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型显示模块及其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887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及其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其中透光型显示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板件组合、一支撑结构及至少一电路板,每一发光板件组合包括:一透明板件、多个线路,其设置于透明板件上并于透明板件上汇集形成至少一第一导接部、以及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透明板件上并与多个线路电性连接,而支撑结构用以支撑发光板件组合,电路板则设置于支撑结构上,且每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二导接部,其中,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通过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而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及其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包含 发光二极管(LED)的透光型显示模块及其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已普遍应用于照明设备或如广告看板 等显示装置。而为了达到较佳的宣传效果,此类广告看板常设置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或玻 璃帷幕,然而,现有用以承载发光二极管的板件主要为电路板,由于电路板无法透光,因此 若设置于建筑物的玻璃帷幕上时,会影响玻璃帷幕的透光性及采光效果,为了克服相关问 题,将发光二极管设置于透明材质上的技术便因应而生。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透光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公知透光型显 示装置1包括发光板件组合10及电路板12,发光板件组合10具有透明板件101、多条线路 102及多个发光二极管103,其中发光二极管103与线路102电性连接,而为了让发光板件 组合10及电路板12此两独立板件可彼此结构连接及电性连接,透光型显示装置1还包括 多个连接软板11,其两端分别与线路102和电路板12电性连接,而控制装置及电源供应装 置(未图示)再与电路板12连接并透过连接软板11与多个线路102相连,以提供发光二 极管103所需的电力并控制发光二极管103的开关,使透光型显示装置1可显示预设的图 案或文字。由于连接软板11为软性材质,故可配合需求加以弯折而隐藏,以避免影响透明 板件101的透光效果。然而,此公知的透光型显示装置1必须将多个连接软板11逐一搭接于线路102,再 逐一与电路板12相连,不但组装过程繁琐,也有拆解维修不便的困扰,且由于连接软板11 容易受外力影响而松脱,一旦任一连接软板11未能确实连接线路102及电路板12,便可能 无法驱动发光二极管103而影响透光型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此外,公知透光型显示装 置1的连接软板11数量众多,不但整理不易,且若无法妥当整收而隐藏时,也有影响透光型 显示装置1的整体外观及干扰透明板件101的透光效果之虞。又公知透光型显示装置1固 然可扩充多组发光板件组合10,然而其是以单一电源供应装置(未图示)供应整个透光型 显示装置1所需的电力,是以设置于远离电源供应装置的发光板件组合10便会因供电路径 较长而产生较大的损耗,进而降低透光型显示装置1的整体亮度。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及其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以克服公 知技术的诸多缺陷,实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及其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其中 透光型显示模块的发光板件组合的线路于透明板件上直接汇集形成第一导接部,电路板设 置于支撑结构上以构成一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且电路板设有第二导接部,而发光板件 组合的第一导接部是于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时直接或间接地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以避免公知使用连接软板连接电路板及发光板件组合的种种不便。此外, 当本专利技术的透光型显示模块扩充多组发光板件组合时,还可因应配置多个电源供应装置, 以利用邻近于每一发光板件组合的对应的电源供应装置来进行供电,以缩短供电路径,进 而减低公知因使用单一电源供应装置而拉长供电路径所造成的损耗,以避免影响透光型显 示模块的整体亮度。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其包括至 少一发光板件组合,每一该发光板件组合包括一透明板件;多个线路,其设置于透明板件 上,并于透明板件上汇集形成至少一第一导接部;多个发光元件,其设置于透明板件上并与 多个线路电性连接;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发光板件组合;以及至少一电路板,其设置于 支撑结构上,且每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二导接部;其中,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通过 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而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为金手指,而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 导接部为金手指插接座,以使第一导接部于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时直接与第二 导接部对接而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及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为相 互对应的导电片,以使第一导接部于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时直接接触第二导接 部而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为导电片,而电路板的第二 导接部为金手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支撑结构还包括一容置槽,其用以容置部分的发光板件 组合;至少一第三导接部,其邻近于容置槽并对应于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设置;以 及至少一第四导接部,其一体成型地设置于支撑结构上且对应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并 透过埋设于支撑结构中的导电路径与第三导接部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支撑结构的第四导接部为金手指插接座,以对应容置电 路板的第二导接部并与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支撑结构的第三导接部为导电引脚,以使发光板件组合 的第一导接部于发光板件组合部分设置于支撑结构的容置槽中时与第三导接部接触,并透 