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326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在一刚性基板上形成一承载框。在承载框上形成一可挠性基板,其中可挠性基板的边缘承靠于承载框。在可挠性基板上形成一显示单元。将至少部分可挠性基板与承载框分离。此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能使可挠性基板与刚性基板易于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电子产品皆搭载有显示装置,尤其是 可携式电子产品(portable electrical product),如行动电话、电子书装置(e-book apparatus)、数字相机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由于可携 式电子产品是朝向重量轻且厚度薄的趋势发展,所以应用在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显示装置也 需具备重量轻且厚度薄的优点。承上述,可挠性显示装置,如可挠性电泳式显示装置(fIexibleelectrophoretic display, flexible EPD)及可挠性液晶显示装置(flexi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lexible IXD)等,不但具有重量轻且厚度薄的优点,还具有可挠曲且摔不破的优点,因此 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可挠性显示装置是将驱动电路层及显示层制作于可挠性基板上。为了使可挠性显 示装置的工艺能沿用非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工艺,在制作可挠性显示装置时会将可挠性基板 配置于刚性基板上。接着,在可挠性基板上制作驱动电路层及显示层,然后将可挠性基板与 刚性基板分离。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在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 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 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制造方法又没 有适切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使可 挠性基板与刚性基板易于分离已成为制作可挠性显示装置的重要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 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以使可挠性基板与刚 性基板易于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 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在一刚性基板上形成一承载框;在该 承载框上形成一可挠性基板,其中该可挠性基板的边缘承靠于该承载框;在该可挠性基板 上形成一显示单元;以及将部分该可挠性基板与该承载框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其中在形成该显示单元前更包括沿着该承 载框的边缘形成一封胶层于该刚性基板,且该封胶层覆盖该可挠性基板的边缘。前述的,其中形成该承载框的方法包括涂布胶材或贴 附胶带。前述的,其中形成该可挠性基板的步骤包括在该承 载框上贴附一支撑层;以及在该支撑层上涂覆一基板层。前述的,其中该支撑层与该基板层的材质分别选自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 聚萘二 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naphthalene—2,6—dicarboxylate),PEN)、压克力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不锈钢及金属合金其中之一。前述的,其中形成该显示单元的步骤包括在该可挠 性基板上形成一驱动电路层;以及在该驱动电路层上形成一显示层。前述的,其中所述的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部以及围绕 该显示部的一切除部,该显示部与该切除部的交界处位于该承载框的内侧,而将部分该可 挠性基板与该承载框分离的步骤包括沿着该显示部与该切除部的交界处切除该切除部及 位于该切除部下方的该可挠性基板。前述的,其中在切除该切除部及位于该切除部下方的 该可挠性基板时更包括切除位于该切除部下方的该刚性基板。前述的,其中所述的承载框的材质为粘性材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 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 作方法因将可挠性基板形成于承载框上,使可挠性基板不需贴附于刚性基板上,所以能使 可挠性基板与刚性基板易于分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使可挠性基板与刚性基板易于分 离。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 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至图IE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的流程图。图2是图IA的俯视示意图。100可挠性显示装置110刚性基板120承载框122承载框的内侧130可挠性基板132支撑层134基板层140封胶层150显示单元152驱动电路层154显不层156显示部158切除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制 造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 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图IA至图IE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的流程图,而 图2是图IA的俯视示意图。请先参阅图IA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 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一刚性基板110上形成一承载框120。刚性基板110例如为 玻璃基板,但不以此为限。承载框120的材质例如为黏性材质,而形成承载框120的方法可 以是涂布胶材或贴附胶带。接着,如图IB所示,在承载框120上形成一可挠性基板130,其中可挠性基板130 的边缘承靠于承载框120。具体而言,形成可挠性基板130的步骤例如是先在承载框130 上贴附一支撑层132,接着在支撑层132上涂覆一基板层134。亦即,支撑层132的边缘是 粘贴于承载框120。此外,支撑层132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层134的材质 包括聚酰亚胺,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支撑层132与基板层134的材质可为塑胶材质或 金属材质,具体而言,支撑层132与基板层134的材质可分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 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压克力、不锈钢及金属合金其中之一。另外,本实施例并不限 定可挠性基板130需包括两层(即支撑层132与基板层13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挠性基板 130可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然后,如图IC所示,为了更稳固地固定可挠性基板130的位置,并防止可挠性基板 130在后续工艺中变形,可沿着承载框120的边缘形成一封胶层140于刚性基板110,且此 封胶层140覆盖可挠性基板130的边缘。需注意的是,形成封胶层140的步骤并非必要的步骤。接着,如图ID所示,在可挠性基板130上形成一显示单元150。在本实施例中,形 成显示单元150的步骤例如是先在可挠性基板130上形成一驱动电路层152,接着在驱动电 路层152上形成一显示层154。此显示层巧4可为液晶显示层(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yer)、电泳显示层(electrophoretic display layer)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一刚性基板上形成一承载框;在该承载框上形成一可挠性基板,其中该可挠性基板的边缘承靠于该承载框;在该可挠性基板上形成一显示单元;以及将部分该可挠性基板与该承载框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刚性基板上形成一承载框;在该承载框上形成一可挠性基板,其中该可挠性基板的边缘承靠于该承载框; 在该可挠性基板上形成一显示单元;以及 将部分该可挠性基板与该承载框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形成该显示 单元前更包括沿着该承载框的边缘形成一封胶层于该刚性基板,且该封胶层覆盖该可挠性基板的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承载框 的方法包括涂布胶材或贴附胶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可挠性 基板的步骤包括在该承载框上贴附一支撑层;以及 在该支撑层上涂覆一基板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撑层与该 基板层的材质分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铭庄凯丞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