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博仁专利>正文

气切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3615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切管结构,包括:一气切管前置包膜,该气切管前置包膜为一轻薄状的薄膜,该薄膜材质软,但可成型出一特定形状,藉以建立一气切管置入路径,便利气切管的置入,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包括一折痕部,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用以供置设该气切管之前,组设定位于一病患的脖子气管内,藉以形成一气切管置入路径,该折痕部设于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的两侧,用以供撕开与取出,藉以有效避免弄破气切管的气球部与避免弄伤病患的气管内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有关于气切管的
,尤指一种可避免气切管的气球部弄破与避免弄伤病患气管的气切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呼吸衰竭的病患可以利用呼吸器或是可携式氧气提供设备来达到提供病患足够的组织供氧。然而,在使用这些设备之前,维持一个有效以及安全气道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需要长期使用呼吸辅助设备的病患接受气管切开术以及气切管植入是必需的。然而现今使用的气切管在置入时,可能因为技巧不纯熟或是因切口太小而造成气管粘膜受损(mucosa injury)造成气管出血或是会致命的无名动脉损伤(innominate artery injury)。反之,若为了手术安全而将伤口开大,则容易出现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以及气切管伤口愈合不良(poor tracheostomy healing)。 目前市面上虽有名为blue-rhino的经皮气切管套组,虽然可以藉由扩张器(dilator)经皮肤顺着金属导线依序创造皮下通道进行气切管植入。然而对于患有甲状腺结节或气管偏移病患的气切管建立仍有困难。再者,blue-rhino的耗材多,其医疗成本并不会较传统气切管低,所以小开口的气切手术仍有其不可取代性,因此针对气切管的结构改良来降低手术复杂度以及避免可能的术后并发症实有其必要。请参阅图5所示,习用的气切管一般包括一气切管本体50与一气球部60,该气切管本体50包括一置入端51与一外露端52,该气球部60设于该置入端51上,惟,习用气切管在置入的过程中,容易不慎导致气球部60破掉,而导致必须再重做一次,而且习用气切管的该置入端51置入时,容易不慎弄伤病患70位于脖子的气管71内壁,而造成病患70气管71内壁受伤等问题,由此可见,习用的气切管仍存在诸多问题,实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切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点,有效避免弄破气切管的气球部与避免弄伤病患的气管内壁。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气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切管前置包膜,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包括一折痕部,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用以供组设定位于一病患的脖子气管内,藉以形成一气切管置入路径,该折痕部设于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的两侧,用以供撕开与取出。 其中,该气切管包括一气切管本体与一气球部,该气切管本体包括一置入端与一外露端,该气球部设于该气切管本体的该置入端上。 其中,该气切管前置包膜为一轻薄状的塑胶薄膜。 其中,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的长度略长于该气切管的长度。 其中,该气切管前置包膜更包括一出口端与一内置端,该出口端的口径大于该内置端的口径。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技术通过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先行置入定位于病患的脖子气管内,可以有效避免气切管本体上的气球破掉而造成需要再重做,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便利手术 过程的进行。 二、本技术通过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先行置入定位于病患的脖子气管内,可以 通过该气切管前置包膜有效保护病患的气管,可以有效避免该气切管本体上的该置入端于 置入时不慎伤到病患的气管,有效避免造成病患气管受伤等情形产生。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组设安装示意图。图2 :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另一组设安装示意图。图3 :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再一组设安装示意图。图4 :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又一组设安装示意图。图5 :习用气切管的组设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切管结构,包括一气切管前置包 膜io,该气切管前置包膜IO可为一轻薄状的塑胶薄膜,该薄膜材质软,但可成型出一特定 形状,藉以建立一气切管20的置入路径,便利气切管20的置入,该气切管前置包膜10包括 一折痕部ll,该气切管前置包膜10用以供置设该气切管20前,组设定位于一病患30的脖 子气管31内,该折痕部11设于该气切管前置包膜10的两侧,用以便利撕开与取出(如图 4所示)。 其中,该气切管20包括一气切管本体21与一气球部22,该气切管本体21包括一 置入端211与一外露端212,该气球部22设于该气切管本体21的该置入端211上。 其中,该气切管前置包膜10的长度略长于该气切管20的长度,且该气切管前置包 膜10更包括一出口端与一内置端,该出口端的口径大于该内置端的口径,藉以可便利组设 不同尺寸大小的气切管20。 另外,关于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其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a.气切作法如传统手术。 b.在气管31切开后,以器械将气管31勾开,先行以该气切管前置包膜10在直接 目视的情况下,先将该气切管前置包膜10植入,然后将该气切管20套上钝头内管,顺着该 气切管前置包膜10送入。习用的此步骤作法一般系将气切管20套上钝头内管以90度顶 到气管31后壁后,再将气切管20转回,送入气管31,如此有可能造成气管31粘膜受损造 成气管31出血。若气切管20未确定放到气管31内,气切管20有可能顺着气管31前方置 入,严重时会造成无名动脉损伤(i皿ominate artery injury)。而本技术该气切管前 置包膜10的设计,即可有效发挥保护病患30气管31的功效。 c.完成置放后,顺着该折痕部11撕开。 d.将该气切管20固定。 总结而言,首先,本技术通过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先行置入定位于病患的脖子气管内,可以有效避免气切管本体上的气球破掉而造成需要再重做,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 率,便利手术过程的进行。再者,本技术通过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先行置入定位于病患的 脖子气管内,可以通过该气切管前置包膜有效保护病患的气管,可以有效避免该气切管本 体上的该置入端于置入时不慎伤到病患的气管,有效避免造成病患气管受伤等情形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可形成一气切管的置入路径的气切管前置包膜,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包括一用以供撕开与取出的折痕部,该折痕部设于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气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形成一气切管的置入路径的气切管前置包膜,该气切管前置包膜包括一用以供撕开与取出的折痕部,该折痕部设于该气切管前置包膜的两侧。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切管包括一气切管本体与一气 球部,该气切管本体包括一置入端与一外露端,该气球部设于该气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博仁吴青阳刘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柯博仁吴青阳刘永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