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739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底壳下端带有安装脚,底壳的一端开有堵孔板孔,安装脚与底壳的外夹角为45度。底壳开有堵孔板孔的一端,底壳和堵孔板孔连接处为垂直带小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转辙机的安装脚与底壳连接强度高,整机体积小的电动转辙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变轨道道岔方向的电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转辙机是一种用来改变轨道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并通过转换接 触点来反映道岔位置的设备,适用于厂矿的地面和井下电气集中站场。现有电动转辙机 的安装脚与电动转辙机底壳连接采用直角连接,强度差。底壳开堵孔板孔的一端采用圆 弧结构设计,使得整机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电动转辙机的安装脚与底 壳连接强度高,整机体积小的电动转辙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底壳下端带有安装脚,底壳的一端开有堵孔板孔, 所述的安装脚与底壳的外夹角小于90度。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所述的安装脚与底壳的外夹角为45度。—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所述的底壳开有堵孔板孔的一端,底壳和堵孔板孔 连接处为垂直带小圆弧过渡。本技术将原来安装脚与底壳连接采用直角连接方式,改进为45度角连接, 这样大大提高了安装角与底壳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使原安装脚的材料厚度由30mm 改为25mm,且仍然可以达到强度要求,节约了用材。底壳开有堵孔板孔的一端改为垂 直带小圆弧过渡结构设计,可以缩短电动转辙机整机的长度,同时更适合电机在减速器 下方左侧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转辙机纵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动转辙机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4,底壳4上设有上盖3,底壳4下端带有安装脚5,安 装脚5与底壳4的外夹角为45度;底壳4开有堵孔板孔6的一端,底壳4和堵孔板孔6 连接处为垂直带小圆弧过渡结构。本技术将原来安装脚5与底壳4连接采用直角连 接方式,改进为45°角连接,这样大大提高了安装脚5与底壳4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 可以使原安装脚5的材料厚度由30mm改为25mm,且仍然可以达到强度要求,节约了用 材。底壳4开有堵孔板孔6的一端改为垂直带小圆弧过渡结构设计,可以缩短电动转辙 机整机的长度,同时更适合电机1在减速器2下方左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底壳下端带有安装脚,底壳的一端开有堵孔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脚与底壳的外夹角小于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底壳下端带有安装脚,底壳的一端开有堵孔板孔,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脚与底壳的外夹角小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转辙机底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臻诸葛战斌程运安陆阳徐自军胡敏鲍红杰程磊唐大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