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955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若干弹性端子,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有固持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尾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以及连接接触部与尾部并组装在固持槽内的连接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有关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电路板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9年4月9日公开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 US2009/0093136A1号所揭示的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若干 金属导电片以及位于金属导电片后方的若干弹性端子,该弹性端子包括焊接至电路板上的 尾部以及突伸在电路板上方的接触部。该连接器直接在电路板上设置金属导电片代替导电 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这样节约了制造成本,另外,由于电路板的厚度较小,因此可进 一步减小连接器的体积。然而,由于该若干弹性端子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焊接时需要将 每一根弹性端子分别焊接至电路板,不利于准确定位,而且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弹性端 子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时容易发生变形。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弹性端子在焊接至电路板时准确定位的连 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 对接,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若干弹性端子,其中,所 述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有固持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 尾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以及连接接触部与尾部并组装在固持槽内的连接 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弹性端子的连接部先组装在 绝缘块的固持槽内,可实现成排定位弹性端子,不仅便于弹性端子在焊接至电路板上时的 准确定位,而且可防止弹性端子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时发生变形。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器100包括电路板1、安装在电路板1上的弹性端子2、绝缘块3、以及包覆绝缘块3与电路板1的外壳4。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电路板1包括主体部10以及自主体部10前端向前延伸 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对接的对接部11。主体部10的上表面镶埋成型有排布成一 排的若干金属焊接片12。对接部11的上表面镶埋成型有排布成一排的若干金属导电片13 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对接部11在金属导电片13的后方设有排布成一排的若干上下贯 通的收容槽14。 弹性端子2包括焊接在电路板1的金属焊接片12上的尾部23、收容在电路板1的 收容槽14内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21以及连接接触部21与尾部23的连接 部22。弹性端子2的接触部21收容在收容槽14内并凸出电路板1的上表面,收容槽14可 保证接触部21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接触部21的弹性。弹性端子2的连接部22自 接触部21的后端向上弯折后再向后延伸,弹性端子2的尾部23自连接部22的后端向下弯 折后再向后延伸。绝缘块3上设有固持槽32,弹性端子2的连接部22组装在绝缘块3的 固持槽32内,连接部22的两侧设有若干突起225与绝缘块3上的固持槽32相配合,从而 可将连接部22更好地固持在绝缘块3上。绝缘块3的前端设有若干收容接触部21的开槽 33,不仅为接触部21的上下移动提供空间,而且可将接触部21的移动空间限制在开槽33 内从而防止接触部21过度变形。弹性端子2与金属导电片13的排布符合USB3. 0传输标 准,弹性端子2的接触部21与金属导电片13共同排布于对接部11的上方且分别排布成前 后不同的两排,其中,金属导电片13排布在前排,弹性端子2的接触部21排布在后排。 外壳4包覆在电路板1及绝缘块3外围,外壳4上设有收容电路板1及绝缘块3 的收容空间42,从而可将绝缘块3及电路板1更好地固持在一起。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器100直接在电路板1上设置金属导 电片13及弹性端子2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 一方面,由于金属导电片13直接嵌入电路板 1上代替导电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这样不仅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由于嵌入电路板1 上的金属导电片13不易变形,充分保证了连接器100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电路板1的 厚度较小,因此,可降低连接器100的厚度,使连接器100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本技术的连接器100在将弹性端子2焊接在电路板1上之前,先将弹性端子 2的连接部22组装在绝缘块3的固持槽32内,如此设置,可实现成排定位弹性端子2,不仅 便于弹性端子2的焊接部23在焊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而且可防止弹性端子2在与对接连 接器相对接时其连接部23发生变形。 本技术的连接器100不仅可以是插头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也可以用在移动 存储装置上。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 范围,即凡是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若干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有固持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尾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以及连接接触部与尾部并组装在固持槽内的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若干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有固持槽,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尾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弹性接触部以及连接接触部与尾部并组装在固持槽内的连接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 前延伸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所述弹性端子的接触部突伸在对接部的上方。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对接部上表面设有若干与 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金属导电片。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片与弹性端子的接触部分 别排布成前后不同的两排,且金属导电片排布在前排,接触部排布在后排。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升何家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