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钮扣自动铆合机,包括转盘及带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盘安装于工作台上,转盘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冲孔,所述冲孔上方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输料机构及由冲压机构带动的冲压头,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沿转盘转动方向依次排设的钮面输料机构及钮底输料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转盘相对应的成品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钮扣的自动铆合,在生成时,操作者只需控制钮扣机的开启或关闭,而不需要进行手工的劳作,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与劳动成本,并更有利于安全生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钮扣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钮扣自动铆合机。
技术介绍
现在的钮扣大多都是由钮面和钮底两部分组合而成,或是由钮面、钮底及钮芯三部分或更多的部分组合而成,目前行业内对于钮扣的铆合主要还是以手工为主,即通过人工将钮扣的各部分组合在一起后再进行铆合,加工人员要经过先摆放好待铆合钮扣的各个部分,再采用压合机械铆合钮扣,最终出成品几个步骤;由于钮扣生产批量大,采用人工铆合的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且,采用压合机械人工铆合钮扣会有一定危险,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钮扣自动铆合机。 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钮扣自动铆合机,包括转盘及带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盘安装于工作台上,转盘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冲孔,所述冲孔上方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输料机构及由冲压机构带动的冲压头,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沿转盘转动方向依次排设的钮面输料机构及钮底输料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转盘相对应的成品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冲孔上方并设置于钮面输料机构及钮底输料机构之间的钮芯输料机构。 进一步,所述冲压头及其对应的冲孔之间设有连接钮底输料机构的输料口 ,所述输料口配设有在冲压头冲压到其下方冲孔时迫使输料口退离原位的退位装置及冲压头上升回位时迫使输料口回复原位的复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冲压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轴向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传动轮,所述冲压头通过传动杆与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冲孔上方位置设有连接输料机构的的放料夹子,所述放料夹子为有一定夹紧力的弹性夹具,其后方通过输料道连接有输料机构,在放料夹子的上方设有可将置于放料夹子的原料冲压到下方冲孔内的放料冲头,所述放料冲头通过传动杆与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料机为振动盘输料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达到钮扣的自动铆合,其通过输料机构依次向转盘配送原料,配合转盘的转动,可以将原料依顺序叠放在一起,并由转盘带到冲压头处进行冲压铆合,从而得到成品并从出口输出,这样一来,在生成时,操作者只需控制钮扣机的开启或关闭,而不需要进行手工的劳作,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与劳动成本,并更有利于安全生产;此外,输料口保证了钮扣铆合安全稳定地进行,另外采用振动盘输料机能够自动筛选原料的正反面,配合放料夹子根据机器的运行有节奏的放料,使得机器工作时不会出错,保证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浪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放料夹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钮扣自动铆合机,包括转盘2及带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转盘2安装于工作台1上,转盘2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冲孔21,所述冲孔21上方沿转盘2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输料机构及由冲压机构4带动的冲压头41,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沿转盘2转动方向依次排设的钮面输料机构5及钮底输料机构6,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与转盘2相对应的成品出口 11。 上述配设适合于对由钮面和钮底组合而成的钮扣进行冲压铆合,而实际生产中,某些钮扣是有钮芯的,甚至有多个钮芯,因此,对于有钮芯的钮扣,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冲孔21上方并设置于钮面输料机构5及钮底输料机构6之间的钮芯输料机构。多个钮芯的钮扣,则可采用第一钮芯输料机构、第二芯输料机构……第n钮芯输料机构依次排设的方式进行组合。 组成钮扣的各部分原料依次输送到冲孔21上,由于冲孔21随转盘2转动,因此同一个冲孔21内的钮扣原料便以此叠加在一起,以待冲压,本技术的冲压部件配置方式是在钮底输料机构6后的冲孔21上方设有由冲压机构4带动的冲压头41,该冲孔21下方设有与冲压头41相对应的下模;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冲压头41后方的冲孔21处设有成品出口 11。 