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厚海洋工程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5240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0:05
一种特厚海洋工程用钢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钒和铌合金化的成份设计,炼钢工艺中铁水脱硫预处理后硫含量控制在S≤0.003%;转炉冶炼中控制P含量≤0.009%;LF精炼中进行脱硫脱氧及合金成分调整,RH精炼抽真空处理控制气体H含量≤0.0003%,连铸控制中包温度在液相线+10~25℃;轧制工艺采用控轧控冷技术,连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50-1220℃,对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粗轧道次大压下量破碎奥氏体晶粒,粗轧终轧温度控制在980~1100℃,精轧开轧温度≤840℃;轧后控制冷却,返红温度为600~750℃,随后空冷;最后将钢板经抛丸后入炉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1.5min/mm,保温温度890-930℃,保温时间20-40min;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抗疲劳及焊接性能;且制造方法简便,性能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属于金属冶炼

技术介绍
由于海洋平台服役环境十分恶劣,除承受重力载荷外,还受到海浪、潮流、台风、季风、温差等海洋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海洋平台用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匹配。近年来为确保海洋平台用钢制造和运行安全,对特厚钢力学性能要求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特厚海洋工程用钢,制造方法简便,性能质量稳定,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抗疲劳及焊接性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厚海洋工程用钢,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c:0.12 ?0.14,Si:0.20 ?0.40,Mn:1.45 ?1.55,P..( 0.010,S..( 0.005,Nb:0.040 ?0.050,V:0.045 ?0.055, Alt:0.020 ?0.045, Ni:0.30 ?0.40,其余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特厚海洋工程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炼钢工艺、乳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I)炼钢工艺中包括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厚海洋工程用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C:0.12~0.14,Si:0.20~0.40,Mn:1.45~1.55,P:≤0.010,S:≤0.005,Nb:0.040~0.050,V:0.045~0.055,Alt:0.020~0.045,Ni:0.30~0.4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楚觉非柳东徽汪五一王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