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4301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包括主轴颈、连杆颈以及连接两者的曲柄,所述曲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主轴颈和连杆颈轴心连线对称内凹的减重区,该减重区至少包括弧形凹入区,该弧形凹入区与相邻的减重区凹入面均为圆滑过渡,减重区与曲柄侧边的连接处为圆角光滑过渡。所述曲柄连接主轴颈或连杆颈的一面分别设有沿主轴颈和连杆颈轴心连线对称内凹的减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曲轴结构及燕尾槽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的减少曲轴的质量,提高曲轴平衡率,并且在整机运转过程中,获得较低的转动惯量,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减少噪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特别涉及发动机曲轴减重部分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关键的零件之一,由于曲轴承受着爆发压力、往复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承载情况非常复杂,弯扭变形严重,曲轴的不平衡转动及振动非常明显,因此曲轴平衡块能够起到一个保持平衡与减小回转不均匀性的作用。 现有曲轴平衡块的设计多为规则的平面设计,并且平衡块上没有相对应的减重设计,这样不利于减少曲轴的重量,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的整体重量,有悖于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因为重量的增加,加大了曲轴的转动惯量,最终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平衡, 增加了发动机的振动和提高了整机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目的在于通过合理的曲轴结构设计,最大化的减少曲轴的质量,提高曲轴平衡率,解决现有技术中曲轴重量大、转动惯性大以及动平衡不良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将减重区沿主轴颈和连杆颈轴心连线对称布置,提高动平衡性能,并且在减重区域采用圆滑过渡的方式,减少应力集中,更加完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方案是,设计一种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包括主轴颈、连杆颈以及连接两者的曲柄,所述曲柄两侧边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包括主轴颈、连杆颈以及连接两者的曲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主轴颈和连杆颈轴心连线对称内凹的减重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包括主轴颈、连杆颈以及连接两者的曲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主轴颈和连杆颈轴心连线对称内凹的减重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区至少包括弧 形凹入区,该弧形凹入区与相邻的减重区凹入面均为圆滑过渡,减重区与曲柄侧边的连接 处为圆角光滑过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减轻整体重量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入区包括不 同曲率的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所述第一弧形与第二弧形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怀军莫煜李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