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蠕变校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6887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蠕变校形炉,涉及一种用于钛板材的最终校平、除气和热处理真空蠕变校形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炉体外壳、用耐火混凝土浇铸而成的炉床、由熔融硅浇铸的预制块拼砌而成台板模件层、穿插固定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通孔内的加热体和冷却管、与校形炉校形腔体相通真空抽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校形炉工作平台整体平面度小于0.3mm/m2;利用外界大气压和炉内真空之间的压力差对物料进行蠕变校形,均温区温差≤±10℃;工作平台整体平直度特别高,能够满足所有航空、商业、国防对板材有关平直度公差的要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真空蠕变校形炉,涉及一种用于钛板材的最终校平、除气和热处理真空蠕变校形炉。
技术介绍
用于钛板材等金属板的最终校平、除气和热处理的真空蠕变校形炉,最初是采用 耐热铸钢作为炉床,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炉床容易变形。加热体穿在耐热铸钢的孔内,加热 体和铸钢之间采用氧化铝瓷件做绝缘保护,导致热量辐射受阻,加热体表面负荷特别高,加 热体容易烧断,温度升不上去,使用效果不佳。 目前,所使用的校形炉,以耐火砖作为炉衬,均采用大气状态下炉膛四周布置加热 体进行加热,用承料板和压料板将物料夹持在中间压校形。此类设备的缺点是,均温区温差 特别大,通常在士5(TC左右,板面氧化特别严重,氧化层很厚,必须经过酸碱洗及表面抛光 处理。同时因为承料板和压料板易变形,压料板的重量过轻,每平米压力过小,导致板面平 整度不太容易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利用外界大气 压和炉内真空之间的压力差进行蠕变校形,炉床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所有航空、商业、国防对板材有关平直度公差要求的真空蠕变校形炉。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真空蠕变校形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蠕变校形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炉体外壳-该炉体外壳为钢材制矩形槽体壳体,由水平炉底板和与底板垂直焊接的炉帮组成;在炉帮内侧设有耐火保温材料炉衬;炉床-该炉床为位于炉壳水平炉底板上,该炉床是用耐火混凝土浇铸而成的耐火混凝土层;台板模件层-该模件层位于炉床上,模件层由块状的熔融硅浇铸的预制块拼砌而成;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体内开有水平、间隙、平行排列的通孔;加热体-该加热体为棒状电加热棒,穿插固定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通孔内;冷却管--该冷却为风冷管,穿插固定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通孔内;炉体内耐火砖层-该耐火砖层位于炉帮内,耐火保温材料炉衬的内侧,下部砌于台板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真空蠕变校形炉,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炉体外壳-该炉体外壳为钢材制矩形槽体壳体,由水平炉底板和与底板垂直焊接的炉帮组成;在炉帮内侧设有耐火保温材料炉衬;炉床-该炉床为位于炉壳水平炉底板上,该炉床是用耐火混凝土浇铸而成的耐火混凝土层;台板模件层-该模件层位于炉床上,模件层由块状的熔融硅浇铸的预制块拼砌而成;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体内开有水平、间隙、平行排列的通孔;加热体-该加热体为棒状电加热棒,穿插固定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通孔内;冷却管--该冷却为风冷管,穿插固定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上部的通孔内;炉体内耐火砖层-该耐火砖层位于炉帮内,耐火保温材料炉衬的内侧,下部砌于台板模件层上,与台板模件层形成校形炉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丁旭张春生齐亚军佘涛胡士清侯军涛王社礼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