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真空结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639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真空结晶装置,主要包括结晶釜、原料泵、真空冷凝回收器、电加热控温装置、轴流泵、底阀;结晶釜底部为椎体形状;电加热控温装置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轴流泵垂直安装在结晶釜的中部,泵叶轮距离结晶釜底部椎体顶端大于整个结晶釜内高的三分之一,泵叶轮驱动原料液的作用力向上,在轴流泵的泵轴和泵叶轮周围安装升液管;在结晶釜底部还可以设置助流装置。整个装置在封闭环境中生产,结晶过程一次完成,生产过程连续,加热效率高,液体流动稳定,结晶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易排出,节约能源,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浓縮结晶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浓縮装置具有浓縮罐、真空冷凝回收器,液体物料通过原料泵泵入浓縮罐,在 浓縮罐内加热,在真空冷凝回收器中真空泵的抽吸下浓縮,它需要一次次地完成结晶浓縮, 不能连续进行,特别是在氯化钡生产中它存在下列缺点 1、不能连续生产,不适应规模化工业需要。 2、耗能高。由于氯化钡生产过程是需要4次以上结晶,其4次结晶冷却过程在自 然状态下进行,造成能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真空结晶装置,它克服了上述缺点,并且还解 决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排出问题,水汽回收利用问题。尤其在氯化钡生产过程得到应用。 本技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 本技术由结晶釜,通过管道与结晶釜连接的原料泵,通过管道与结晶釜连接 的真空冷凝回收器,电加热控温装置,轴流泵,底阀等构成,所述结晶釜底部为椎体形状,椎 体顶端连接结晶釜底阀;电加热控温装置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轴流泵垂 直安装在结晶釜的中部,泵叶轮距离结晶釜底部椎体顶端应大于整个结晶釜内高的三分之 一,泵叶轮驱动原料液的作用力向上。 在轴流泵的泵轴和泵叶轮周围安装升液管,升液管上下开口 ,升液管固定在结晶 釜顶盖上,泵叶轮在升液管下开口内,升液管使原料液在泵叶轮的作用下从升液管中向上 流动,到达结晶釜上部又从升液管的外周围沿结晶釜壁向下流动,原料液体上下分开流动 使结晶釜内液体流动稳定,加热效率提高,结晶稳定,由于泵叶轮距离结晶釜底部有一定距 离,长成的结晶颗粒因重力大沉入结晶釜椎体内不再被泵叶轮搅动,晶核和母液通过轴流 泵驱动继续循环。 在结晶釜底部设置还可以安装助流装置,助流装置包括流体泵和一端与流体泵连 接另一端出口正对结晶釜底阀的管道,管道出口与结晶釜底阀的距离是100 500mm。流体 泵可以是空气压縮机,通过压縮空气吹出产品;也可以是液体原料泵,通过泵出相应结晶的 过饱和溶液助推产品排出。 电加热控温装置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环绕在结晶釜内壁周围, 电加热控温装置使结晶釜上部和下部温度不同而有利于蒸发和结晶,电加热为普通石英加 热器,控温装置普通程序控温装置。 真空冷凝回收器包括冷凝器、真空泵,优选水抽式射流真空泵等组成,水抽式射流 真空泵结构简单,利用射流真空泵水流抽吸蒸发水汽,能使射流水和蒸发回用水合并使用, 减少蒸发回用水收集装置,使生产过程无水浪费。3 当原料液进入结晶釜,加热控温,持续真空抽滤,随着水分蒸发,原料液浓度逐步 增加,其持续过程溶质由晶核一晶钟(第一次加晶种诱发)热结晶,当浓度增稠至饱和溶液 临界度时,过饱和溶液中的晶体因重力沉降在结晶釜底部,持续新加入的原料液在轴流泵 驱动下和结晶釜内溶液混合并在结晶釜内形成釜中心向上流动,到达釜顶部又沿釜壁向下 的循环流动,结晶水合物随着结晶的产生经结晶釜底阀持续排出,在排出不畅时开启助流 装置助排。 上述原料泵、管道、结晶釜、电加热控温装置、冷凝器、真空泵、水抽式射流真空泵、 轴流泵、底阀、空气压縮机、流体泵等均市售化工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装置能在封闭环境中生产,副产 物得到回收利用,结晶过程一次完成,减少蒸发浓縮设备数量,生产过程连续,电加热控温 装置和轴流泵使结晶釜加热效率高,液体流动稳定,结晶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易排出,产 品杂质含量低、本技术装置节约能源、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了 