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稳定炉压的蓄热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200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稳定炉压的蓄热烧嘴,主要由烧嘴砖(1)、蓄热室(5)、高温段蓄热体(2)、中温段蓄热体(3)、低温段蓄热体(4)、空气或煤气导管(7)、烧嘴外板(6)组成,其特征在于:高温段蓄热体(2)、中温段蓄热体(3)、低温段蓄热体(4)内的气流通道组合为渐缩正方孔,高温段蓄热体(2)最热端的通道面积是低温段蓄热体(4)最冷端的通道面积的3.5~5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有技术出现的炉内压力高,烟气排出困难的问题,稳定了炉内压力,保证了蓄热烧嘴的换热效果,同时降低了引风机压力,节约了电耗,避免了烧嘴与炉体安装缝处冒火现象,提高了炉体及烧嘴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炉窑加热及铁水罐、钢包烘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稳 定轧钢加热炉炉压的蓄热烧嘴。
技术介绍
随着蓄热燃烧技术在冶金炉窑的应用,采用蓄热烧嘴的燃烧方式在轧钢加热炉 上普遍应用。具体的方法为在炉体的两侧墙上对应安装多对蓄热烧嘴,每一个烧嘴内 装有蜂窝蓄热体,蓄热体内气流通道一般为2mm*2mm的方形孔,壁厚为1mm。每一对 烧嘴为一个燃烧换向系统,当其中的一个烧嘴进行燃烧时,冷煤气或空气通过蓄热体被 快速预热到1000°C,然后通过前面的烧嘴砖喷入炉内进行燃烧。同时,对面的烧嘴关闭 煤气或空气管路的切断阀,打开烟气管路的快速切断阀,该烧嘴就变成排烟通道。在引 风机的吸力下高温烟气进入烧嘴,将热量快速的转换到蓄热体,然后烟气温度降到150°C 以下排出。蓄热烧嘴由于换热性能高、单体控制灵活,适合在轧钢加热炉上推广应用。蓄热烧嘴关键技术为其中蓄热室内的蓄热体结构,其直接影响供入炉内的煤 气、助燃空及炉内高温烟气排出的顺畅,从而决定整个加热炉的蓄热和换热效果以及炉 压稳定。现有蓄热烧嘴技术大都采用内孔为2ιηιη*2_的方形孔、壁厚为Imm的蜂窝状 蓄热体,将蓄热体小块摆满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稳定炉压的蓄热烧嘴,主要由烧嘴砖(1)、蓄热室(5)、高温段蓄热体(2)、中温段蓄热体(3)、低温段蓄热体(4)、空气或煤气导管(7)、烧嘴外板(6)组成,其特征在于:高温段蓄热体(2)、中温段蓄热体(3)、低温段蓄热体(4)内的气流通道(8)组合为渐缩正方孔,高温段蓄热体(2)最热端的通道面积是低温段蓄热体(4)最冷端的通道面积的3.5~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稳定炉压的蓄热烧嘴,主要由烧嘴砖(1)、蓄热室(5)、高温段蓄热体 (2)、中温段蓄热体(3)、低温段蓄热体(4)、空气或煤气导管(7)、烧嘴外板(6)组成, 其特征在于高温段蓄热体(2)、中温段蓄热体(3)、低温段蓄热体(4)内的气流通道 (8)组合为渐缩正方孔,高温段蓄热体(2)最热端的通道面积是低温段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丽娣马光宇徐烈山张天赋贾振刘常鹏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