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289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频天线,其包括具有一边缘及一接地点的接地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金属片、自接地金属片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辐射金属片、位于该第一辐射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之间的短路金属臂及具有传输信号的中心导线及外层接地导体的馈入同轴传输线。所述边缘上设有一短路点,所述短路金属臂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辐射金属片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短路点,且该短路金属臂上设有一馈入点。第一辐射金属片沿着远离第二辐射金属片的方向延伸,第一辐射金属片、第二辐射金属片及短路金属臂共同形成一间隙。第一、第二辐射金属片分别工作于第一、第二工作频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结构简单、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频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讯产品上的多频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天线的性能需求上也逐渐提高,电子设备中 整合的天线不但要求尺寸的缩小化,且必须具备有内藏式、整合性与多频带等特性,才具有 市场竞争力。目前适用于无线网络的电子通讯产品,已有一些常用的双频倒F型天线设计,这 些天线通常包括一第一辐射臂、一第二辐射臂、一短路金属臂、一接地片及一馈线,其中第 一辐射臂及第二辐射臂连接该短路金属臂于一端且沿相反方向向两侧延伸,该短路金属臂 的另一端连接该接地片,馈线连接位于该短路金属臂上的馈点,信号自该馈点中导入令该 第一辐射臂及第二辐射臂实现第一、第二工作频率。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240450号所 揭示的内容。然而,当工作频率较低时对应的辐射臂往往要设计得较长,两个辐射臂必须要 反向延伸,如此令天线的尺寸较大,浪费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尺寸小、节省空间的多频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尺寸的多频天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频天线,其包括具有一边缘及 一接地点的接地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金属片、自接地金属片的边缘 向上延伸的第二辐射金属片、位于该第一辐射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之间的短路金属臂及具 有传输信号的中心导线及外层接地导体的馈入同轴传输线,边缘上设有一短路点,所述第 一辐射金属片工作于第一工作频带,第二辐射金属片工作于第二工作频带,所述短路金属 臂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辐射金属片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短路点,且该短路金 属臂上设有一馈入点,所述中心导线连接至该馈入点,外层接地导体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 接地点,第一辐射金属片沿着远离第二辐射金属片的方向延伸,第一辐射金属片、第二辐射 金属片及短路金属臂共同形成一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结构简单、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另一角度的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一实施例中,多频 天线1包括接地金属片10、第一辐射金属片11、第二辐射金属片12、短路金属臂13及一同 轴传输线14。接地金属片10具有一边缘101,靠近边缘101中部附近位置处设有一短路点102, 短路金属臂13自该短路点102垂直向上延伸。第一辐射金属片11是自短路金属臂13的 另一端沿远离第二辐射金属片12的方向延伸的矩形金属片,其位于接地金属片10上方且 大致平行于接地金属片10。第二辐射金属片12是自接地金属片10垂直延伸出去的弯折的 矩形金属片,其包括自接地金属片10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121及第一部分121末端弯 折延伸出去且大致平行于接地金属片10的第二部分122。该第二部分122与第一辐射金 属片11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该第一部分121与短路金属臂13位于同一平面。短路金属 臂13位于第一辐射金属片11与接地金属片10之间且大致呈N形,其包括垂直连接第一辐 射金属片11的第一支臂131、垂直连接接地金属片10于短路点102的L形第二支臂132。 第二支臂132包括垂直连接第一支臂131的第一臂1321及垂直连接接地金属片10的第二 臂1322,第二臂1322垂直于第一臂1321。一馈入点134设于第二支臂132的第一臂1321 上。接地金属片10上设有一接地点103。同轴传输线14用以传输信号,其包括中心导线 141及一外层接地导体142。中心导线141连接至馈入点134,接地导体142连接至接地金 属片10的接地点103。第一辐射金属片11、第二辐射金属片12及短路金属臂13的第一支 臂131共同形成一间隙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多频天线2的第 一、第二辐射金属片21、22、接地金属片20及同轴传输线24的结构、位置均与上一实施例相 同,短路金属臂23与上一实施例的短路金属臂13不同。短路金属臂23位于第一辐射金属 片21与接地金属片20之间,其包括垂直连接第一辐射金属片21的第一支臂231及连接第 一支臂231与接地金属片20的第二支臂232。