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微通道板的单丝束排丝模具。
技术介绍
过去由于制造的微通道板孔径较大,用两次拉丝法拉制时,由于第一次拉出的单 纤维直径较粗,将数万上千根单纤维规则排列在现有技术的模具中并不十分困难,出现多 排丝或漏排和错排的机率不多。但随着各种象增强仪和测试仪性能的提高,要求微通道板 的孔径越来越小,单位面积内通道孔数(象素)随孔径的减小成二次方增加,单纤维越来越 细,规则排列在现有技术的模具内已很困难,一旦排错或捆扎不好,复式纤维形状难以保证 成正六角形,特别是顶角变形严重。用这种复丝排出的屏就无法达到要求,往往造成大量废 PΡΠ O现有技术的用于制造微通道板的单丝束排丝模具如图1所示,它结构较简单,仅 由两部分组成,即由上模1和底模2组成。上模1有两块一样的组成个正六角形,底模2可 在规道3上前后移动,当单丝排完后,在两个模具间用细棉线将丝扎紧。这种模具由于底 模2的尺寸无法调节,如果单丝的尺寸没有精确计算好,或纤维的尺寸精度不理想,在排最 底下一层丝时,很难凑成一个整数,等排一根显得宽松,多排一根有进不去,结果造成用线 捆扎时,辖内发生移动和错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微通道板的单丝束排丝模具,包括左上模、右上模、底模、移动轨道;底模滑动连接在移动轨道上,左上模与底模卡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下模和调节螺钉;活动下模滑动连接在底模上,并与右上模卡接配合;调节螺钉转动连接在底模上,其一端与活动下模接触配合;左上模、右上模、底模、活动下模配合可围成一个横截面为六边形的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微通道板的单丝束排丝模具,包括左上模、右上模、底模、移动轨道;底模滑动连接在移动轨道上,左上模与底模卡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下模和调节螺钉;活动下模滑动连接在底模上,并与右上模卡接配合;调节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缪坤治,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