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解C9+混合组分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032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裂解C9+混合组分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方法;以C9+混合组分和氢气为原料,在温度为30~90℃,压力2.0~4.5MPa,原料油空速1.0~4.5h-1,氢/油体积比为100~400∶1,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使原料油中的双烯烃、芳基烯烃类、双环戊二烯不饱和组分转化成饱和烃类;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5~25%的镍或其氧化物;0.1~0.5%的硼或其氧化物;0.5~2.5%的锂或其氧化物;余量载体氧化铝;在温度40℃,原料双烯值由8.42gI2/100g油下降到1.0gI2/100g油以下,原料溴价由33.29gBr2/100g油下降到28.0gBr2/100g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裂解C9+混合组分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方法。
技术介绍
乙烯装置中裂解C9+(碳九及其以上,下同)的综合利用是提高装置经济效益的 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工业上用于裂解C9+选择加氢用催化剂主要是Pd系或Ni系催化剂。 由于各乙烯装置裂解原料和裂解条件的差异,各装置裂解原料组成相差较大,特别是双烯、 胶质以及As、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会导致操作工况恶化,Pd系催化剂容易失活。因 此,尽管传统的Pd系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尤其对含As较高的原料,Pd系催化剂往往很难满足在较苛刻的工况条件下长期稳定 运行的需要。M基催化剂的耐As性能和低温稳定性使其在选择性加氢工艺中具有重要的 用途,因此,Ni基催化剂在取代Pd系催化剂应用于裂解C9+选择性加氢具有良好的前景。 C9+(碳九及其以上)富含不饱和组分,双烯高,易聚合,胶质(二烯烃及苯乙烯等不饱和组 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高,重组分多,稳定性差,加氢放热量大、生焦速度 快等特点,使催化剂很快失活,因而催化剂不得不频繁活化和再生。中国专利CN 1644656A中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裂解C9+混合组分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9+混合组分和氢气为原料,在反应入口温度为30~90℃,反应压力为2.0~4.5MPa,新鲜原料油空速为1.0~4.5h↑[-1],氢/油体积比为100~400∶1的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使原料油中的双烯烃、芳基烯烃类、双环戊二烯不饱和组分转化成饱和烃类;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a)5~25%的镍或其氧化物;b)0.1~0.5%的硼或其氧化物;C)0.5~2.5%的锂或其氧化物;d)余量载体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在铝溶胶、拟薄水铝石或薄水铝石溶胶中加入含锂组分得到Li/Al↓[2]O↓[3]均相混合物;混合均匀的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解C9+混合组分选择性催化加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9+混合组分和氢 气为原料,在反应入口温度为30 90°C,反应压力为2. 0 4. 5MPa,新鲜原料油空速为 1.0 4. 51Γ1,氢/油体积比为100 400 1的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使原料油 中的双烯烃、芳基烯烃类、双环戊二烯不饱和组分转化成饱和烃类;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a)5 25%的镍或其氧化物;b)0. 1 0. 5%的 硼或其氧化物;C)0. 5 2. 5%的锂或其氧化物;d)余量载体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在铝溶胶、拟薄水铝石或薄水铝石溶胶中加入含锂组分得到LiAl2O3均相混合物;混 合均勻的载体经室温自然干燥后900 1100°C焙烧8小时;或通过已经成型的催化剂载体 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佑富谭振明邹士应晁会霞廖斌方义闫桂玲闫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