接地金属片20设有边缘201,边缘201中部 附近设有与第二支臂232连接的短路点202。一馈入点234设于第二支臂232上且可沿第 二支臂232上移动,同轴线24的中心导线241连接至该馈入点234,同轴线24的外层接地 导体242连接至接地金属片20的接地点203。第一辐射金属片21、第二辐射金属片22及 短路金属臂23的第一支臂231共同形成间隙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频天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多频天线3的第 一、第二辐射金属片31、32、接地金属片30及同轴传输线34均与上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短 路金属臂33与上一实施例的短路金属臂23不同。短路金属臂33位于第一辐射金属片31 及接地金属片30之间,其包括垂直连接第一辐射金属片31的第一支臂331及由第一 L形 结构332与第二 L形结构333共同构成的第二支臂。第一 L形结构332包括垂直连接第一 支臂331的第一臂3321及与第一臂3321垂直的第二臂3322。第二 L形结构333包括垂 直连接第一 L形结构332的第一臂3321的第一臂3331及垂直连接接地金属片30于短路 点302的第二臂3332。一馈入点334设于第一 L形结构332的第二臂3322上且可于第二 臂3322上移动,第一臂3321的长度可以调整。同轴线34的中心导线341连接至该馈入点 334,同轴线34的外层接地导体342连接至接地金属片30的接地点303。第一辐射金属片 31、第二辐射金属片32及短路金属臂33的第一支臂331共同形成间隙35。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接地金属片10(20、30)、第一辐射金属片11(21、31)、第二 辐射金属片12(22、32)以及短路金属臂13(23、33)可利用单一金属片冲压(stamping)或 切割(cutting)制作而成,或是将该第一辐射金属片11(21、31)、第二辐射金属片12(22、 32)以及短路金属臂13 (或23或33)以印刷或蚀刻方式形成于一微波基板上,再连接至接 地金属片10(20,30)。同时上述每一实施例中,同轴传输线14 (24、34)通过馈入点134 (234、3334)传输 信号令第一辐射金属片11(21、31)可收发一较低工作频率的信号,第二辐射金属片12(22、 32)通过与第一辐射金属片11(21、31)及短路金属臂13 (或23或33)耦合得以工作于一较 高工作频率,同时通过调整间隙15(25、35)的形状、尺寸以调整该多频天线的第一及第二 频带的频率飘移和匹配,以实现适当的无线区域或广域网络系统频带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天线,其包括具有一边缘及一接地点的接地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金属片、自接地金属片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辐射金属片、位于第一辐射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之间的短路金属臂及具有传输信号的中心导线及外层接地导体的馈入同轴传输线,所述边缘上设有一短路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金属片工作于第一工作频带,第二辐射金属片工作于第二工作频带,所述短路金属臂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辐射金属片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短路点,且该短路金属臂上设有一馈入点,所述中心导线连接至该馈入点,外层接地导体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点,第一辐射金属片沿着远离第二辐射金属片的方向延伸,第一辐射金属片、第二辐射金属片及短路金属臂共同形成一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频天线,其包括具有一边缘及一接地点的接地金属片、与接地金属片间隔设 置的第一辐射金属片、自接地金属片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辐射金属片、位于第一辐射金 属片与接地金属片之间的短路金属臂及具有传输信号的中心导线及外层接地导体的馈入 同轴传输线,所述边缘上设有一短路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金属片工作于第一工作 频带,第二辐射金属片工作于第二工作频带,所述短路金属臂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辐射金属 片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短路点,且该短路金属臂上设有一馈入点,所述中心 导线连接至该馈入点,外层接地导体连接至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点,第一辐射金属片沿着远 离第二辐射金属片的方向延伸,第一辐射金属片、第二辐射金属片及短路金属臂共同形成 一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金属片为弯折成L形的 矩形金属片,其包括自所述接地金属片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及与接地金属片平行的第 二部分,且第一部分与所述短路金属臂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辐射金属 片位于同一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金属片为一位于纵长方 向上的矩形金属片,其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短路金属臂。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俊铭谷柏冈苏纹枫曾宪圣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