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克文专利>正文

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128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它是将混凝土混合干料上料机、混凝土搅拌机、供水系统、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全部装置均安装在车架上。车架下端设置与轨道相匹配的轨道轮,车架的四角设置四只支腿油缸。搅拌机为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实现混凝土从干料输送、供水、搅拌到输送的连续工作,设备小巧灵活,上下井、工作移动不需对设备进行折装,在轨道上随时工作,随时移动,施工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山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在矿山隧道、煤矿井下混凝土建筑施工时,所使用的体积小、移动灵活的混凝土搅拌充填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混凝土建筑施工越来越复杂,如煤矿井下沿空留巷、回填 开采等无煤柱开采工艺,均需进行混凝土充填施工。需要体积较小、移动灵活、安装方便,既 能搅拌又能输送混凝土的施工设备。 目前矿用混凝土设备均为现有混凝土输送泵和间隙式搅拌机的简单组合产品,设 备庞大,安装总高达3. 5到4米,只能固定安装施工,有时安装时还需对空间进行扩大,无法 移动,移动时必须重新安装;也有厂家将混凝土输送泵解体成输送单元和动力单元两个部 分,高度有所降低,但安装总长太长,长度达8到9米,甚至15米以上,仍不便安装移动,移 动时仍须重新安装;且间隙式搅拌机要对供料、供水进行计量配比,由于井下空间限制,无 法安装这些设备,导致井下混凝土施工困难,工作量大等问题。设备缺点是只能固定使用, 上下井、移动时需要重新折卸组合安装、操作设备繁琐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它是将混 凝土混合干料上料机、混凝土搅拌机、供水系统、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控制 系统全部装置均安装在车架上。车架下端设置与轨道相匹配的轨道轮,车架的四角设置四 只支腿油缸。搅拌机为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实现混凝土从干料输送、供水、混凝土 搅拌到成品混凝土输送连续工作。设备小巧灵活,上下井、工作移动不需对设备进行折装, 在轨道上随时工作,随时移动。 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包括 混凝土混合干料上料机、搅拌机、供水系统、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系 统;其特征在于以上所述的全部装置均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的车架下端设置与轨道相匹 配的轨道轮,车架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牵引环和后牵引环,车架的四角设置四只支腿油缸; 所述的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输送液压泵组和搅拌液压泵组。 所述的上料机为螺旋输送机,上料机通过后支架倾斜安装在车架的后上部,上料机高端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上方,上料机低端设置进料斗;与上料机连接的上料马达为液压马达,上料马达通过油管、控制系统与搅拌液压泵组连接。 所述的搅拌机为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该机通过前支架安装在车架的前上部,搅拌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成品混凝土输料系统中输送料斗的上方;搅拌机的上部设置供水系统;所述的供水系统通过水泵与机外的水源连接,供水系统上均布多只喷咀;搅拌机上搅拌马达通过油管和控制系统与搅拌液压泵组连接。 所述的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为卧式双输料缸式混凝土输送机,该机沿车架纵向布置,并安装在车架上。 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1、本设备小巧灵活,上下井、工作移动不需对设备进行折装; 2、在轨道上随时工作,随时移动; 3、实现混凝土从干料输送、搅拌到输送的连续工作,操作简单、易控; 4、施工占地面积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上料马达,2、进料斗,3、上料机,4、搅拌马达,5、水泵,6、供水系统,7、手动 润滑泵,8、搅拌机,9、液压油箱,10、输送阀组,11、支腿油缸,12、后牵引环,13、 S管分配阀, 14、输送料斗,15、前牵引环,16、S阀油缸,17、输送料缸,18、轨道轮,19、车架,20、控制系统, 21、前支架,22、连接水箱,23、液动润滑泵,24、输送液压泵组,25、控制阀组,26、输送油缸, 27、搅拌液压泵组,28、搅拌阀组,29、搅拌电机,30、输送电机,31、后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包括混凝土混合干料上料机 3、搅拌机8、供水系统6、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系统20。