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2920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于烦杂,无法使用于大部分印染废水处理,并且由于没有隔油装置,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会进入废水处理装置,较难分离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可通入印染废水的格栅井,格栅井连接有集水调节池,集水调节池内设有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连接有反应池,反应池内部设有波纹板,反应池上部通过药剂管连接有药剂槽,反应池连接有沉淀池,沉淀池下部设有沉淀区,沉淀池上部通过污水管连接有溶气气浮池,溶气气浮池通过清水管连接清水外排池,溶气气浮池与沉淀区都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浓缩池连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般印染废水的成份、性质和色度随织物性质而异,也随所使用的染料种类、数量 以及其它化学药剂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为油剂含量较多、废水可生化性差等,一般以无机物 污染为主,其中废水中的油剂对于环境的污染加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入农田或水体都会 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的方法(公开号CN 101085695A),其 包括如下步骤分类将排放的废水分类为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两类集装;高浓度废 水前置处理气浮物化将集装的高浓度废水经过气浮物化形成低浓度废水和浓悬浮液; 澄清分层浓悬浮液经过澄清分层形成低浓度废水和固相悬浮液,澄清分层聚合剂为碱式 氯化铝压滤固相悬浮液经过自压压滤分离成低浓度废水和排放污泥;ra调节和生化处 理低浓度废水进入K1调节蓄水池进行常规K1调节后再进行常规生化处理,分离成初级排 放水和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经过自压压滤分离成排放污泥和压滤废水,压滤废水回入PH调 节蓄水池再处理;化学处理初级排放水经过加药釜、反应釜、净水釜形成终级排放水,加 药釜加入的化学处理药剂为次氯酸钠或碱式氯化铝;化学处理中的加药釜装有加热装置, 加热形式可以是太阳能、蒸汽或电加热。化学处理中的反应釜可以是4个组成,反应釜和净 水釜之间增加过滤釜,过滤釜可以是2个,过滤填料为卵石、石英砂和活性炭;自压压滤是 将活性污泥灌入编织袋内,通过活性污泥自重压滤将废水滤压出编织袋外形成排放污泥。 但这种废水处理方法过于烦杂,无法使用于大部分印染废水处理,并且由于没有隔油装置, 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会进入废水处理装置,较难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 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于烦杂,无法使用于大部分印染废水处理,并且由于没 有隔油装置,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会进入废水处理装置,较难分离等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技术的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可通入印染废水的格栅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格栅井连接有集水调节池,集水调节池内设有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 连接有反应池,反应池内部设有波纹板,反应池上部通过药剂管连接有药剂槽,反应池连接 有沉淀池,沉淀池下部设有沉淀区,沉淀池上部通过污水管连接有溶气气浮池,溶气气浮池 通过清水管连接清水外排池,溶气气浮池与沉淀区都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浓縮池连通。废水 从车间自流首先进入格栅井,通过格栅拦截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纤维物质,从而保证 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出水则直接进入到集水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化,以保证 废水水量及水质的稳定性。均化后的废水通过污水提升泵提升送入反应池,在反应池内通3过加入适量碱液、FM溶液,在反应池通过波纹板对废水进行絮凝反应,经反应后进入到沉淀 池进行沉降,使得废水中絮状物得以去除,从而可以降低废水中COD浓度,低浓度出水后经 过反应沉淀后即可满足排放要求,反应沉淀出水需进入到溶气气浮池,以确保出水达到排 放要求,处理后的水进入到清水外排池内由外排泵送入污水管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浓縮池通过污泥管连接有自吸排污泵,自吸排污泵出口连 接有带式压滤机。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定期利用静水头压至污泥浓縮池,经重力浓縮后的污 泥再由自吸排污泵送至带式压滤机脱水,脱水后的滤饼外运。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式压滤机通过药剂管连接有药剂槽,可以对带式压滤机内滤 出的上清液进行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池下部的沉淀区为2个或2个以上的漏斗形。 因此,本技术具有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印染废水的处理,并且在系统前端设置有格栅井,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会被去除,不会进入后续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格栅井1、集水调节池2、污水提升泵3、污水管4、反应池 5、波纹板6、药剂管7、药剂槽8、沉淀池9、沉淀区10、溶气气浮池11、清水管12、清水外排池 13、污泥管14、污泥浓縮池15、自吸排污泵16、带式压滤机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如图l,有一个通入印染废的格栅井l,格栅 井1连接有集水调节池2,集水调节池2内设有污水提升泵3,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4连 接有反应池5,反应池5内设有波纹板6,反应池5上部通过药剂管7连通有存放药剂的两 个药剂槽8。反应池连接有沉淀池9,沉淀池底部设有4个沉淀区10。沉淀池上部通过污水 管连接有溶气气浮池ll,溶气气浮池通过清水管12连接清水外排池13。沉淀区10与溶气 气浮池11都通过污泥管14连通有污泥浓縮池15,污泥池通过自吸排污泵16连接有带式压 滤机17。带式压滤机17通过药剂管连接有药剂槽。 废水经收集后进入到污水处理站区内,由于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先将废 水通入格栅井1进行隔油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集水调节池2进行水质水量的调 节,使水量水质能相对地保持稳定。均化后的废水由污水提升泵3提升至反应池5通过波 纹板6对废水进行絮凝反应,经反应后进入到沉淀池9进行沉降,使得废水中絮状物得以去 除,然后通入到溶气气浮池11进行气浮处理,出水自流进入到清水外排池13达标排放。溶 气气浮池11及沉淀区10的污泥可以利用池内静水头压的作用送入污泥浓縮池15。污泥浓 縮池15内的污泥由自吸排污泵16送至带式压滤机17处理。污泥脱水干化后泥饼应外运 至专业固废处理公司进行处置。权利要求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可通入印染废水的格栅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井(1)连接有集水调节池(2),集水调节池内设有污水提升泵(3),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4)连接有反应池(5),反应池内部设有波纹板(6),反应池上部通过药剂管(7)连接有药剂槽(8),反应池连接有沉淀池(9),沉淀池下部设有沉淀区(10),沉淀池上部通过污水管连接有溶气气浮池(11),溶气气浮池通过清水管(12)连接清水外排池(13),溶气气浮池(11)与沉淀区(10)都通过污泥管(14)与污泥浓缩池(15)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浓縮池(15)通 过污泥管(14)连接有自吸排污泵(16),自吸排污泵出口连接有带式压滤机(17)。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式压滤机(17)通 过药剂管连接有药剂槽。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9) 下部的沉淀区(10)为2个或2个以上的漏斗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于烦杂,无法使用于大部分印染废水处理,并且由于没有隔油装置,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油类物质会进入废水处理装置,较难分离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可通入印染废水的格栅井,格栅井连接有集水调节池,集水调节池内设有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连接有反应池,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染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可通入印染废水的格栅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井(1)连接有集水调节池(2),集水调节池内设有污水提升泵(3),污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4)连接有反应池(5),反应池内部设有波纹板(6),反应池上部通过药剂管(7)连接有药剂槽(8),反应池连接有沉淀池(9),沉淀池下部设有沉淀区(10),沉淀池上部通过污水管连接有溶气气浮池(11),溶气气浮池通过清水管(12)连接清水外排池(13),溶气气浮池(11)与沉淀区(10)都通过污泥管(14)与污泥浓缩池(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风刚盛礼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