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1687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一绝缘介质板、接地板、一辐射载体、辐射部及馈入部。绝缘介质板在上、下表面附着有铜箔而形成接地板。辐射载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固定于绝缘介质板上表面一端,并与绝缘介质板间隔一定距离。辐射部包括设置于辐射载体上表面的水平极化部及垂直极化部。馈入部包括设置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且与辐射载体同一端的水平馈电部及垂直馈电部,该水平馈电部及垂直馈电部分别与水平极化部及垂直极化部相对应。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天线装置可有效地减小天线装置所占的空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耦合方式馈入电磁波信号的 双极化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游戏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多功能化要求用于电磁信号收发的天线 装置朝着小型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例如,一种的无线游戏机接收卡的天线可收发 2. 4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传统的做法一般通过将馈入部与天线辐射部直接连接来,以实 现电磁波信号在辐射部和馈入部之间的传递。然而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而所设计出的天线 所占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 的双极化耦合馈入式天线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一绝缘介质板、接地板、一 辐射载体、辐射部及馈入部。接地板由绝缘介质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附着的金属薄层所构 成,接地板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接地板于绝缘介质板的上表面的 一端且与第一开口相对应设有一水平极化开口及一垂直极化开口 ;该天线装置还包括一辐 射载体,该辐射载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固定于绝缘介质板上,并与绝缘介质板上表面间隔一 定距离;辐射部设置于辐射载体上表面并分别与水平极化开口和垂直极化开口相对应的位 置设置有一水平极化部及一垂直极化部;馈入部包括设置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并位于第一 开口内且分别与水平极化开口和垂直极化开口相对应的一水平馈电部及一垂直馈电部。如上所述,本技术天线装置由水平馈电部及垂直馈电部经由水平极化开口及 垂直极化开口分别与水平极化部和垂直极化部耦合,从而实现信号在辐射部和馈入部之间 的传递,有效地减小了天线装置所占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天线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侧向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垂直极化部的电压驻波比的测试图。图5为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水平极化部的电压驻波比的测试图。图6为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水平极化部和垂直极化部的增益系数测试图。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绝缘介质板1 通孔11接地板2 第一开口203<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天线装置包括一绝缘介质板1、接地板2、一辐 射载体3、辐射部4及馈入部5。绝缘介质板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附着有金属薄层,从而形成接地板2。绝缘介 质板1左端开设有贯穿绝缘介质板1及接地板2的数个通孔11,通孔11内点设有焊锡,以 电连通绝缘介质板1的上下表面的金属薄层从而消减天线装置的电容效应,以实现阻抗值 的匹配和电气长度小于等于频率为2. 4GHZ电磁波的四分之一波长。本实施例中,该金属薄 层为铜箔。绝缘介质板1的右端开设有数个安装孔(图中未示)。接地板2于绝缘介质板1下表面的右端的中部形成一第一开口 20,接地板2于绝 缘介质板1的上表面的右端与第一开口 20相对应设有一水平极化开口 21及垂直极化开口 22,此水平极化开口 21和垂直极化开口 22为相互垂直的两矩形区域。绝缘介质板1于下 表面右端并位于第一开口 20内且与水平极化开口 21和垂直极化开口 22相对应的位置分 别设置有一水平馈电部51及一垂直馈电部52。水平馈电部51和垂直馈电部52共同构成 馈入部5。水平馈电部51及垂直馈电部52的一端连接有一馈入线(图中未标示)。辐射载体3为一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正方形板体。辐射载体3的下表面凸设有数个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安装柱30,安装柱30穿设于安装孔内以将辐射载体3固定于绝缘介质 板1上,且辐射载体3与绝缘介质板1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辐射载体3上表面与水平极 化开口 21和垂直极化开口 2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水平极化部41及一垂直极化部 42。水平极化部41呈一矩形板状,垂直极化部42呈一“L”形板状。水平极化部41及垂直 极化部42都是由铜材制成。辐射载体3的周围附着有金属薄层,水平极化部41和垂直极 化部42通过该金属薄层连接接地板2。水平极化部41及垂直极化部42共同构成辐射部 4,以收发电磁波信号。本技术天线装置工作频率在2. 4GHz左右,辐射载体3的边长为25mm。由水 平馈电部51及垂直馈电部52分别经由水平极化开口 21和垂直极化开口 22与水平极化部 41和垂直极化部42耦合,从而可激发出一水平极化电磁波及一竖直极化电磁波。其中,水 平馈电部51和水平极化部41重叠设置,垂直馈电部52和垂直极化部42重叠设置,水平极 化开口 21与水平馈电部51和水平极化部41垂直设置,垂直极化开口 22与垂直馈电部52 和垂直极化部42垂直设置。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天线装置的垂直极化部42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图。 图4中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电压驻波比的值。从图4中可知,当本技术天线装 置工作于2. 4GHZ频段时,电压驻波比的值为1. 5204,工作于2. 4595GHZ频段时,电压驻波比4的值达到最小为1. 2764。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天线装置的水平极化部41的电压驻波比测试图。 图5中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电压驻波比的值。从图5中可知,当本技术天线装 置工作于2. 4GHZ频段时,电压驻波比的值为1. 2579,工作于2. 4385GHZ频段时,电压驻波比 的值达到最小,为1. 1858。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天线装置的水平极化部41和垂直极化部42的增益 系数测试图。图6中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增益系数的值,从图中可知,当本实用新 型天线装置工作于2. 4GHZ频段时,水平极化部41的收发增益值达到4,垂直极化部42的收 发增益值达到1.76。综上所述,本技术天线装置由水平馈电部51及垂直馈电部52经由水平极化 开口 21和垂直极化开口 22分别与水平极化部41和垂直极化部42耦合,从而实现信号在 辐射部4和馈入部5之间的传递,有效地减小了天线装置所占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一绝缘介质板、接地板、辐射部及馈入部,其特征在于:接地板由绝缘介质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附着的金属薄层所构成,接地板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接地板于绝缘介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且与第一开口相对应设有一水平极化开口及一垂直极化开口;该天线装置还包括一辐射载体,该辐射载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固定于绝缘介质板上表面一端,并与绝缘介质板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辐射部设置于辐射载体上表面并分别与水平极化开口和垂直极化开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水平极化部及一垂直极化部;馈入部包括设置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并位于第一开口内且分别与水平极化开口和垂直极化开口相对应的一水平馈电部及一垂直馈电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一绝缘介质板、接地板、辐射部及馈入部,其特征在于接地板由绝缘介质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附着的金属薄层所构成,接地板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的一端形成一第一开口,接地板于绝缘介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且与第一开口相对应设有一水平极化开口及一垂直极化开口;该天线装置还包括一辐射载体,该辐射载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固定于绝缘介质板上表面一端,并与绝缘介质板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辐射部设置于辐射载体上表面并分别与水平极化开口和垂直极化开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水平极化部及一垂直极化部;馈入部包括设置于绝缘介质板下表面并位于第一开口内且分别与水平极化开口和垂直极化开口相对应的一水平馈电部及一垂直馈电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载体为一正方形板体,绝缘介 质板对应辐射载体的一端处开设有数个安装孔,所述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敬基施凯吴裕源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