其特征在于 以上所述的全部装置均安装在车架19上;所述的车架19下端设置与轨道相匹配的轨道轮18,车架19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牵引环15和后牵引环12,车架19的四角设置四只支腿油缸 11 ;所述的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输送液压泵组24和搅拌液压泵组27。 本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干料放入进料斗2,通过上料马 达1驱动螺旋上料机3将干料匀速输送给搅拌机8,搅拌马达4驱动搅拌机8进行搅拌,供 水系统6向搅拌机8内匀速供水,将混凝土干料搅拌成可输送混凝土,通过搅拌机8的出料 口进入输送料斗14。两支输送油缸26带动输送料缸17内的活塞往复运动,一支输送料缸 17将输送料斗14内的混凝土吸入,同时另一支输送料缸17将吸入的混凝土通过S管分配 阀的通路将混凝土通过管道压送到浇注点。所有机构动作由动力系统驱动液压系统实现, 各动作的协调工作由控制系统20实现;润滑系统对各运动副进行润滑;行走系统可以使设 备在矿用轨道上随时移动,工作时由四个液压支腿保持设备稳定。 由于搅拌机8为连续式搅拌机,螺旋输送机3可连续均匀给料,供水系统6可连续 均匀供水,实现混凝土搅拌连续工作,通过控制供水量的大小可控制混凝土塌落度,使设备 从混凝土干料进入到混凝土输送到浇注点实现连续工作;不需要对干料和供水的计量与配 比,只控制供水量大小。操作简单、易控,施工占地面积小 输送系统主要由S管分配阀13、输送料斗14、两支S阀油缸16、两支输送料缸17、 连接水箱22、两支输送油缸26组成。连接水箱22将两支输送料缸17和两支输送油缸26 连接起来,保持输送料缸17与输送油缸26同轴,工作时连接水箱22内加水冷却。前支架 21骑跨两支输送料缸17与车架19上平面连接。 前支架21右侧安装液压油箱9,液压油箱9为长方体,与车架19上平面连接,内 侧与前支架21右侧连接;前支架21左侧下方安装控制系统20,控制系统20底面与车架19 上平面连接;前支架21左侧上平面安装水泵5 ;输送电机30安装在输送油缸26右侧的车 架19上平面上,输送液压泵组24由法兰连接件与输送电机30连接;搅拌电机29安装在输 送油缸26左侧的车架19上平面上,搅拌液压泵组27由法兰连接件与输送电机29连接;后 支架31骑跨搅拌电机29和输送电机30与车架19上平面连接。 搅拌机8为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外形为长方体部件,纵向安装在前支架 21上,布置在输送系统前上方,出料口在输送料斗14上部,搅拌机8出料直接进入输送料斗 14 ;上料系统2、3纵向安装在后支架31上,中轴线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螺旋输送机出料口 与搅拌机8进料口连接;搅拌机纵平面、上料系统纵平面与输送系统的纵平面安装在同一 个纵平面内;供水系统6安装在搅拌机8上,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液动润滑泵23安装在连 接水箱22的左侧,手动润滑泵7安装在搅拌机8上;后支架31上安装有液压控制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包括:混凝土混合干料上料机(3)、搅拌机(8)、供水系统(6)、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系统(20);其特征在于:以上所述的全部装置均安装在车架(19)上;所述的车架(19)下端设置与轨道相匹配的轨道轮(18),车架(19)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牵引环(15)和后牵引环(12),车架(19)的四角设置四只支腿油缸(11);所述的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输送液压泵组(24)和搅拌液压泵组(2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包括混凝土混合干料上料机(3)、搅拌机(8)、供水系统(6)、成品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控制系统(20);其特征在于以上所述的全部装置均安装在车架(19)上;所述的车架(19)下端设置与轨道相匹配的轨道轮(18),车架(19)前、后端分别设置前牵引环(15)和后牵引环(12),车架(19)的四角设置四只支腿油缸(11);所述的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输送液压泵组(24)和搅拌液压泵组(27)。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矿井用混凝土搅拌充填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3) 为螺旋输送机,上料机(3)通过后支架(31)倾斜安装在车架(19)的后上部,上料机(3)高 端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机(8)的进料口上方,上料机(3)低端设置进料斗(2);与上料机 (3)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克文
申请(专利权)人:邵克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