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6999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液压驱动领域,提供了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主要由一个整体式阶梯形缸筒8、分段式活塞(前活塞4、中间活塞16、后活塞19)、特殊的密封导向系统及特殊的气体防护系统组成。作为伺服控制运动的液压缸装置,位移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2、电液伺服阀等控制检测元件和液压缸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液压伺服运动;作为传动液压缸装置,电磁换向阀和液压缸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液压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缸具有多种安装方式,结构简单,使用零件少,没有常规的活塞杆和活塞杆密封,不存在活塞杆的磨损,有着良好工作性能和长久的使用寿命,在温度较高有粉尘和蒸汽的环境中能长期稳定的工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技术背景液压缸装置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装在圆柱形缸筒内部的活塞、伸出缸体外部的活塞 杆、前后缸盖以及密封件。密封件有动密封和静密封。静密封防止液体从缸盖处向外泄漏, 活塞动密封防止液压缸两个油腔之间的泄漏,活塞杆动密封防止液体从活塞杆处向外泄漏。 往复运动的活塞杆和密封件会产生摩檫磨损,这种摩檫磨损随着压力波动和使用时间的延长 而加剧。液压缸活塞杆短行程快速往复运动时, 一般是活塞杆先磨损,动密封先失效。液体 从活塞杆处向外泄漏,液压缸不能继续使用。缸盖处的静密封也会因密封处间隙过大密封件 在交变冲击压力下被挤出沟槽而损坏,长期使用也会因密封件老化变质而损坏,造成液体向 外泄漏。液体的外泄使周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旨在解决现有 的液压缸装置的活塞杆及其动密封的摩檫磨损易造成动密封的失效,带来液压缸装置使用寿 命短、不可靠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包括缸筒、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分别装在缸 筒前后端的前缸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包括缸筒、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分别装在缸筒前后端的前缸盖(2)和后缸盖(1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为整体式阶梯形缸筒(8);所述活塞为由前活塞(4)、中间活塞(16)、后活塞(19)组成的分段式活塞,所述中间活塞(16)装于所述缸筒(8)内直径最小的一段腔体内;所述装置还包括由前活塞导向环(6)、前活塞主密封(7)、前活塞副密封(5)、中间活塞导向环(18)、中间活塞密封(17)、后活塞导向环(10)、后活塞主密封(11)、后活塞副密封(12)及O形密封圈(3)组成的密封导向系统,装于所述缸筒(8)上的控制阀门(9),设于所述控制阀门(9)上的进油接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包括缸筒、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分别装在缸筒前后端的前缸盖(2)和后缸盖(1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为整体式阶梯形缸筒(8);所述活塞为由前活塞(4)、中间活塞(16)、后活塞(19)组成的分段式活塞,所述中间活塞(16)装于所述缸筒(8)内直径最小的一段腔体内;所述装置还包括由前活塞导向环(6)、前活塞主密封(7)、前活塞副密封(5)、中间活塞导向环(18)、中间活塞密封(17)、后活塞导向环(10)、后活塞主密封(11)、后活塞副密封(12)及O形密封圈(3)组成的密封导向系统,装于所述缸筒(8)上的控制阀门(9),设于所述控制阀门(9)上的进油接头(23)和回油接头(24),所述缸筒(8)和分段式活塞及其密封形成前封闭油腔(A)和后封闭油腔(B),所述控制阀门(9)交替控制所述进油接头(23)的进油口(P)和回油接头(24)的回油口(T)与所述油腔(A)和油腔(B)相通。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段式活塞双作用短行程液压缸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由进气口 (CA)、进气接头(14)、前气腔(Al)、后气腔(Bl)及 连通所述前气腔(Al)和后气腔(Bl)的通气孔(20)组成的气体防护系统,所述进气接头 (14)设于所述缸筒(8)上,所述前气腔(Al)位于前活塞(4)的左端面与前缸盖(2) 的右端面之间,所述后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