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箱平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066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箱平衡板,在轴承箱平衡板的与平衡液压缸接触面上加工一个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镶嵌有耐磨板。液压缸缸头顶在耐磨板上,当压痕较深时,可直接更换耐磨板,不须维修轴承箱;耐磨板采用燕尾设计,燕尾槽与耐磨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燕尾槽与耐磨板之间配合严紧,不需螺栓把合;采用新设计的轴承箱平衡板,彻底解决了液压缸平衡不稳的问题,保证了轧制力的平衡,提高了轧制精度和产品质量,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几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钢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带有耐磨板的精轧机轴承箱平衡板
技术介绍
一对精轧工作辊在上机后,必须依靠可升降的8个液压平衡缸来将其上工作辊 及轴承箱托起。平衡液压缸的作用是消除工作辊和支撑辊之间的间隙,保证轧制时的轧 制力平衡,同时在生产轧制时起到正向弯曲的作用,并防止轴承箱的窜动。因此轧制时 轴承箱平衡板将受到两个平衡液压缸的支撑,生产过程中平衡液压缸始终顶在轴承箱平 衡板上,长期使用造成平衡板接触面压痕较深,使液压缸在升降过程中不能平稳的顶到 轴承箱平衡板上,经常顶到压痕的边缘,造成液压缸支撑不平稳,影响了轴承箱在轧制 时的平衡和正向弯曲作用。轴承箱的平衡板压痕过深后只能将其外委修复。由于现场不具备修复和更换的 条件,轴承箱平衡板修复时间长,严重制约备件的周转,不仅影响生产的稳定运行,而 且造成修复费用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可通过增设和更换 耐磨板,提高轴承箱平衡板耐磨性能,从而保持轧辊和液压缸的平衡,切实保证生产稳 定运行的轴承箱平衡板。其具体方案为一种轴承箱平衡板,在轴承箱平衡板的与平衡液压缸接触面上加工有一燕尾 槽,燕尾槽内镶嵌有耐磨板。所述燕尾槽与耐磨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由于在轴承箱平衡板上增设耐磨板,解决了该处磨损后维修和更换困难的问 题;当轴承箱平衡板出现压痕较深时,只需拆卸更换燕尾形耐磨板,不须再维修轴承 箱,更换方便快捷;耐磨板采用燕尾设计,燕尾槽与耐磨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燕尾槽 与耐磨板之间配合严紧,不需螺栓把合;采用新设计的轴承箱平衡板,保证了轧制力的 平衡,彻底解决了液压缸平衡不稳的问题,确保了轧制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 事故发生的几率。附图说明附图为上下轴承箱平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工作辊轴承箱1、上工作辊2、平衡板3、耐磨板4、下工作辊5、下工 作辊轴承箱6。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轴承箱包括上工作辊轴承箱1和下工作辊轴承箱6,在上工作辊轴承箱1内安装有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轴承箱6内安装有下工作辊5。在上工作辊轴承箱 1的上端两侧以及下工作辊轴承箱6的下端两侧分别带有一外展的平衡板3。上工作辊轴 承箱1平衡板3的下表面与下工作辊轴承箱6平衡板3的上表面均是承担轴承箱与平衡液 压缸接触的受力面。本技术是在各平衡板3与平衡液压缸接触面上一次性加工一个 燕尾槽,在燕尾槽内镶嵌上耐磨板4。为保证配合面严紧,将燕尾槽与耐磨板4之间采用 过盈配合,新耐磨板4可从轴承箱平衡板3的一侧安装,因此可不用螺栓把合。 当耐磨板4压痕较深时,可更换耐磨板4,燕尾形耐磨板4拆卸、更换方便快 捷,不须再外委维修轴承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箱平衡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箱平衡板的与平衡液压缸接触面上加工有一燕尾槽,燕尾槽内镶嵌有耐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箱平衡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箱平衡板的与平衡液压缸接触面上加工 有一燕尾槽,燕尾槽内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勇于雷陈乃鹏宁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