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0295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是电性耦接于一触控模块,并且包含多个感应信号切换开关、触碰侦测模块以及控制处理模块。多个感应信号切换开关是借由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触控模块,借以接收并传送出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触碰侦测模块是用以接收触控感应信号,并据以发送出触碰侦测信号;控制处理模块在接收到触碰侦测信号后,即发送至少一切换信号至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并据以接收所对应的触控感应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控制系统,尤指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个人数字助理(PDA)、行动电话、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等具有触控式 面板的电子装置也越来越普及,市面上的触控式面板依其设计原理可分为数大类,而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触控面板为电阻式触控面板以及电容式触控面板。电阻式触控面板是利用手指或任意的物体按压面板表面,使面板内部的导电层产 生电压,进而侦测面板表面受按压的位置;另一则为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手指或任意的 导电物体触碰面板表面,并与面板导电层所形成的电场产生电容耦合,以吸收面板表面的 微小电流,进而侦测面板表面受触碰的位置。而早期不管是电容式触控面板或是电阻式触控面板皆仅能同时对单一触碰点做 侦测,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使用者对于多点式触碰面板的需求也开始出现。而为了达 成多点式触碰的目标,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解决的方式,例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 是200917111的“多点输入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侦测方法”与公开号是200915165的“能 识别多次碰触的电阻式触控银幕”分别提出了两种用以实现同时侦测多个触碰点的触碰面 板。归纳上述两种用以实现侦测多个触碰点的触碰面板的技术特征,可以清楚发现, 其主要是利用多个导电区块分别用以传导触控面板的部分区域的触控感应信号,而触控 面板的控制模块于接收到触控感应信号后,即可判断出触控感应信号所对应的触碰位置坐 标。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用于多点式触控面板的控制系统示意图。控制系统 100是电性耦接于触控模块200与计算机主机300,并包含控制处理模块11。控制处理模块 11是借由多条传输路径111 (11 la、11 lb、11 Ic与11 Id)电性连接于触控模块200,并在触控 模块200被触发后,经由这些传输路径111中的至少一者接收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Sl (包 括Sla、Sib、Slc与Sld),并依据触控感应信号S 1传送触碰综合信号S2至计算机主机 300。然而,由于控制处理模块11无法同时接收所有传输路径111的触控感应信号Si, 因此,控制处理模块11必须依序对传输路径111做接收触控感应信号Sl的动作。举例而 言,若触碰模块200具有四条传输路径111a、111b、Illc与llld,且传输路径11 la、11 lb、 Illc与Illd是用以分别传送触控感应信号Sla、Slb、Slc与Sld,则控制处理模块11于一 个触碰点判断周期中,必须先对传输路径Illa做接收触控感应信号Sla的动作,并依序对 传输路径IllbUllc与Illd做接收触控感应信号Sib、Slc与Sld的动作。但是,由于触控面板通常仅有少数区域会受到使用者触碰,因此在一个触碰点判 断周期中,大部分的传输路径111是不会有触控感应信号Si的,如此一来,控制处理模块11 依序对传输路径111做接收触控感应信号Si的动作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以上述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200917111号“多点输入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 侦测方法”所揭露的触控面板结构为例,若触控模块200于第一方向配置有20条平面电阻, 并于第二方向配置有15条平面电阻,以于触控模块200上交错形成300个相异的触碰区 域。如此一来,控制处理模块11于一个触碰点判断周期中即需要对电性连接于这35条平 面电阻的传输路径111依序做接收触控感应信号Sl的动作。若于此触碰点判断周期中,第 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各仅有2条平面电阻受到触碰,则所有35条传输路径111中将仅有4条 传输路径111会传送触控感应信号Si,如此一来,控制处理模块11于35次接收触控感应信 号Sl动作中将有31次接收动作无法取得触控感应信号Si,而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综上所述,由于控制处理模块11于每一个触碰点判断周期中皆必须对所有传输 路径111依序做接收触控感应信号Sl的动作,因此会导致系统资源的大幅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尤指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 系统。此控制系统于一个触碰点判断周期中先利用一个触碰侦测模块用以侦测传输路径上 是否有触控感应信号,并据以发送触碰侦测信号,而控制处理模块则根据触碰侦测信号对 至少一传输路径接收触控感应信号。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其是电性耦接于一触控模 块,并且包含多个感应信号切换开关、触碰侦测模块以及控制处理模块。