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255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由入料管、出料管、喷吹管返料器、喷吹管、进风管和风机组成,入料管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出料管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前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炉膛内,在喷吹管返料器内安装有至少一根喷吹管,喷吹管的进风口伸出喷吹管返料器外,与连接在喷吹管返料器上的进风管连通,进风管的另一端连接风机,喷吹管位于喷吹管返料器内的一端由堵头封死,位于喷吹管返料器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级返料装置,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刮板给煤机观察口等处冒灰的问题和锅炉炉膛底温度过高容易形成结焦的问题,使锅炉可以达到生产负荷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 料器,本专利技术的喷吹管返料器安装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后墙返料器上。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方式一般可分为前墙给煤和后墙返料器给煤两种。两种 给煤方式各有优缺点,前墙给煤的优点是给煤设计简单,缩短了给煤行程,减少了给煤机的 设备投资和维护量,但由于前墙给煤方式普通采用皮带给煤机,在故障情况下,高温烟气反 串,会造成皮带给煤机的烧损,另外,在落煤管上普遍增加了旋转给料阀、锁气器等设备,由 于设计问题,堵煤卡涩现象出现的几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前墙给煤的均勻性,前墙给煤一 般采用多点给煤方式,很多锅炉厂家设计了播煤增压风机,也会消耗一定的厂用电,同时增 加了设备的投资和维护量,同时,前墙给煤由于播煤风会对炉内的动力场扰动,引起布风不 均和物料分布不均,最后造成前墙水冷壁的加速磨损。后墙返料器给煤的主要优点是燃煤在进入炉膛之前已经与返料进行了混合加热, 有助于燃料挥发分的析出和燃尽,在燃料到达床面前进行了充分的预热,有利于燃烧和有 效防止堵煤,另外,由于燃料与返料一起进入炉膛,燃料给料的均勻性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 解决。后墙返料器给煤系统的主要问题是给煤线长,为皮带给煤机和刮板给煤机两级给煤,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发现后墙返料器给煤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1、循环流化床锅炉无法达到满负荷运行。锅炉在少量给煤下床温就会达到950°C, 如果继续加煤,床温就会上涨至结焦温度,无奈只能加大一次风量来冷却床温,但此举增加 锅炉负荷有限,却大大增加了烟气的含氧量,有时达到10%以上,使锅炉运行成本增加,严 重偏离经济运行的范围,甚至使生产陷于被动之中。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是由于锅炉炉膛 设计较高,飞灰外循环不畅,较大粒径的灰粒无法达到烟气出口,更无法进入分离器进行分 离,分离器分离下的灰粒径太细,又由于锅炉落煤口距风帽较高,细灰在一次风和引风的作 用下无法达到床层的密相区,无法对床温进行冷却,从而使床温在低给煤量下达到高床温。2、从刮板给煤机的观察孔以及皮带给煤机和刮板给煤机的连接处不断地冒出灰 尘,导致锅炉刮板给煤机平台大量积灰,严重时导致人员无法靠近,影响到了正常的巡检、 维护和检修,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而且对锅炉的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带 来不安全因素,影响到安全文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该喷吹管返料器 是在原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器的基础上增加的一套二级返料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循环流化 床锅炉达不到生产负荷以及返料器附近冒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是由入料管、出料管、喷吹管返料器、 喷吹管、进风管和风机组成的,所述的喷吹管返料器为一个封闭的腔室,所述入料管一端与3喷吹管返料器的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器,出料管一端与喷吹管返 料器的前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炉膛内,在所述喷吹管返料器内安 装有至少一根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进风口伸出喷吹管返料器外,与连接在喷吹管返料器 上的进风管连通,进风管的另一端连接风机,喷吹管位于喷吹管返料器内的一端由堵头封 死,喷吹管上位于喷吹管返料器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喷吹管返料器腔室连通的出风孔。一般地,在喷吹管返料器内均勻布置有3根喷吹管,3根喷吹管成品字形布置,两 两之间的夹角为60°。其中,设置在喷吹管管壁上的出风孔分段设置,呈渐变式分布,中部相对于入料管 处的出风孔设在喷吹管管壁下方,前端相对于出料管处的出风孔设在喷吹管管壁上方。同 时,所述的出风孔均设置有两排。进一步地,要求将出料管安装在返料器的返料器出料管下方。为了便于将喷吹管返料器与原有返料器连接,在所述入料管上还安装有膨胀节。本专利技术通过观察刮板给煤机观察口的冒灰情况,发现锅炉燃料湿度高时,刮板给 煤机等处冒灰情况严重,相反情况下冒灰程度减轻,说明刮板给煤机等处的冒灰情况与燃 料的干湿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进一步试验发现,冒灰的原因是由于煤与返料混合后煤内的 水分蒸发产生水蒸汽,水蒸汽携带返料飞灰而形成。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原来的返料器基础上增加喷吹管返料器作为二级返料装置,通过 调节风机的转速来调节喷吹管返料器的喷吹风量,控制原有返料器内返料灰通过喷吹管返 料器的流量,以达到调节原有返料器中返料与燃料的比例关系,实现控制燃料预热温度的 目的,从而控制燃料中的水分蒸发量,达到减少刮板给煤机观察口冒灰量的目的。