成型。相对于折弯机的折弯模,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小巧,成本低,尤其适合小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 可作为数控转塔冲床多工位联合作业系统中段差成型的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中1是模柄,2是弹簧,3是导套,4是上滚轮,5是板料,6是下滚轮,7是模座。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头、模柄1、弹簧2、导套3、上 滚轮4,下模包括下滚轮6和模座7,在上滚轮4的轴向截面上,上滚轮4的轮表面呈具有与 板料5的段差面形状相吻合的折线形,下滚轮6形状与上滚轮4形状相楔合,下滚轮6的宽 度大于上滚轮4的宽度。为防止进给时打滑,所述上滚轮4和/下滚轮6轮面为粗糙面。权利要求1.一种段差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头、模柄、弹簧、导套、上滚轮,下 模包括下滚轮和模座,其特征在于,在上滚轮的轴向截面上,上滚轮的轮表面呈具有与段差 面形状吻合的折线形,下滚轮形状与上滚轮形状相楔合,下滚轮的宽度大于上滚轮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轮面 为粗糙面。全文摘要一种段差成型模具。涉及一种将平板折制段差面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头、模柄、弹簧、导套、上滚轮,下模包括下滚轮和模座,在上滚轮的轴向截面上,上滚轮的轮表面呈具有与段差面形状吻合的折线形,下滚轮形状与上滚轮形状相楔合,下滚轮的宽度大于上滚轮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小巧,成本低,尤其适合小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可作为数控转塔冲床多工位联合作业系统中段差成型的模具。文档编号B21D5/08GK102000717SQ20091018456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庄瑞斌 申请人: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段差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头、模柄、弹簧、导套、上滚轮,下模包括下滚轮和模座,其特征在于,在上滚轮的轴向截面上,上滚轮的轮表面呈具有与段差面形状吻合的折线形,下滚轮形状与上滚轮形状相楔合,下滚轮的宽度大于上滚轮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