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刚专利>正文

闪发结晶冷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88547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闪发结晶冷析装置,由设置在保温壳体内的闪发罐、浆液分流装置和两个通汽管等组成,物料在每一级闪发罐内闪发结晶冷析,浆液分流装置将与其对应连接的闪发罐内沉至其最下部的浆液按比重分离成两股,其中一股比重小的回流至该闪发罐内,继续再循环进行闪发结晶冷析,另一股比重大的则被输送至下一级闪发罐,重复上述闪发冷析处理过程,以达到增稠和保持液位平衡的目的,经闪发后的蒸汽从三级闪发罐溢出并通过大气混合冷凝器冷凝,而闪发后的含有结晶体的粘稠浆液则通过与三级闪发罐相连的浆液分流装置输送至下一个离心分离的环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温差过大而产生大量晶种和汽液的夹带和冲击,防止析盐,降低能耗,简化设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属于对工业用盐进行热处理分流洗涤的设备,特别是 闪发结晶冷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一般采用冷析法,由于能耗较高,投资 成本较大,在冷析过程会产生析盐挂壁等问题。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则对冷析工艺采用闪 法结晶的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如氢氧化钠溶液的结晶、蔗糖的生产、硝酸钾复分解反应的 冷析,虽然闪发结晶器经过几次技术改造,采用搅拌抽真空法和补充热量法,基本趋于完 善,但现有冷析工艺只限于间歇式生产,其生产能耗大,设备维修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闪发结晶冷析装置,其结构合理,避免温差过大 而产生大量晶种和汽液的夹带和冲击,防止二次蒸汽管析盐,对溶液中析出的渣质及时回 溶,降低能耗和维修、检修成本,简化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闪发结晶冷析装置,包括闪发罐、旋流器和 大气混合冷凝器,在封闭的保温壳体内设置着呈倒锥形的三个闪发罐、三套浆液分流装置 和两个通汽管;每套浆液分流装置均由旋流器和转料泵通过管路配合连接构成,浆液分流 装置的吸料口为转料泵的进口,转料泵出口通过给料管连接旋流器的给料口,旋流器顶端 的溢流口作为浆液分流装置的返料出口,旋流器底端的出料口作为浆液分流装置的排料出 口 ;首级闪发罐通过其罐壁上的喂料口连通进料总管;上述闪发罐中的首级闪发罐通过第一个通汽管连接二级闪发罐和该通汽管伸入 二级闪发罐罐腔的设置结构以及首级闪发罐通过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二级闪发罐的 结构为首级闪发罐从其顶端罐壁出汽口通过第一个通汽管连通二级闪发罐,且该第一个 通汽管管体伸入二级闪发罐罐腔,第一个通汽管出汽口竖直朝下设置于二级闪发罐罐腔 内,第一个通汽管的出汽口通过设置于其周边上的杆体与呈球片状的阻汽罩相固装,设置 于阻汽罩与通汽管出汽口之间的杆体使阻汽罩与第一个通汽管的出汽口之间配合设置着 间隙,阻汽罩的凹曲面朝向该第一个通汽管出汽口 ;首级闪发罐最下部罐壁开设的出料口 通过出料管连接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吸料口,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返料出口通过回料 管连接首级闪发罐中部罐壁设置的进料口,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排料出口通过排料管连 接二级闪发罐下部罐壁上设置的喂料口;二级闪发罐通过第二个通汽管连接三级闪发罐的结构及该第二个通汽管伸入三 级闪发罐罐腔的设置结构分别对应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通过第一个通汽管连接二级闪 发罐的结构及上述第一个通汽管伸入二级闪发罐罐腔的设置结构,二级闪发罐通过第二个 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三级闪发罐的结构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通过上述第一个浆液分流装 置连接二级闪发罐的结构;三级闪发罐与第三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连接结构相同于上述首级3闪发罐与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连接结构,与该第三个浆液分流装置排料出口连接的排料 管其出口端伸出保温壳体壳壁设置;三级闪发罐经其罐顶的出汽口通过出汽管连接大气混 合冷凝器进汽口,大气混合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通入水封池。本技术采用三级串联闪法连续生产工艺技术,即采用三级洗涤工艺对硝酸钠 产品进行提纯,利用蒸汽的汽化潜热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蒸发,因此 保持闪发罐内溶液中水分的流失对保证产品质量则非常重要。本技术工作原理的化工 生产物化基础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料在每一级闪发罐内闪发结晶冷 析,浆液分流装置将与其对应连接的闪发罐内沉至其最下部的浆液按比重分离成两股,其 中一股比重小的回流至该闪发罐内,继续再循环进行闪发结晶冷析,另一股比重大的则被 输送至下一级闪发罐,重复上述闪发冷析处理过程,以达到增稠和保持液位平衡的目的,经 过上述三级处理后,最终,经闪发后的蒸汽从三级闪发罐溢出并通过大气混合冷凝器冷凝, 而闪发后的含有结晶体的粘稠浆液则通过与三级闪发罐相连的浆液分流装置输送至下一 个离心分离的环节。本技术的其优点如下①可形成三级闪发罐逐级降温的温度差,避免温差过大而产生大量晶种,造成产 品颗粒粒度较小;②可形成三级闪发罐逐级降压的压力差,避免压差过大而产生汽液夹带,造成二 次蒸汽管析盐;③使上级闪发罐二次蒸汽输入至下级闪发罐,对浆液(溶液)中析出的渣质经浆 液分流装置及时回溶,保证了产品质量;④由于液体静压和二次蒸汽的流动产生的温度差损失,二次蒸汽进入下级闪发罐 时的温度基本和浆液温度相同,不会产生汽液冲击,在能量转换过程,减少搅拌装置,降低 了能耗,也简化了设备和流程,降低维修和检修费用。