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过程中分步加碳制备镍基合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43433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熔炼过程中分步加碳制备镍基合金的方法,在坩埚中依次装入Ni总量的66~70%、C总量的16~20%、全部Co、全部Mo、全部Cr、剩余Ni,或将剩余Ni装入加料槽内;在加料槽中分隔装入C总量的16~20%、剩余C、V-Al、Al、Ti、CrB和Zr;精炼期加入C总量的16~20%,合金化期加入剩余C,待C全熔后,依次加入V-Al、Al和Ti,冷却处理后升温浇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加入技术能够使合金中的气体含量降低,从而降低铸件成型过程中因合金气体含量高导致的疏松等缺陷的出现,在保证C元素的脱氧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实现合金元素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镍基合金
,具体涉及熔炼过程中分步加碳制备镍基合金的方 法。
技术介绍
镍基合金熔炼过程中C元素的加入,均采用熔炼过程中部分C元素直接装入坩埚 内,该部分C元素主要起到合金熔炼过程中的脱氧作用,有利于合金中气体的排除,降低合 金中的气体含量。而当合金中含有Cr元素时,合金中的Cr元素首先装入坩埚内将与装入 的C元素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物,从而降低合金中C的脱氧能力,如果装入坩埚中的C含量过 高,将直接影响合金中C的化学成分的控制,增加成分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镍基合金熔炼过程中C元素的加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种,达到提高C元素控制精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熔炼的镍基合金为K417G合金,其成分如表1所示。表1 K417G合金化学成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炼过程中分步加碳制备镍基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如下:(1)装炉在坩埚中由下至上,依次装入Ni总量的66~70%、C总量的16~20%、全部Co、全部Mo、全部Cr和剩余Ni,或将剩余Ni装入加料槽内;在加料槽中分隔装入C总量的16~20%、剩余C、V-Al、Al、Ti、CrB和Zr;(2)合金的熔化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当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度≤0.67Pa时,开始升温,控制升温速率为5~10℃/min,至炉料熔化;当炉料熔化后,将加料槽内的Ni加入到坩埚中;(3)合金的精炼当合金化清后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度≤1.33Pa时,以10~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精炼温度1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熔炼过程中分步加碳制备镍基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如下(1)装炉在坩埚中由下至上,依次装入Ni总量的66~70%、C总量的16~20%、全部Co、全部Mo、全部Cr和剩余Ni,或将剩余Ni装入加料槽内;在加料槽中分隔装入C总量的16~20%、剩余C、V Al、Al、Ti、CrB和Zr;(2)合金的熔化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当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度≤0.67Pa时,开始升温,控制升温速率为5~10℃/min,至炉料熔化;当炉料熔化后,将加料槽内的Ni加入到坩埚中;(3)合金的精炼当合金化清后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度≤1.33Pa时,以10~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精炼温度1520~1540℃,精炼时间20~30min,精炼至第8~10min时加入C总量的16~20%,并缓慢倾动坩埚2~3次;(4)合金的冷冻处理精炼结束,停电降温至常温进行冷冻处理,时间2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丽华吴庭宝王铁军倪伟贾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