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307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在巷道的一端固定设置可正、反转的绞车,在机头端和机尾端的巷道底板上,分别锚固机头端导向轮和机尾端导向轮,牵引钢绳以所述机头端导向轮和机尾端导向轮为导向支撑,以绞车为牵引机构成可循环的牵引索,无轮矿车定位设置在牵引钢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实用、所需空间小,适合巷道空间不大、长度较长、且地形复杂的矿井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山机械,更具体地说尤其是用于小型设备零部件及材料运输 的矿井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绳轨道运输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煤矿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可分为有极 绳和无极绳运输两大类。在地势比较单一的斜巷中,利用有极绳运输,一般采用单绞车 沿倾斜巷道牵引矿车上行,矿车自溜向下运行的方式。但在地势起伏段比较多的矿井巷 道中,则必须采用多对绞车配合来回牵引,受绞车的盘绳的限制,增加了运输环节,造 成运输安全隐患多和对生产单位安全管理难度的加大,进而容易出不安全事故。同时在 地势较为复杂的巷道中,由于轨道难以铺设平稳,致使矿车在运行过程中颠簸而经常掉 道,造成生产事故。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煤矿尝试采用架空索道运输方式,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由于需要架设承载或牵引钢绳,对于顶板条件较差和地形较为复杂的矿井,显 然经济性较差和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 助运输装置,能够实现在多坡度、地形比较复杂的井下巷道中的安全、高效和低成本地 进行物料运输。本技术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在巷道的一端固定 设置可正、反转的绞车,在机头端和机尾端的巷道底板上,分别锚固机头端导向轮和机 尾端导向轮,牵引钢绳以所述机头端导向轮和机尾端导向轮为导向支撑,以绞车为牵引 机构成可循环的牵引索,无轮矿车定位设置在牵弓I钢绳上。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巷道底板上,间隔设置为所述钢绳提供支撑的支撑地滚。在所述绞车和无轮矿车之间设置防干扰钢绳导向架。所述钢绳导向架是在矩形框架中设置可转动的辊轴,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滚 和位于横滚一端的竖滚,牵引钢绳由竖滚限位在两根横滚的外侧。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实用、所需空间小,适合巷道空间不大、长度较 长、且地形复杂的矿井使用。2、本技术的“柔性”体现在运输系统不需通过增加布置牵引绞车的方式 来适应坡度变化多和地形复杂的巷道,利用一部绞车的正反转,即可实现矿车的往返运 行;通过牵引端和机尾端安装导向滑轮,结合锚固在坡度变化处的地滚子,实现牵引钢 绳的导向和循环回收,从而能够适应所有复杂地形的井下巷道运输条件,大大提高了在地形复杂巷道中物料运输的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3、本技术中设置钢绳导向架,解决了钢绳循环回收过程中容易“咬绳”的 干扰。4、本技术采用无轮矿车,大大简化了系统构成,降低了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可循环的牵引索结构示意图。图&为本技术中钢绳导向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中钢绳导向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设置在巷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Ia机头端导向轮、Ib机尾端导向轮、2绞车、3钢绳导向架、4无轮 矿车、5牵引钢绳、6支撑地滚、7巷道顶板、8巷道底板、9矩形框架、10横滚、11竖滚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图2b和图3,本实施例中,在巷道的一端固定设置可正、反转 的绞车2,在机头端和机尾端的巷道底板上,分别锚固机头端导向轮Ia和机尾端导向轮 lb,牵引钢绳5以机头端导向轮Ia和机尾端导向轮Ib为导向支撑,以绞车2为牵引机构 成可循环的牵引索,无轮矿车4定位设置在牵引钢绳5上。具体实施中,在巷道底板8上,可以间隔设置为钢绳5提供支撑的支撑地滚6, 支撑地滚6用于在遇到坡度较大的斜坡时,钢绳5通过支撑地滚6实现改向。图&和图2b所示,在绞车2和无轮矿车4之间设置防干扰钢绳导向架3,用于 防止钢绳循环回收过程中出现咬绳现象,钢绳导向架3是在矩形框架9中设置可转动的辊 轴,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横滚10和位于横滚一端的竖滚11,牵引钢绳5由竖滚11限位在 两根横滚10的外侧,由横滚10和竖滚11对牵引钢绳5共同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使用时,绞车2采用正、反转的方式使无轮矿车4在巷道两端往返运行运输物 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在巷道的一端固定设置可正、反转的绞车(2),在机头端和机尾端的巷道底板(8)上,分别锚固机头端导向轮(1a)和机尾端导向轮(1b),牵引钢绳(5)以所述机头端导向轮(1a)和机尾端导向轮(1b)为导向支撑,以绞车(2)为牵引机构成可循环的牵引索,无轮矿车(4)定位设置在牵引钢绳(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在巷道的一端固定设置可正、 反转的绞车( ,在机头端和机尾端的巷道底板(8)上,分别锚固机头端导向轮(Ia)和机 尾端导向轮(Ib),牵引钢绳(5)以所述机头端导向轮(Ia)和机尾端导向轮(Ib)为导向 支撑,以绞车⑵为牵引机构成可循环的牵引索,无轮矿车⑷定位设置在牵引钢绳(5)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采掘巷道后路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巷道底板 (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聚才陈清华杨振洲陈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