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结晶釜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助流装置的结晶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结合图1,连续真空结晶装置包括结晶釜21,通过管道与结晶釜入口 17 连接的原料泵5,通过管道与结晶釜水汽出口 18连接的真空冷凝回收器10,电加热控温装 置13,轴流泵6、7、8,底阀14等构成,所述结晶釜底部22为椎体形状,椎体顶端连接结晶釜 底阀14;电加热控温装置13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轴流泵6、7、8垂直安装 在结晶釜的中部,泵叶轮6距离结晶釜底部椎体顶端应大于整个结晶釜内高的三分之一, 泵叶轮6驱动原料液的作用力向上。 原料液由原料泵5通过结晶釜入口 17进入结晶釜21,加热控温,持续真空抽滤和 轴流驱动,水汽由出口 18经真空冷凝回收器IO抽出并冷凝回用,随着水分蒸发,原料液浓 度逐步增加,其持续过程溶质由晶核一晶钟(第一次可加晶种诱发)热结晶,当浓度增稠至 饱和溶液临界度时,过饱和溶液中的晶体因重力沉降在结晶釜椎体底部22,持续新加入的 原料液在轴流泵6、 7、8驱动下和结晶釜内溶液混合并在结晶釜21内形成釜中心向上流动, 到达釜顶部又沿釜壁向下的循环流动,控制原料液的加入速度使结晶达到平衡,结晶水合 物随着结晶的产生经结晶釜底阀14持续排出。 上述结晶釜椎体底部22有利于晶体的重力沉降、收集、排出;电加热控温装置13 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环绕在结晶釜内壁周围,新补入的原料液和结晶釜 内溶液混合并得到加热,加热的混合溶液向下流动有利于晶体的析出沉降;垂直安装在结 晶釜中部轴流泵6、7、8使结晶釜内溶液混合并在结晶釜内形成釜中心向上流动,到达釜顶 部又沿釜壁向下的循环流动,它使结晶釜内溶液有续流动,加热均衡,晶体析出沉降连续稳 定;结合真空冷凝回收器10抽出水汽,整个过程实现一次升温,连续蒸发、浓縮,连续结晶山A 口出广口口。 在结晶釜21中轴流泵泵轴8和泵叶轮6周围安装升液管7,升液管7上下开口 9、ll,升液管7固定在结晶釜21顶盖上,泵叶轮6在升液管7下开口 11内,升液管7使原料液在泵叶轮6的作用下从升液管7中向上流动,到达结晶釜21上部又从升液管7的外周围沿结晶釜21壁向下流动,原料液体上下分开流动使加热效率提高,结晶稳定。 真空冷凝回收器包括冷凝器、真空泵,优选水抽式射流真空泵等组成,水抽式射流真空泵结构简单,利用射流真空泵水流抽吸蒸发水汽,能使射流和蒸发回用水合并使用,减少蒸发回用水收集装置。 以年产1. 5万吨氯化钡为例结晶釜直径1. 4 1. 8米,优选1. 4米;高5 6米,优选5米;椎体高为结晶釜直径的二分之一 ;正常生产过程中,原料液输入速度为每小时ll 立方米,电加热功率600 700千瓦,控制轴流泵转速500-550转/分钟,则可以达到结晶釜 上部加热部和下部沉降部温度差0. 5°C以内,这有利于晶体颗粒成长并沉降,并不再被轴流 泵泵叶轮搅动,晶核和母液的继续循环;此时整个生产过程蒸发回收水量8立方米/小时, 排出母液3立方米/小时,二水氯化钡2000kg/小时,实现一次蒸发结晶连续生产。 实施例2 :结合图2,按所述相同步骤重复实施例l,但结晶釜底部设置还安装助流 装置19、20,助流装置包括流体泵20和一端与流体泵20连接另一端出口 19正对结晶釜底 阀14的管道,管道出口 19与结晶釜底阀的距离是100 500mm。流体泵20是原料液体泵, 通过泵出相应结晶的过饱和溶液助推产品排出。生产过程中过饱和溶液中的晶体因重力沉 降在结晶釜椎体底部22,当排出不畅时开启助流装置19、20助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真空结晶装置,主要包括结晶釜,通过管道与结晶釜连接的原料泵,通过管道与结晶釜连接的真空冷凝回收器,电加热控温装置,轴流泵,底阀;其特征是所述结晶釜底部为椎体形状,椎体顶端连接结晶釜底阀;电加热控温装置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轴流泵垂直安装在结晶釜的中部,泵叶轮距离结晶釜底部椎体顶端应大于整个结晶釜内高的三分之一,泵叶轮驱动原料液的作用力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连续真空结晶装置,主要包括结晶釜,通过管道与结晶釜连接的原料泵,通过管道与结晶釜连接的真空冷凝回收器,电加热控温装置,轴流泵,底阀;其特征是所述结晶釜底部为椎体形状,椎体顶端连接结晶釜底阀;电加热控温装置安装在结晶釜内高度二分之一以上处;轴流泵垂直安装在结晶釜的中部,泵叶轮距离结晶釜底部椎体顶端应大于整个结晶釜内高的三分之一,泵叶轮驱动原料液的作用力向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真空结晶装置,其特征是轴流泵包括泵轴、泵叶轮和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成文许章道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焓能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