过导电路径及第四导接部而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支撑结构还包括盖体,其覆盖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 部与支撑结构的第三导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透光型显示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电源供应装置及一控制装 置,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而当透光型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发光板件组合及多个电源供应装 置时,每一发光板件组合的多个发光元件由邻近该发光板件组合的对应的电源供应装置进 行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透明板件选自玻璃、石英玻璃、软性玻璃所组成的群体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多个线路以导电胶通过印刷热烘或涂布烧结而固设于透 明板件上,导电胶可为金属及非金属复合材质,而金属选自银、铜或钯所组成的群体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多个发光元件为多个发光二极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发光板件组合的透明板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第二表面, 多个线路及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 其应用于透光型显示模块,透光型显示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一第一导接部的一发光板件组 合,而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包括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发光板件组合;以及至少一电 路板,其设置于支撑结构上,且每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二导接部;其中,发光板件组合的 第一导接部通过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而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于发光板件组合的透明板件上直接将线路汇集形成与线 路电性连接的第一导接部,而电路板则设有第二导接部并配置于支撑结构的预设位置上而 组成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当发光板件组合配置于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合的支撑结构的 预设位置时,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便可直接或间接地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 接,换言之,本专利技术将公知的透光型显示装置模块化,以于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支撑结构上 的同时达成使发光板件组合的第一导接部与电路板的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的目的,是以不 但可省略公知连接软板的使用,还可简化组装步骤并避免公知采用连接软板所可能造成的 组装复杂、维修不便、成本较高及收纳不易等问题。此外,由于电路板固设于支撑结构上而共组成支撑结构及电路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其包括:至少一发光板件组合,每一该发光板件组合包括:一透明板件;多个线路,其设置于该透明板件上,并于该透明板件上汇集形成至少一第一导接部;多个发光元件,其设置于该透明板件上并与所述多个线路电性连接;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该发光板件组合;以及至少一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且每一该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二导接部;其中,该发光板件组合的该第一导接部通过该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而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透光型显示模块,其包括至少一发光板件组合,每一该发光板件组合包括一透明板件;多个线路,其设置于该透明板件上,并于该透明板件上汇集形成至少一第一导接部;多个发光元件,其设置于该透明板件上并与所述多个线路电性连接;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该发光板件组合;以及至少一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且每一该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二导接部;其中,该发光板件组合的该第一导接部通过该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而与 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显示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部为金手指,而 该发光板件组合的该第一导接部为对应该第二导接部的金手指插接座,以使该第一导接部 于该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时直接与该第二导接部对接而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显示模块,其中该发光板件组合的该第一导接部及该电 路板的该第二导接部为相互对应的导电片,以使该第一导接部于该发光板件组合设置于该 支撑结构上时直接接触该第二导接部而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型显示模块,其中该发光板件组合的该第一导接部为导电 片,而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部为金手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光型显示模块,其中该支撑结构还包括一容置槽,其用以容置部分的该发光板件组合;至少一第三导接部,其邻近于该容置槽并对应于该发光板件组合的该第一导接部设 置;以及至少一第四导接部,其一体成型地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且对应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导 接部,并透过埋设于该支撑结构中的一导电路径与该第三导接部电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型显示模块,其中该支撑结构的该第四导接部为金手指插 接座,以对应容置该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部并与该第二导接部电性连接,而该支撑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嘉明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伊必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