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后,对改造锅炉进行点火运行,刮板给煤机观察口等处的冒灰情 况完成消失,而且变为负压区,证明喷吹管返料器的使用彻底解决了冒灰的问题。同时,实施本专利技术时,喷吹管返料器的返料进入锅炉炉膛的密相区底部,起到了降 低床温的作用,使锅炉可以按照负荷需要进行加煤,对锅炉的满负荷运行和提负荷速度都 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解决了锅炉炉膛底温度过高容易形成结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喷吹管返料器的使用,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后墙给煤系统的主要缺陷, 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颗粒污染物排放,净化了环境,使后墙给煤系统在循 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中比前墙给煤系统具有了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喷吹管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喷吹管的仰视图;图5是图1中喷吹管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图5的C-C剖视图;图8是图5的D-D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喷吹管返料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循环硫化床锅炉结构如图9,包括锅炉炉膛17、风帽16、风室15、分离器18、锅炉烟 道19、返料器11和刮板给煤机20,锅炉炉膛17内设有风帽16和风室15,分离器18的上部 分别与锅炉炉膛17和锅炉烟道19连通,下部通过进灰管14连接返料器11,返料器11上部 通过进煤管13连接刮板给煤机20,返料器11还通过返料器出料管12连接锅炉炉膛17。用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结构如图1,由入料管1、膨胀节2、出料管3、 喷吹管返料器4、喷吹管5、进风管6和风机7组成,入料管1 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4的中部 连通,另一端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器11,在入料管1上还安装有一个利于伸缩的膨 胀节2 ;出料管3被安装在返料器11的返料器出料管12下方,其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4的 前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炉膛17内;喷吹管返料器4为一个封闭的 腔室,其内如图2,成品字形安装有3根喷吹管5,喷吹管5两两之间的夹角为60° ;喷吹管 5的结构如图5,其位于喷吹管返料器4内的一端由堵头10封死,另一端进风口 8伸出喷吹 管返料器4外,与连接在喷吹管返料器4上的进风管6连通,进风管6的另一端连接风机7 ; 在喷吹管5上位于喷吹管返料器4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喷吹管返料器4腔室连通的出风 孔9。喷吹管5管壁上的出风孔9设有两排,成分段设置,相对于入料管1处的出风孔9 设在喷吹管5管壁下方,相对于出料管3处的出风孔9设在喷吹管5管壁上方,见图3、图 4、图6、图7和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由入料管(1)、出料管(3)、喷吹管返料器(4)、喷吹管(5)、进风管(6)和风机(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喷吹管返料器(4)为一个封闭的腔室,所述入料管(1)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4)的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器(11),出料管(3)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4)的前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炉膛(17)内,在所述喷吹管返料器(4)内安装有至少一根喷吹管(5),所述喷吹管(5)的进风口(8)伸出喷吹管返料器(4)外,与连接在喷吹管返料器(4)上的进风管(6)连通,进风管(6)的另一端连接风机(7),喷吹管(5)上位于喷吹管返料器(4)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喷吹管返料器(4)腔室连通的出风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由入料管(1)、出料管(3)、喷吹管返料器(4)、喷吹管(5)、进风管(6)和风机(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喷吹管返料器(4)为一个封闭的腔室,所述入料管(1)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4)的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器(11),出料管(3)一端与喷吹管返料器(4)的前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炉膛(17)内,在所述喷吹管返料器(4)内安装有至少一根喷吹管(5),所述喷吹管(5)的进风口(8)伸出喷吹管返料器(4)外,与连接在喷吹管返料器(4)上的进风管(6)连通,进风管(6)的另一端连接风机(7),喷吹管(5)上位于喷吹管返料器(4)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喷吹管返料器(4)腔室连通的出风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喷吹管返料器,其特征是设置在所述 喷吹管(5)管壁上的出风孔(8)分段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润厚郭金刚王忠伟刘斌冯永发焦校辉郭建红马军祥刘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