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081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包括圆盘形的通端部、止端部和连接于通端部和止端部之间的连接杆,其特点在于,所述止端部为沿连接杆方向竖向设置的块状体,所述止端部横截面形状为由对称的两条弧线和对称的两条直线围成的类似椭圆形,所述两条弧线为在原止端部横截面中以圆心对称的两条4-5mm弦长的弧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更好地检测方向柱减震孔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且节省了材料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尺寸检测工具,尤其是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内径是否 达标的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摩托车方向柱上需要设置减震孔用于安装减震器,为了防止减震器脱落,满足安 全要求,所述减震孔内径需要达到一定标准。现有技术中,在生产时,对方向柱减震孔的检 测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卡尺深度 不够,常常造成内部尺寸无法检测;二是定位不准;三是效率太低。故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 第二种检测方式,即采用辅助检具进行检测。现有的辅助检具,其结构整体为长条形,包括 分别位于两端的一个通端部和止端部,通端部和止端部均为圆盘形,通端部的截面圆直径 恰好小于减震孔标准尺寸直径,止端部的截面圆直径恰好大于减震孔标准尺寸直径,通端 部与止端部之间由小直径的连接杆连接。检测时,如果检具的通端部恰好可以通过所述减 震孔且止端部恰好不能通过减震孔,则该减震孔尺寸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申请人:生产的现有一款JS25-6B型号的摩托车,其方向柱减震孔即是采用上述辅 助检具进行检测。但该款摩托车在路试过程中,试车员发现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存在前减震 器发生松动,出现上窜或下掉的现象,这样,如果减震器从方向柱减震孔中脱离,将严重影 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经分析,发现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检具检测达标的减震 孔,实际上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 以更好地检测方向柱减震孔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的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包括圆盘形的通端部、止端部和连接于通端部和 止端部之间的连接杆,其特点在于,所述止端部为沿连接杆方向竖向设置的块状体,所述止 端部横截面形状为由对称的两条弧线和对称的两条直线围成的类似椭圆形,所述两条弧线 为在原止端部横截面中以圆心对称的两条4-5mm弦长的弧线。申请人:研究了原有的检具检测结果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原因,发现问题在于方 向柱减震孔尺寸的控制上。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加工时是经过多道机械加工工序完成,在 方向柱减震孔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后,因减震孔内径与减震叉管的外径之间还有一定的公差 间隙,为了使方向柱与减震器叉管联接紧固,就必须在方向柱减震孔旁边适当的位置加工 一个缺口,便于螺栓紧固时使减震孔有变形让位的空间,保证方向柱与减震器叉管联接紧 固,在加工该缺口过程中,本应为圆形的孔,有可能变为椭圆形的孔。这样,在采用现有的检 具检测这种变形为椭圆形的减震孔时,即使其通端部可以通过,止端部不能通过,但该椭圆 形孔的长直径端的尺寸也可能出现超标而不能检测出。故留下了安全隐患,导致装配好的3摩托车安全性不能达到要求。故申请人在原有的检具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维持原检具 的通端部不变,将止端部的横截面由圆形加工成类似椭圆形。在原有整个圆形上只保持以 圆心对称的4-5mm弦长部分不动,其它部分全部削除,得到一个横截面为类似椭圆形的块 状体。这样,使用本技术的检具检测时,通端部检测方式不变,在使用止端部进行检测 时,可在孔内进行旋转(缺口部位不进行考核),只要任一位置有止端部通过的现象,则将产 品判定为不合格。检测方便简单,可以精确地检测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椭圆形的减震孔,杜 绝误判,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以更好地检测方向柱减震孔是否满足 安全要求。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且节省了材料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包括圆盘形的通端部1、 止端部2和连接于通端部1和止端部2之间的连接杆3,其中,所述止端部2为沿连接杆3 方向竖向设置的块状体,所述止端部2横截面形状为由对称的两条弧线和对称的两条直线 围成的类似椭圆形,所述两条弧线为在原止端部横截面中以圆心对称的两条4-5mm弦长的 弧线。采用本技术对方向柱减震孔进行检测时,止端部旋转180°后,若能止住,则 说明尺寸合格,只要任一位置有止端部通过的现象,则将产品判定为不合格。从而迅速、有 效地防止将不合格产品误判为合格产品,防止了减震器装夹不牢,上窜或下掉现象的发生。权利要求1. 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包括圆盘形的通端部、止端部和连接于通端部和止 端部之间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止端部为沿连接杆方向竖向设置的块状体,所述止端 部横截面形状为由对称的两条弧线和对称的两条直线围成,所述两条弧线为在原止端部横 截面中以圆心对称的两条4-5mm弦长的弧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包括圆盘形的通端部、止端部和连接于通端部和止端部之间的连接杆,其特点在于,所述止端部为沿连接杆方向竖向设置的块状体,所述止端部横截面形状为由对称的两条弧线和对称的两条直线围成的类似椭圆形,所述两条弧线为在原止端部横截面中以圆心对称的两条4-5mm弦长的弧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以更好地检测方向柱减震孔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且节省了材料的优点。文档编号G01B5/12GK201819649SQ20102053333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彭文兵, 汪勇, 熊利 申请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方向柱减震孔检具,包括圆盘形的通端部、止端部和连接于通端部和止端部之间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止端部为沿连接杆方向竖向设置的块状体,所述止端部横截面形状为由对称的两条弧线和对称的两条直线围成,所述两条弧线为在原止端部横截面中以圆心对称的两条4-5mm弦长的弧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兵汪勇熊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