多个感应信号切 换开关是借由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触控模块,并在该触控模块被触发 后,经由上述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中的至少一者接收并传送出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触 碰侦测模块是经由多个对应于该等第一电性传输路径的第二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 接于该等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并用以经由该等第二电性传输路径中对应于上述传送该触控 感应信号的第一电性传输路接收该触控感应信号,据以发送出触碰侦测信号;控制处理模 块是电性连接于该触碰侦测模块,并经由多个对应于该等第一电性传输路径的第三电性传 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其中,在该控制处理模块接收该触碰侦测信号后,是依据该触碰侦测信号而经由 该等第三电性传输路径中对应于上述传送该触控感应信号的第一电性传输路发送至少一 切换信号至所对应的该感应信号切换开关,据以接收该触控感应信号。于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触碰侦测模块更包含触碰侦测缓存器,触碰侦测缓 存器是具有多个缓存空间,并用以依据触控感应信号对应储存多个触碰侦测信息于缓存空 间。更进一步,触碰侦测信号为该等触碰侦测信息的集合。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处理模块是包含坐标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处 理模块接收触控感应信号后,判断触控感应信号所对应的触碰位置坐标。控制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于一计算机主机,借以传送一触碰综合信号至该计算机主 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的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利用一触碰侦测模块用以侦测传输路 径上是否有触控感应信号,故控制处理模块可仅针对有触控感应信号的传输路径做接收动作,并因此节省大量的系统资源,避免系统做无谓的动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用于多点式触控面板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触碰侦测缓存器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控制系统100控制处理模块11传输路径11 la、11 lb、11 IcUlld触控模块200计算机主机300控制系统400感应信号切换开关41a、41b、41c、41d第一电性传输路径411a、411b、411c、411d触碰侦测模块42第二电性传输路径 421a、421b、421c、421d触碰侦测缓存器422缓存空间 reg a、reg b、reg c、reg d控制处理模块43第三电性传输路径431a、431b、431c、431d坐标处理单元432触控感应信号Sla、Sib、Sic、Sld触碰综合信号S2触碰侦测信号S3切换信号S4a、S4b、S4c、S4d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控制系统,尤指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以下兹列举一较佳 实施例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然熟悉此项技艺者皆知此仅为一举例,而并非用以限定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电性耦接于一触控模块,并且包含:多个感应信号切换开关,是借由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该触控模块,并在该触控模块被触发后,经由上述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中的至少一者接收并传送出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一触碰侦测模块,是经由多个对应于该等第一电性传输路径的第二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并用以经由该等第二电性传输路径中对应于上述传送该触控感应信号的第一电性传输路接收该触控感应信号,据以发送出一触碰侦测信号;以及一控制处理模块,是电性连接于该触碰侦测模块,并经由多个对应于该等第一电性传输路径的第三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其中,在该控制处理模块接收该触碰侦测信号后,是依据该触碰侦测信号而经由该等第三电性传输路径中对应于上述传送该触控感应信号的第一电性传输路发送至少一切换信号至所对应的该感应信号切换开关,据以接收该触控感应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模块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电性耦接于一触控模块,并且包含多个感应信号切换开关,是借由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该触控模块,并在该触控模块被触发后,经由上述多个第一电性传输路径中的至少一者接收并传送 出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一触碰侦测模块,是经由多个对应于该等第一电性传输路径的第二电性传输路径而分 别电性连接于该等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并用以经由该等第二电性传输路径中对应于上述传 送该触控感应信号的第一电性传输路接收该触控感应信号,据以发送出一触碰侦测信号; 以及一控制处理模块,是电性连接于该触碰侦测模块,并经由多个对应于该等第一电性传 输路径的第三电性传输路径而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感应信号切换开关;其中,在该控制处理模块接收该触碰侦测信号后,是依据该触碰侦测信号而经由该等 第三电性传输路径中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世欣
申请(专利权)人: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