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阻汽罩与通汽管出汽口相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闪发结晶冷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闪发罐、旋流器和大气混合冷凝器11, 在封闭的保温壳体1内设置着呈倒锥形的三个闪发罐、三套浆液分流装置和两个通汽管; 每套浆液分流装置均由旋流器和转料泵通过管路配合连接构成,浆液分流装置的吸料口为 转料泵21的进口,转料泵21出口通过给料管19连接旋流器18的给料口,旋流器18顶端 的溢流口作为浆液分流装置的返料出口,旋流器18底端的出料口作为浆液分流装置的排 料出口 ;首级闪发罐2通过其罐壁上的喂料口连通进料总管24 ;上述闪发罐中的首级闪发罐2通过第一个通汽管3连接二级闪发罐6和该通汽管 伸入二级闪发罐6罐腔的设置结构以及首级闪发罐2通过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二级闪 发罐6的结构为首级闪发罐2从其顶端罐壁出汽口通过第一个通汽管3连通二级闪发罐 6,且该第一个通汽管3管体伸入二级闪发罐6罐腔,第一个通汽管3出汽口竖直朝下设置 于二级闪发罐6罐腔内,第一个通汽管3的出汽口通过设置于其周边上的杆体15与呈球片 状的阻汽罩14相固装,设置于阻汽罩14与通汽管出汽口之间的杆体15使阻汽罩14与第4一个通汽管3的出汽口之间配合设置着间隙,阻汽罩14的凹曲面朝向该第一个通汽管3出 汽口 ;首级闪发罐2最下部罐壁开设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22连接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吸 料口,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返料出口通过回料管5连接首级闪发罐2中部罐壁设置的进 料口,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排料出口通过排料管16连接二级闪发罐6下部罐壁上设置的 喂料口 ;上述阻汽罩14从,蒸汽喷出的通汽管3出汽口正向阻挡方向沿从通汽管3出汽口 周边均勻分散喷出二级闪发罐6通过第二个通汽管7连接三级闪发罐8的结构及该第二个通汽管7 伸入三级闪发罐8罐腔的设置结构分别对应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2通过第一个通汽管3 连接二级闪发罐6的结构及上述第一个通汽管3伸入二级闪发罐6罐腔的设置结构,二级 闪发罐6通过第二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三级闪发罐8的结构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2通过 上述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二级闪发罐6的结构;三级闪发罐8与第三个浆液分流装置 的连接结构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2与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连接结构,与该第三个浆液 分流装置排料出口连接的排料管16其出口端伸出保温壳体1壳壁设置;三级闪发罐8经其 罐顶的出汽口通过出汽管9连接大气混合冷凝器11进汽口,大气混合冷凝器11的出液口 通过出液管12通入水封池13。大气混合冷凝器11冷凝后的不凝气则通过管路10由真空 泵抽出。在所述的出料管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闪发结晶冷析装置,包括闪发罐、旋流器和大气混合冷凝器(11),其特征是:在封闭的保温壳体(1)内设置着呈倒锥形的三个闪发罐、三套浆液分流装置和两个通汽管;每套浆液分流装置均由旋流器和转料泵通过管路配合连接构成,浆液分流装置的吸料口为转料泵(21)的进口,转料泵(21)出口通过给料管(19)连接旋流器(18)的给料口,旋流器(18)顶端的溢流口作为浆液分流装置的返料出口,旋流器(18)底端的出料口作为浆液分流装置的排料出口;首级闪发罐(2)通过其罐壁上的喂料口连通进料总管(24);上述闪发罐中的首级闪发罐(2)通过第一个通汽管(3)连接二级闪发罐(6)和该通汽管伸入二级闪发罐(6)罐腔的设置结构以及首级闪发罐(2)通过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二级闪发罐(6)的结构为:首级闪发罐(2)从其顶端罐壁出汽口通过第一个通汽管(3)连通二级闪发罐(6),且该第一个通汽管(3)管体伸入二级闪发罐(6)罐腔,第一个通汽管(3)出汽口竖直朝下设置于二级闪发罐(6)罐腔内,第一个通汽管(3)的出汽口通过设置于其周边上的杆体(15)与呈球片状的阻汽罩(14)相固装,设置于阻汽罩(14)与通汽管出汽口之间的杆体(15)使阻汽罩(14)与第一个通汽管(3)的出汽口之间配合设置着间隙,阻汽罩(14)的凹曲面朝向该第一个通汽管(3)出汽口;首级闪发罐(2)最下部罐壁开设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22)连接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吸料口,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返料出口通过回料管(5)连接首级闪发罐(2)中部罐壁设置的进料口,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排料出口通过排料管(16)连接二级闪发罐(6)下部罐壁上设置的喂料口;二级闪发罐(6)通过第二个通汽管(7)连接三级闪发罐(8)的结构及该第二个通汽管(7)伸入三级闪发罐(8)罐腔的设置结构分别对应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2)通过第一个通汽管(3)连接二级闪发罐(6)的结构及上述第一个通汽管(3)伸入二级闪发罐(6)罐腔的设置结构,二级闪发罐(6)通过第二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三级闪发罐(8)的结构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2)通过上述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连接二级闪发罐(6)的结构;三级闪发罐(8)与第三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连接结构相同于上述首级闪发罐(2)与第一个浆液分流装置的连接结构,与该第三个浆液分流装置排料出口连接的排料管(16)其出口端伸出保温壳体(1)壳壁设置;三级闪发罐(8)经其罐顶的出汽口通过出汽管(9)连接大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