本技术可根据需要铆合钮扣原料部分的数量配置多个输料机构,参照图1的实施例,如果钮扣仅由钮面和钮底组成,则配置钮面输料机构5及钮底输料机构6,钮面输料机构5及5将钮面输送到转盘2上的冲孔21上后,冲孔21跟随转盘2转动,冲孔21内的钮面便随着冲孔21运动,钮底输料机构6,用于输送钮底,其设置于钮面输料机构5后面,所以当钮面输料机构5将钮面输送到冲孔21上后,载有钮面的冲孔21随着转盘2旋转,来到钮底输料机构6处,钮底输料机构6随之把钮底输送到该冲孔21上,钮底便与冲孔21原载有的钮面结合,成为待铆合的半成品;冲孔21内待铆合的半成品随着转盘2继续旋转到冲压头41处,冲压头41便结合下模将冲孔21内的半成品进行冲压铆合,便可得到成品;冲孔21内的成品继续旋转到工作台1的成品出口 ll处,便由成品出口 ll输出来,例如,可采用直接在工作台l上设置洞口,成为成品出口 11,则冲孔21内的成品转动到成品出口 11处,便可随着重力从成品出口 11的输出道落下,便于操作者收集。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冲压头41及其对应的冲孔21之间设有连接钮底输料机构6的输料口 54,在钮扣自动铆合机运行时,输料口 54将钮底,即直笛部分的原料直接输送至冲压头41下方以进行冲压,这样能够防止在冲压时因振动而产生误差,甚至冲压失败,提高了冲压精度与冲压效率,而且,为保证输料口 54不会影响冲压头41的冲压工作,可配设在冲压头41冲压到其下方冲孔21时迫使输料口 54退离原位的退位装置及冲压头41上升回位时迫使输料口 54回复原位的复位装置。 冲压机构4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冲压机构4可采用冲床结构,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轮42,所述转动轮42轴向上连接有转轴43,转轴43上固定套设有传动轮44,所述冲压头41通过传动杆45与传动轮44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冲孔21上方位置设有连接输料机构的放料夹子51,所述放料夹子51为有一定夹紧力的弹性夹具,例如可采用弹簧配合两块滑块实现,其后方通过输料道53连接有输料机构,在放料夹子51的上方设有可将置于放料夹子51的原料冲压到下方冲孔21内的放料冲头52,为使得结构简单合理,所述放料冲头52通过传动杆45与传动轮44传动连接;原料从输料道53输送到放料夹子51的出口后,便被夹住,保证了机构工作不会产生步骤错误,当需要放料的冲孔21到达放料夹子51下方时,放料冲头52便落下,将被夹住的原料充入冲孔21内。 为了保证冲压好的钮扣成品顺利从成品出口 11输出,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成品出口 11对应的冲孔21上方设有将成品冲压至成品出口 11的成品冲头47,而且,所述成品冲头47通过传动杆45与传动轮44传动连接。 放料冲头52、冲压头41及成品冲头47都采用冲压机构4带动,这样使得结构合理,动作同步,便于管理,并节省了成本,还有利于节省能源。其中,为便于安装,还可以将冲压头41与放料冲头52集装于冲压模块7上,所述冲压模块7上方与传动杆44连接。 此外,优选输料机构采用振动盘输料机,其能够自动筛选原料的正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钮扣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2)及带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转盘(2)安装于工作台(1)上,转盘(2)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冲孔(21),所述冲孔(21)上方沿转盘(2)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输料机构及由冲压机构(4)带动的冲压头(41),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沿转盘(2)转动方向依次排设的钮面输料机构(5)及钮底输料机构(6),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与转盘(2)相对应的成品出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钮扣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2)及带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转盘(2)安装于工作台(1)上,转盘(2)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冲孔(21),所述冲孔(21)上方沿转盘(2)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输料机构及由冲压机构(4)带动的冲压头(41),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沿转盘(2)转动方向依次排设的钮面输料机构(5)及钮底输料机构(6),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与转盘(2)相对应的成品出口(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扣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冲孔(21)上方并设置于钮面输料机构(5)及钮底输料机构(6)之间的钮芯输料机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钮扣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头(41)及其对应的冲孔(21)之间设有连接钮底输料机构(6)的输料口 (54),所述输料口 (54)配设有在冲压头(41)冲压到其下方冲孔(21)时迫使输料口 (54)退离原位的退位装置及在冲压头(41)上升回位时迫使输料口 (54)回复原位的复位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钮扣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4)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转动轮(42),所述转动轮(42)轴向上连接有转轴(43),转轴(43)上固定套设有传动轮(44),所述冲压头(41)通过传动杆(45)与传动轮(44)传动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钮扣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21)上方位置设有连接输料机构的放料夹子(51),所述放料夹子(51)为有一定夹紧力的弹性夹具,其后方通过输料道(53)连接输料机构,在放料夹子(51)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锡力,钟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钟华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