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汽车车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02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4
本申请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车体及其制造方法,车体包括前机舱总成、地板总成及增程器总成,前机舱总成上设置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地板总成包括中通道,中通道设置有第三悬置,第三悬置分别与第一悬置和第二悬置在前后及上下方向间隔开。对地板总成坯料进行拉延成型加工以形成地板本体和中通道,并在中通道上形成储料凸包,对地板坯料进行整形加工,储料凸包的弧长与对应的弧形拐角的弧长相等。该结构及制造方法将装配位置公差缩小到2mm以内,降低行驶过程中增程器总成的振幅,车辆故障率降低20%,噪音降低3dB。采用该方法制造的增程器总成能够适配多种车型,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乘员舱空间增加170mm,系统模态提升至316Hz,增程器总成的支撑强度提高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车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能源可持续性的追求,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增程式汽车凭借其独特优势,如更长的续航里程、较低的能耗以及出色的驾驶体验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增程式汽车的关键构成中,增程器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车辆的发电核心,为车辆的电力供应提供坚实保障,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车的行驶表现和用户体验。

2、在现有技术中,增程器总成的安装结构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08702594u的专利文件提出了一种带启动机的集成式电机结构,其通过连接板将发动机输出端与电机壳体连接,转子支架前端与发动机输出轴端面相连。然而,该方案存在电机整体长度较长的缺陷,这不仅导致在车辆有限的前机舱空间内布置困难,还增加了整车重量,影响能源利用效率。另外,公开号为cn215971079u的专利文件,聚焦于增程式混动箱悬置结构,此专利尝试通过特定的悬置设计来解决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不足。该悬置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振动衰减,但由于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置包括衬套座、弹性件和内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衬套座内,所述内芯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内;所述内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螺栓的直径;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衬套座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腔,所述内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置包括衬套座、弹性件和内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衬套座内,所述内芯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内;所述内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螺栓的直径;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衬套座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腔,所述内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包括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之间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置还包括第二主板,所述第二主板的一端与所述衬套座连接,所述第二主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增程器总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的厚度为4mm~5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和所述第二悬置均包括悬置本体、连接板、第一主板和螺母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的厚度为4mm~5mm;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增程式汽车车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韡姚佐平谢志清周颖鹃张峰赵静吴慧媚覃丽霜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